提起荊楚淮揚等長江以南地區,可能大多數人都會想到民豐物阜與文脈深厚。位於江西省的吉水縣,始設於隋朝年間,擁有一千三百餘年的歷史,文風鼎盛、人才輩出。據當地縣誌記載,在宋明時期,吉水縣就有“一門三進士,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十里九佈政,九子十知州”的盛況,可謂文化底蘊極其深厚。

▲吉水縣風貌

吉水縣城東南方就是文峯鎮,這是吉水縣曾經的縣治。文峯鎮外有一座山峯,雜草叢生、樹木茂盛,很少有人到上面去活動。這座山峯說來也比較奇特,山頭的平地之上有三個高達八米的小土丘,遠遠望去就好像古人祭拜祖先和神明的“齋飯”,因此當地百姓都稱呼其爲“三碗齋”。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正處於發展建設的鼎盛時期,當時規劃連接北京與九江的鐵路,正好要從三個小土丘上路過,鐵路施工隊於是就對其進行處理。然而令人意外的事發生了,工人們挖出了大量古磚和陶器碎片。此事緊急彙報上去之後,考古隊伍立馬趕到,經過初步發掘和清理,一座結構複雜、規模宏大的磚室墓呈現在世人眼前。

▲譚紹墓外景

整座墓葬由墓門、甬道、前室、左右兩個耳室(廂房)、左右兩個藻井、後室,以及正方形迴廊構成,佔地面積超過九百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藻井磚室土墩墓。由於古墓在歷史上被多次盜掘,只出土了一百二十餘件文物,不過其歷史價值和研究意義非常巨大,有珍貴的青銅雌雄朱雀、工藝細膩的青銅白虎、精緻的青瓷茶具等。根據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專家認定這是一座建於三國時期的墓穴,距今1700多年。從地理上推測,應該屬於東吳政權王侯級別的重臣墓葬。由於江南地區此前從未發掘過如此大規模的墓葬,因此吉水大墓也被稱爲“江南第一墓”。

▲考古專家實地勘察舊照

在三國時期,南方大部分地區都處於蠻荒狀態,吉水一帶的經濟文化都非常落後,爲何在這樣一個地方,會有一個規模如此宏大的墓葬呢?墓主到底又是何人?這些疑問一直縈繞在考古專家的腦中。在發掘過程中,考古專家特意走訪附近村莊,得知一個非常有用的信息——在一個名爲譚埠的小村莊裏,村民們都以譚紹爲祖。譚紹是吳大帝孫權之妻潘皇后(第六夫人)的姐夫,官至騎都尉,後來因爲失寵帶領家人回到故鄉隱居,死後葬于吉水。

▲吳大帝孫權及臣屬劇照

▲譚紹墓內景

墓葬發掘完成後,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擺在了考古隊面前——當時計劃建造的“京九鐵路”關係到國家經濟發展戰略,時間非常緊迫,不能耽誤太久。因此衆人一致同意,爲保證如期完成鐵路修建,大墓必須拆除。專家們經過反覆商討之後,決定對大墓進行編號拆除,然後在距離原址200米的西側再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進行重建。經過各部門的通力合作,大墓的拆除工作非常順利,不過到重建之時,卻遇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譚紹墓保護碑

據相關專家事後描述,當考古隊員拆下第一塊墓磚之後,驚訝地發現這座大墓的建造手法非常特別,是少見的磚石幹砌壘成的,磚與磚之間沒有使用任何粘合物,完全是使用物理學的原理構建。這使得專家們非常好奇,他們希望依舊採取這種方法還原古墓,然而工程專家嘗試了很多方法均未能成功,最後不得不使用傳統的水泥砌築法。對於此事,考古專家感到非常懊惱,稱犯下了大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而這也是此次考古行動中最大的遺憾。至於古人爲何不用粘合物就能建起如此大規模的墓葬,或許我們永遠不得而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