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這一句出自於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而且還是千古名句。

當年韓愈先生因爲勸告皇帝不要迷信宗教,結果被貶到了八千里之遙的潮州,這是他的悲劇,也是當時那個時代的悲哀。不過從這字裏行間,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特殊現象。似乎在電視劇裏面很多王朝喜歡把犯人,都貶謫到南方。

事實上的確如此,除了唐朝,歷史上明朝以及以前的王朝大多都喜歡將犯人流放到南方,只有清朝喜歡將犯人流放到北方。特別是明清兩朝進行對比,似乎形成了一種南北差異性,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一、古代的流放

想要弄清楚這種差異性,首先得弄清楚流放的起源。據史書記載,流放刑罰是將罪犯流放到邊遠地區進行的一種懲罰行爲。一般而言,這一刑罰在遠古時代就已經出現,但遠古時期這一刑罰還未形成體系,一直需要等到秦漢時期在逐漸形成體制。

正如《尚書》所記載:舜平有四罪之功績,分別是:流共工於幽州,放驩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這是早期比較著名的流放刑罰。而且在《竹書紀年》中,這位傳說中的帝王后來也被流放,只不過被後人誤以爲是禪讓。可見流放之罪由來已久,歷史十分的古老。

但到了秦漢時期,流放制度被明確的定義到法律之中,而且流放人員還需要佩戴枷鎖。等到南北朝時期,這一刑罰甚至進入到了五刑體制中,是屬於降死一等重刑的地位。後來到了隋唐時期,正式形成了:鞭笞、刑杖,徙和流放以及死亡這五大刑法。

一般來說,流放的目的其實就是讓這些罪人飽受折磨。那時候,各地區的開發還很差勁,到處都是毒蛇猛獸以及瘴氣,因此很多人在流放之時,極有可能死在旅途中。

而且在流放之時,必須要感受着背井離鄉的折磨,所以很多詩人在流放之時會產生很多優秀的作品,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這種刑罰在古代十分恐怖。二、明清流放的差異

瞭解了這個流放制度的內涵,再來看一下明清兩代的對比。據史書記載,明朝和唐宋等一些王朝,流放的方向都是朝南方。例如,韓愈先生的潮州八千里,其實就是往南方走。還有宋代大名鼎鼎的詩人蘇軾,也是被迫流放到惠州,而惠州則是現在的廣東地區。

而且正如明史所記載,當年內閣鬥爭之中,所有戰敗者全部被迫去南京養老,可見中央高官的流放方向就是南方。除此以外,很多高級將領在犯了重罪以後,被剝奪了所有的身份,家屬以及本人都必須要去南方服役。

因此,明朝及其以前的王朝流放的方向是朝南方,這個說法是靠譜的。

那麼,清朝又是怎樣呢?

據史書記載,清朝流放犯人的方向是北方,一般來說都是流放到寧古塔地區。這一點大家看《甄嬛傳》或者清宮戲應該頗有所感,所有的罪犯一聽到流放寧古塔,都陷入了絕望之中。因爲相比較於南方區域來說,寧古塔地區苦寒之地,很多人一去都不復返。

就連《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他可是作爲高官被貶去了盛京地區,結果也依舊因爲苦寒,死在了康熙皇帝面前。那些前往寧古塔的人,自然下場更加淒涼。

除此以外,很多罪犯犯了重罪以後,被流放的方向也是朝着寧古塔地區走,更有一些人被迫去北方給太祖太宗皇帝守陵。因此清代的流放方向朝北,這也是一個規律。

那麼,爲什麼南北差異這麼大呢?是清朝的特殊癖好,還是明朝的國情不同呢?其實這一結果並非是某位皇帝的特殊愛好,而是因爲當時的格局之影響。三、差異的原因

之所以出現這麼大的差異,關鍵是從現實意義以及政治等方面考慮,總的來說大概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政治意義。一般來說流放就是要懲罰罪人,而且一般來說,很多時候流放的都是一些特殊的政治犯。所以,爲了確保對於這些罪人可以懲罰,而且還不會讓他們脫離自己的掌控,就必須要把這些人流放到自己能夠掌控的區域。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假若當年建文皇帝失敗了,朱棣面對建文皇帝的那些政治罪犯,除了殺頭以外,必須要把他們流放到自己可以掌控的範圍內。所以這樣既可以懲罰他們,又可以讓他們掀不起大浪。一般來說,明代對於南方地區的掌控是遠高於北方的,而且南方地區較爲安全,所以明代朝南方流放。

而清代掌控能力更強的是在北方,且清代的龍興之地正在東三省,因此流放區域也必然朝着北方而去。所以兩者在政治選擇上,導致了南北的差異。

二是開發的目的。其實或許大家不知道,關於流放罪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現實意義,那就是利用這些罪犯去加強一些地區的開發。

早在秦始皇統治時期,爲了確保北方的開發以及南方的融合,所以秦始皇不止一次派出大批人口遷徙,其中就包括很多罪犯去往北方建城。

漢武帝時期也是如此,爲了確保霍去病的功勞不會消失,於是漢武帝派遣大量的囚徒去北方修建新的朔方城,鞏固基地。其實大明王朝和清朝也是如此。

首先從大明王朝方面來看,當時北方的開發已經非常成熟,但是南方的開發,還有待進一步的突破。別看自從唐代就已經出現比較大的經濟重心南移,但一直到明朝中葉才基本定型。

所以,爲了促進南方的開發,也爲了讓南方的稅收進一步開放,因此往往都會讓囚徒去南方工作。特別是對西南地區的開發,這些罪犯可謂是出了大力氣。就連當年的陽明先生也曾經去龍場幹活,可見當時的背景。

而在清王朝時期,清朝一直把北方當成自己的後花園,也是重中之重。因此,清朝派出大量的勞動力去北方進行開墾,就是爲了確保自己有一天萬一不慎,還能夠留下東北,繼續東山再起。

正因爲雙方考慮的不同,對明清兩方在流放犯人方面會有這麼大的差異。但從這也可以看出,關於流放犯人的選擇,這不是皇帝的個人興趣愛好,而是當時現實環境所導致的。

結語

因此,我們通過這一現象,可以更細緻的瞭解到歷史的真實性。其實歷史從來都沒有所謂的一意孤行,也沒有所謂的聰明與否,大多數時候都是受周邊環境因素的制約,所以才做出了一些決策。這些決策可能在後人看起來有聰明的有愚蠢,但不可忽略的是,所有的政策都有不得已的原因。

我們將這個歷史現象進一步散發,會發現整個中國歷史都會變得更加的清晰明朗。例如高陽先生在寫慈禧全傳的時候,就把慈禧太后等一些醉人的錯誤行爲,就用一種不得已的方式給展現了出來。

歷史上從來沒有愚蠢的人,歷史上每一個人物,除了對與錯以外,其實還有更多的不得已。當時的環境使然,讓他們必須要採取某種措施,而時過境遷之下,很有可能他們的行爲會變得格外愚蠢。但我們不應該只是單方面的嘲笑,他應該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瞭解到歷史的真實面貌。例如明清流放犯人的差異,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可千萬不要帶有色眼鏡去點評古人。

參考文獻:

《竹書紀年》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