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可以说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在孩子的饮食上,家长们要格外的细心。

孩子年纪较小,脾胃较为虚弱,尤其是遇到积食等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此时就需要家长多观察,了解孩子的身体状态,对症下药。

同事家的孩子小橙子今年4岁半,同事说最近小橙子不怎么喜欢吃饭,有时候睡觉还来回翻腾,甚至有时还会哭闹不止。

尤其是幼儿园老师反映,小橙子最近上课特别没有力气,就连自己最喜欢的户外运动也不喜欢做,就一个人静静的呆着。

之后,同事就带着小橙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发现小橙子脾胃比较虚弱,甚至出现了不消化的现象,导致孩子积食比较严重。

积食的时间过长,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就得不到运化,之后身体就会缺少营养物质,从而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

提醒:这3种食物比辣条还伤脾胃,别再让孩子吃

1、鲜榨果汁

众所周知,水果中含有诸多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能够给孩子生长发育提供较多的养料。

但是,水果一旦被榨成汁之后,果肉中所含有的膳食纤维大部分都被剔除掉,而果汁剩下的就是糖分。

而糖分过多,当孩子喝的过度,大量的糖就会聚集在肠胃,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加重脾胃的负担。

2、蜂蜜

正常情况下,孩子在1周岁左右就已经开始添加了辅食,此时许多家长会选择给孩子吃一些鸡蛋羹、蜂蜜等。

会认为比较好消化,其实,鸡蛋羹也要少吃,不能多吃,而蜂蜜中含有一种叫做"肉毒杆菌"的物质,孩子的脾胃还比较弱,不能完全清除掉,长期下去反而会加重脾胃的负担。

3、滋补肉汤

都说"汤养人",尤其是许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会给孩子喝一些大补的汤,如:骨头汤、鸡汤等。

其实这些汤中所含有的钙非常少,而油脂、脂肪等含量尤其的高,经常吃会增加脾胃负担,长期下去会影响到脾胃对于食物的消化。

孩子积食后,身体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1, 厌食,食欲不振,对于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也不敢兴趣;

2, 睡觉的时候来回翻腾,睡不着;

3, 没有精神,浑身无力,总是要抱抱;

4, 舌苔较厚,泛白或泛黄;

5, 口气比较重,一股子酸臭味;

6, 大便稀糖不成形,或比较干结,如羊屎蛋;

7, 鼻梁有青筋,泛青色。

提醒各位家长,想要守护孩子脾胃,日常做好3件事:

1、饮食调理

孩子的饮食一定要多加注意,尤其是不要让孩子吃的过多,长期大量的饮食会加重孩子的脾胃负担,不利于食物的消化。

其次,长期下去还容易诱发积食,因此,平时对于调理孩子的脾胃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2、按摩腹部

对于已经出现积食的孩子来说,除了饮食要注意,平时还可以给孩子进行按摩,如:揉腹等,家长把手搓热,轻轻的放在孩子的肚子上。

之后用顺时针的方向揉按,每次揉按大约20下左右,每天揉按3-5次。注意:一定不要再孩子刚吃完饭揉按,稍微等1-2小时。

3、多运动

平时要保证孩子的运动量,首先运动不仅能够促进身体内血液循环,还有助于体内的有害物质排出。

其次,运动还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加速肠胃的蠕动,提高身体素质。并且,父母多跟孩子进行互动,还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