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用陰謀保住相位卻也以陰謀終

李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的事業中立有大功,尤其是文字的統一,李斯更是功不可沒。李斯的文章寫得好,他的那篇名篇《諫逐客令》,是歷代文選所選篇目,其積極意義,至今仍有價值。不過,這個人的過也非常嚴重,比如說那個“焚書”事件,提議人就是他。

(胡亥與趙高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陰謀家倒臺大多爲兩種情況:一是活着的時候陰謀敗露,從而導致身敗名裂;二是死後大權旁落,受害者反攻倒算,從而讓他名譽掃地。李斯這個人卻有例外,他活着的時候陰謀沒有敗露,死也不是因爲他所行陰謀,而是死於令一場陰謀,被人裝進一個更大的圈套當中。

說李斯是陰謀家用兩件事可以證明。

韓非是韓國的貴族子弟,這個人有口吃的缺陷,不善於言辭,卻長於著書立說,著有十餘萬字的文字著作。韓非的著作傳到秦國,秦王非常喜歡,並因此攻打韓國。韓非在自己的國家韓國並不受重用,等到秦國軍隊攻打韓國,情況緊急了,這纔派遣韓非出使。韓非宣揚的是刑名法術,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法家,這一派的觀點很適合最高統治者的統治需要,秦王喜歡,準備用他,只是還沒有實施。李斯和韓非都是荀子的學生,李斯知道自己的學識不如韓非,害怕被取而代之,就在秦王面前詆譭韓非。李斯說:“韓非是韓國貴族子弟,現在大王要吞併各國,韓非到頭來還是要幫助韓國,這是人之常情啊!如今大王不任用他,在秦國留的時間太長了,再放他回去,這是給自己留下禍根啊!不如給他加一個罪名,依法處死他。”秦王認爲李斯說得對,就下令司法官吏給韓非定罪。李斯派人給韓非送去了毒藥,叫他自殺。韓非想當面向秦王陳述,又不能見到,於是喝了毒藥。過了一段時間,秦王后悔了,派人去赦免他,可惜韓非已經死了。

在韓非問題上,李斯前後玩了兩個陰謀,一個是對秦王說,韓非是韓國貴族子弟,他一定不會爲秦國所用;另一個就是利用秦王讓官吏給韓非定罪的機會誘導韓非自殺。韓非是韓國貴族子弟,就不會被秦國所用?李斯忘記了,他自己在《諫逐客令》中列舉過四個君王的例子,他們用的都不是秦國人,而這四位君王只因爲用對了人,纔是秦國強大,而他自己本身也不是秦國人,爲什麼韓非就不能爲秦國所用呢?在這兒李斯玩了一個陰謀,眼下秦王政在攻打秦國,秦王被套了進去。不過,秦國實行商鞅之法已經一百多年,對於像韓非這樣的“罪犯”,不再由君王直接下令處置,所以,秦王把韓非交給了管司法的官吏處置。韓非是出使秦國的使者,要想給人家安個罪名處死,肯定很牽強,所以說,一般情況下,經過“審判”定罪,韓非不會死。李斯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利用韓非想見秦王辯白而不得的機會,誘導韓非自殺。這就是李斯的陰謀!韓非是自殺的,不管是有罪還是沒罪,都與他人無關。君王追究,他人指責,都不關我事!何況,君王倚重,大權在握,誰會爲了一個外國書生指責他?!

秦始皇生前沒有指定太子。最後一次巡行天下途中,在到達平原津時得病而死。他本來是要長子扶蘇繼承皇位,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他把小兒子胡亥帶在自己身邊。是喜歡這個兒子以打發自己處理公事後的寂寞,還是以爲自己不會這麼快死亡?還有,他爲什麼沒有立皇后、爲什麼不指定太子?總之,他留下了一個不解之謎讓後人猜測。正是有了這樣一個謎一般的行爲,李斯、趙高等人棄扶蘇,立胡亥的陰謀得以成功。

由於秦始皇生性殘暴,討厭說“死”,因此沒有人敢說“死”這個字。秦始皇病得很厲害了,就寫了一封信給公子扶蘇,讓他回咸陽主持葬禮。信放在中車府令趙高的手裏,還沒有來得及交給使者,秦始皇就死了。李斯認爲皇帝在外面去世,又沒有正式確立太子,所以保守祕密,把皇帝的屍體安放在一輛溫涼車中,百官奏事及飲食進獻和平常一樣,宦官也像皇帝活着的時候一樣,傳送者皇帝批閱的奏章文件。

趙高知道,公子扶蘇當上皇帝對自己沒有好處,就想讓胡亥代替扶蘇。胡亥知道,這件事情若想成功,必須要得到李斯的幫助,於是,他要趙高去找李斯。趙高和李斯都是知道皇帝遺囑內容的人,因而不用拐彎抹角,直截了當就說:“皇帝賜給長子的詔書和符璽都在胡亥手裏,立誰爲太子只在於你我一句話而已。”開始,李斯認爲這是一種亡國的話,不同意趙高這樣做。但是,趙高將他和蒙恬做了一番比較,李斯認爲自己不如蒙恬。尤其是,蒙恬長期在扶蘇身邊,兩人關係融洽,扶蘇又能知人善任,一旦當皇帝,李斯的丞相職位難以保證。在自身利害面前,李斯最終動搖了,仰天長嘆說:“既然不能以死盡忠了,將向何處寄託我的命運呢?”這就是說,他放棄了自己的初衷,順從了趙高。

李斯和趙高一起僞造了皇帝的詔書,立胡亥爲太子!又僞造了一封詔書,賜扶蘇和蒙恬自殺。在回咸陽的途中,正是暑天,皇帝的屍體腐爛變臭,李斯和趙高下令在車裏裝上鮑魚,讓人們分不清究竟是屍體臭還是鮑魚臭。當使者回來彙報說,扶蘇已經自殺,蒙恬已經關押,胡亥、李斯、趙高都非常高興。一場陰謀成功了,回到咸陽,這才發佈了皇帝去世的消息,太子胡亥當上了皇帝,是爲秦二世。

這件陰謀的始作俑者是趙高。但是,李斯不但是這個陰謀知情者,他還是這個陰謀的製造者。首先,李斯爲什麼要封鎖消息?他沒有讓隨行百官知道這個消息,是不是也給趙高留下了篡逆的機會?雖然,趙高在勸他另立太子的時候,他說過這是亡國的話,不順從再聽之任之就會有大禍臨頭,但作爲一個丞相,大權在握,就沒有一點可以作爲的嗎?連胡亥都知道沒有李斯,事情不會成功,李斯不知道自己的權力所在嗎?更重要是,李斯參與了詔書的僞造!掩蓋皇帝死亡真相,都是由他來實施完成。當公子扶蘇自殺身亡後,他是很高興得到這個消息的!所以,這場陰謀的發起者雖然不是李斯,但製造實施這場陰謀李斯纔是一個關鍵人物。

和很多陰謀家不同的是,李斯最終死於陰謀之中。

二世繼位以後,刑罰更加殘酷,百官、百姓人人自危,動輒犯咎,天下已經潛伏着巨大的危機。二世又建造阿房宮,始皇陵、築直道馳道,老百姓賦稅越來越重,兵役勞役沒完沒了。天下終於不堪重負,爆發了陳勝、吳廣大規模的反秦起義。李斯的兒子李由擔任三川郡守,吳廣的軍隊向西進軍經過他的地盤,李由不能阻止。李斯想勸諫秦二世,反而招來了胡亥的責備,說李斯身居三公之位,爲何讓盜賊瘋狂到這種地步。並派出使者,到三川郡調查李由。

李斯爲了保住爵位俸祿,又反過來曲意奉承秦二世。李斯雖然是個沒骨頭的人,但好歹還算是一個有才的文人,他旁徵博引變着法兒歌頌了二世一番之後,終於得到了皇帝的寬宥。皇帝雖然暫時沒有想罷免李斯這個丞相,但他這個丞相始終有人在惦記着,這個人就是趙高。趙高爲了取代李斯,就對他實施了一場針對性的陰謀。

趙高對李斯說,皇上現在只知道蒐集狗馬等沒有用的玩物,修建阿房宮,作爲丞相,您應該進行勸諫纔是啊!李斯說,他是想這樣做,只是皇帝最近不上朝,我想說的話又不便於讓他人轉達,相見皇帝又沒有機會。趙高就說替他打聽。可是,趙高卻趁二世休閒娛樂,擁抱美女的時候派人告訴李斯,一連三次都是這樣。二世非常生氣,說:“我平時有很多空閒的時候,丞相都不來。每當我在寢室休息的時候,丞相就來請示奏事。丞相這是瞧不起我呢?還是以爲我鄙陋?”趙高乘機說:“沙丘的密謀,丞相是參與了的。現在,陛下您已經是皇帝了,而丞相的地位卻沒有提高,顯然他是想割地封王呀!現在,丞相的權利比陛下還大,他的兒子李由又在外擔任三川郡守,聽說他還和陳勝等盜賊有勾結。不是皇上問起,我們可不敢說啊!”

李斯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就上書揭發趙高。可是二世早已經相信了趙高,反而擔心李斯殺死趙高,就把李斯的話告訴了趙高。趙高又說,李斯這是想像齊國的田常一樣,慢慢地把秦國變成他自己的呀!秦二世就把李斯交給趙高這個郎中令查辦。李斯這時候纔有一點點明白,他遇上了一個無道昏君。

趙高審理李斯,實行的是嚴刑拷打,李斯是個軟骨頭,只得招認。李斯是想能夠上書二世,讓二世念在他對秦國有大功的份兒上求得赦免。趙高卻把這封上書壓下來,說:“囚犯怎能上書!”趙高讓自己人輪流審問李斯,當他說自己無罪的時候,趙高就讓審問的人狠狠拷打;李斯承認有罪,趙高就讓人放過他。等到二世派人驗證時,李斯害怕和以前一樣,再也不敢更改口供,承認了自己謀反的罪狀。趙高還編制了一套李由謀反的罪狀,二世派人去三川郡調查,李由已經被起義軍殺死了。

李斯被判腰斬之刑,被拉往咸陽市街頭,同時被判誅滅三族。在走向刑場的路上,李斯和一同被押解的次子說:“我想和你再牽着黃狗一同出上蔡東門去打獵追逐狡兔,又怎能辦得到呢!”

看李斯之死頗讓人唏噓,他以陰謀害人,卻又被一個更陰險之人所殺!那麼,李斯這樣一個智者,爲什麼會死於陰謀之下呢?正如司馬遷所說的那樣,他懂得道理卻不去幫助皇上致力於政治清明,位居顯赫的地位卻只知道阿諛奉承,明知道公子扶蘇賢能卻要違背始皇帝遺囑另立。說到底,都是爲了他那個私利。像他這種有學識的人,不會不明白做事的道理,但當利害擺在面前的時候,道理就會讓位於自身利益的需要。趙高能夠實施陰謀成功,也完全得益於這一點。當韓非危及到他的地位時,他會陰謀構陷再落井下石。在皇帝接班人問題擺在面前時,他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丞相地位。當他向二世提出建議遭到責備時,爲了俸祿地位,又馬上反過來諂媚奉承。這樣的人,又讓人說什麼好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