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新聞不是文字報道的“翻版”要探尋數字背後的規律

數據日益成爲新的生產要素,如何科學、合理利用數據,讓數據賦能內容,更準確高效地傳遞信息、發現趨勢,愈發成爲各行業人才的必備技能。優質數據內容應具備哪些要素?人工智能技術將如何影響數據內容生產?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有哪些數據人才培養祕籍?

2020中國數據內容大賽組委會、新浪新聞、封面新聞聯合推出“未來媒體訪談”問道中外新聞學院院長系列節目。本期我們邀請到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韋路,請韋院長分享對數據內容發展的看法,以下爲訪談實錄:

優質數據內容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

主持人:請您用兩三句話來概括什麼是數據內容?

韋路院長:簡單來講,數據內容就是把數據變成內容,並用數據的方式來講故事。

主持人:您認爲優質數據內容,需要包含哪些要素?

韋路院長:優質數據內容一定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數據內容生產就像做菜一樣,需要新鮮的食材,嫺熟的烹調手法,美觀的呈現方式,要做到色、香、味俱全,內容和形式的高度統一,纔是一個好的數據內容作品。

數據新聞不是文字報道的“翻版” 要探尋數字背後的規律

主持人:與傳統圖文報道相比,數據內容產品的可視化敘事形式,具有哪些優勢?

韋路院長:傳統圖文報道也是一種可視化呈現,但這種方法是利用圖片來輔助讀者閱讀新聞內容,圖片未必能很好地與新聞內容結合在一起。

傳統報道通過質化的方式講述故事,而數據新聞以數據爲基礎,通過量化的方式來報道新聞,更具真實性,也更具說服力。一般情況下,這些數字很枯燥,閱讀門檻較高,但數據新聞通過可視化的方式,將枯燥乏味的數字,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更好地報道新聞,講述故事。用戶通過閱讀可視化圖表就可以獲取實質性內容,無需更多文字輔助,可視化本身就是數據內容的核心部分。

主持人:目前,我國的數據新聞主要集中於描述性報道,缺少解釋性和預測性的數據新聞,您認爲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需要如何改變?

韋路院長:數據新聞應該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很多數據內容生產者還是把關注點放在形式上。比如說,不少作品用圖形圖像的方法將傳統文字報道重新演繹一遍,其實這不是真正的數據新聞。

數據內容不能只停留在描述層面,而應該具有解釋的功能。未來,我們需要在描述統計數據的基礎之上,做一些推斷性的統計,尋找事物之間的關係,通過數據新聞的方式,揭示背後的規律,這樣的作品纔是深度數據新聞作品。

主持人:數據獲取是國內數據內容生產的一個“瓶頸”,您如何看待我國的數據開放狀況?

韋路院長:數據新聞生產的前提是要有數據。我們在早期數據新聞的生產當中,確實遇到很多困難。沒有數據,“巧婦難爲無米之炊”。隨着大數據挖掘、分析和呈現技術的不斷進步,數據獲取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大改善。現在,很多媒體從業者都善於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從海量網絡內容中挖掘數據、抽取數據、分析數據,最後生產出比較優質的數據內容作品。

關注數據內容行業 重視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主持人:作爲2020中國數據內容大賽的主辦方之一,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舉辦大賽的初衷是什麼?對於此次大賽,您有何期待?

韋路院長:之所以舉辦2020中國數據內容大賽(大會)是因爲我們看到了數據內容的巨大潛力。數字內容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載體。我們傳媒行業、內容產業必須與數字技術結合。通過本次數據內容大賽,我們希望使全社會更加關注數據內容領域,關注數據內容行業。

主持人:您之前提到,中國已正式進入“智能媒體時代”,您認爲智能傳播技術將對數據內容產生哪些革命性的影響?

韋路院長:智能媒體是未來媒體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人工智能技術在媒體上的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人機交互變得更加智能。比方說我們可以通過語音來與機器進行交互。未來,大量的聲音、圖像信息,都將成爲數據內容生產的重要數據來源;第二,人工智能技術將對內容進行智能推薦,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閱讀需求。未來,人工智能技術將會更精準地把高質量數據內容推薦給真正喜歡它的用戶。總體來說,人工智能技術在數據內容生產與分發兩個方面,大有用武之地。

轉變研究範式,擴大聚焦範圍

主持人:2017年,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成立了大數據與網絡輿情創新團隊,目前,團隊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將對學院的數據新聞人才教育產生怎樣的影響?

韋路院長:我們大數據和網絡輿情團隊希望用大數據的方法對網絡輿情進行更加科學、更加精準的研究,推進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結合。

目前,我們產出的一些科研成果,主要是全球範圍內的研究報告,比方說我們推出了中國省會城市國際傳播影響力的指數報告。通過大數據的方法,對中國省會城市的全球影響力進行科學評估。

我覺得對新聞傳播教育,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影響:第一,研究範式的轉型,從傳統的基於小數據的研究範式,向基於大數據的研究範式進行轉型;第二,研究範圍的擴大,從聚焦國內轉向聚焦全球。以前,我們想進行全球數據研究是非常困難的,因爲我們缺少相應的技術、工具和能力,但今天得益於大數據挖掘、大數據分析技術的進步,我們可以實現全球範圍內的數據研究,技術的進步,擴大了我們的研究視野和聚焦範圍。

(特別感謝2020中國數據內容大賽組委會、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數可視教育公益基金對本節目的大力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