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糖媽育兒日記

每個家長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犯錯誤後,有的家長選擇對孩子暴打一頓,而有的家長則選擇和孩子講道理,不管孩子能不能聽懂,只管不斷灌輸自己的思想。

鄰居家的孩子鬧鬧剛九歲就已經戴上了眼鏡,鄰居對此苦不堪言。孩子每次看電視都喜歡坐到電視機跟前。經常因爲這件事情數落他,可是他總是不改。

因爲這件事情鄰居給孩子講了一通的大道理,比如誰家的孩子因爲近視眼而不能被空軍錄取,和一個理想的職業失之交臂:近視眼還可以引發各種各樣的眼病等等,這些道理通通都講給孩子。可是,孩子仍然不以爲然。每次看電視還依然會湊到電視的跟前。

其實,父母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對孩子講道理,而孩子最反感的也是父母講道理。很多家長將講道理等同於教育,其實這兩者有着本質的區別,而且父母通常對孩子講道理容易引發很多的弊端。

1.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當孩子犯了錯誤之後,很多家長喜歡對孩子指指點點,無形中,給人一種咄咄逼人的感覺,孩子無法心悅誠服的接受家長的觀點,在內心裏會產生逆反情緒。

過多的叮囑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孩子聽多了父母的說教,對父母的話語已經麻木了,根本就聽不進去這些話語,也可能會故意朝着相反的方向發展。

2.親子關係變得疏遠

當孩子和父母進行交流的時候,父母總是和孩子講道理,想要糾正孩子的行爲,甚至態度惡劣,孩子往往從內心裏會想要遠離父母,逃離父母的掌控,不利於形成和諧的親子關係

家長在和孩子講道理的時候,應該要本着近因效應的原則,最初的先肯定孩子的長處,然後再說一些需要改正的地方,最後再說比較好聽的話語,肯定孩子的長處,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

道理不重要,教養才重要,做一個不和孩子講道理的家長,在育兒的過程中,要避開這幾方面。1.不要口是心非

家長在和孩子說道理之前,首先自己應該要相信這個道理,並且這個道理也被大家所認可。很多家長往往自己想着A,卻對孩子說B,自己都不是發自真心的,那麼又如何說服孩子呢?

一些家長明明對孩子的分數很在意,可是卻對孩子說分數多少不重要,只要你開心就好。可是,孩子卻從家長的不悅的神情中讀出了抱怨的意味。

2.遠離庸俗的價值觀

每個人都無法超越自己的高度,有的家長自身位置並不是很高,看透了世界的蠅營狗苟,很容易會將這些思想傳遞給孩子。比如有的家長爲了能夠提升孩子的效率,不讓孩子幫助其他的同學學習,只爲了一門心思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

教育是爲了讓孩子不斷的完善自己,爲了讓他飛得更高更遠,如果家長自身高度有限,那麼也就不要再總是對孩子指指點點,以免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

3.不可隨意動用武力

家長口口聲聲說和孩子講道理,可是往往孩子三句話說的不對,家長就開始動用武力。對孩子暴打一頓,最後,還會對自己的暴打行爲美言一番,即使打你,也是爲了你好,孩子還不能夠有任何的怨言,這不就是不講道理了嗎?

表面上看,家長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孩子好,可是卻不知道自己的這種行爲給孩子帶來了多大的傷害。給孩子講道理是下策,對孩子發脾氣是下下策,家長想讓孩子聽明白道理就要首先讓孩子懂道理,讓自己的行爲符合道理,這樣孩子才能心悅誠服地接受家長的教育。

1.體會孩子的感受

對於別人,我們是很難感同身受的。尤其是當孩子受到了委屈之後,很多家長會認爲這是一點小事,堅強點,一切都會過去的。可對於孩子而言,家長的話是一種敷衍,孩子從家長這裏得不到該有的安慰,以後就會不再向你傾訴委屈,而會選擇一個人憋在心裏。

家長應該要試着對孩子說,我也很難過,不如我們一起來想想如何解決這件事情吧!家長沒有給出建設性的建議,但是孩子依然能夠感受到來自家長的關愛。這種情況下,家長再去和孩子說教,往往孩子很容易聽得進去。

2.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

從小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尊重孩子的話語權,即使孩子表述的不清楚也一定讓孩子說完,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們應該要抽出時間聽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注,從而願意和父母進行溝通。

即使孩子說出了過激的語言,家長也不要輕易被激怒,和孩子之間建立信任關係,讓孩子敢於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不管是對還是錯都會得到家長的回應,家長會無條件信任他們,並且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3.覈對表達,避免出現溝通誤區

眼見並不一定爲實,自己看到的並不一定是事實,我們眼睛也是會騙人的,因此一定要覈對表達。尤其是當看到孩子的某種行爲之後,一定要覈對之後,再給予評價。

不要因爲誤會而導致親子之間產生隔閡,因此一定要給孩子給予足夠的重視,並且詳細詢問孩子發生了什麼,完成一次有效的親子溝通。

和孩子講道理是每個父母通用的教育方式,但是如果不小心走入了講道理的誤區,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很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破壞了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係,因此家長一定要學會正確的教育孩子方式,和孩子一起成長,共同提升。

今日話題:在你的身邊有沒有一直和孩子講道理的家長呢,他們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你同意文中的觀點嗎?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