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文皇哀冊》楷書,傳褚遂良貞觀二十三年(649)書。

翁同龢(1830-1904),江蘇常熟人。字叔平,號松禪,別號天放閒人,晚號瓶庵居士。咸豐六年進士。官至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先後擔任清同治、光緒兩代帝師,卒後追諡文恭。

翁同龢早年從習歐、楮、柳、趙,書法崇尚瘦勁;中年轉學顏體,取其渾厚,又兼學蘇軾、米芾,書出新意;晚年得力於北碑,平淡中見精神。他博採衆長,對唐代顏真卿和北魏碑版潛心揣摩,參以己意,並吸收劉墉、錢灃、何紹基等人之長,將趙子昂、董其昌的柔和流暢溶入其中。他深得顏真卿書法之精髓,寫出具有自己個性的書法藝術作品,從而形成了翁字的獨特書風,成爲晚清頗具影響的書法家。

我們今天來看看翁同龢是如何臨學褚遂良的——

翁同龢《節錄褚遂良文皇哀冊》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釋文:維貞觀廿三年,朔廿六日己巳,太宗皇帝崩於翠微宮之含風殿,旋殯於太極之西階。粵八月庚子,將遷座於昭陵,禮也。鳳紀凝秋,龍帷將曙,{+溘}化同軫,綿區縞素。哀子嗣皇帝諱,覽風樹而增感,攀銅池而拊膺。迫宗祧之是寄,傷往駕之無憑。

維貞觀廿三年,朔廿六日己巳,

太宗皇帝崩於翠微宮之含風殿,旋殯於太極之西階。粵八月庚子,

將遷座於昭陵,禮也。鳳紀凝秋,龍帷將曙,

化同軫,綿區縞素。哀子嗣皇帝諱,覽風樹而增感,攀銅池

而拊膺。迫宗祧之是寄,傷往駕之無憑。#褚遂良#翁同龢#咸豐收藏

翁同龢《節錄褚遂良文皇哀冊》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釋文:維貞觀廿三年,朔廿六日己巳,太宗皇帝崩於翠微宮之含風殿,旋殯於太極之西階。粵八月庚子,將遷座於昭陵,禮也。鳳紀凝秋,龍帷將曙,{+溘}化同軫,綿區縞素。哀子嗣皇帝諱,覽風樹而增感,攀銅池而拊膺。迫宗祧之是寄,傷往駕之無憑。

維貞觀廿三年,朔廿六日己巳,

太宗皇帝崩於翠微宮之含風殿,旋殯於太極之西階。粵八月庚子,

將遷座於昭陵,禮也。鳳紀凝秋,龍帷將曙,

化同軫,綿區縞素。哀子嗣皇帝諱,覽風樹而增感,攀銅池

而拊膺。迫宗祧之是寄,傷往駕之無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