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2年,秦國派出名將白起攻打韓國,很順利的打下了野王。因此,上黨與韓國國都之間的聯繫被切斷,上黨的局勢變得十分危急。韓國不願向秦國投降,便派出了使節前往趙國,打算將上黨奉獻給趙國,以求共同抗秦。

趙孝成王派遣軍隊接管了上黨。兩年後,秦國派王齕包圍上黨。

趙孝成王聽到這一消息時,迅速派遣廉頗率領一支超過20萬人的軍隊前去營救上黨。軍隊剛到長平,上黨就已經被秦軍所佔領了。

王齕立時又想要對長平出兵。廉頗迅速調兵防守,並要求士兵們建造要塞,挖深溝,要跟來犯的秦軍作長期的抵抗。

王齕數次要跟趙軍交戰,但廉頗卻嚴守不出。王齕沒有其他辦法,不得不派人向秦昭王彙報說:“廉頗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將,他並不願意輕易出戰。我軍長途跋涉到這裏,時間一長末將擔心食物和補給將無法補充。”

後來范雎諫言道:“要想拿下長平,當務之急是先要想辦法讓趙國將廉頗調離。”

秦昭王問道:“如何才能辦到?”

范雎回:“我來解決。”

幾天後,趙孝成王不時會聽到關於戰事的一些閒言碎語:“秦國對戰局完全不擔心,廉頗已經老了,不足爲懼很快會投降的!最擔心的就是趙國的後起之秀趙括”

他們所說的趙括,是趙國將軍趙奢之子。此子從小便學習兵法,在談論用兵之道時時常侃侃而談,自認無人能與之匹敵,甚至連父親也不放在眼裏。

趙王命人將趙括喚來,並問他能否打敗秦軍。趙括說:“如果是白起前來,我可能需要斟酌一下。但現在只是個小小的王齕,不足爲懼。”

趙王很高興,於是立即將趙括封爲將軍,前去換下主帥廉頗。

藺相如聽說後立馬向趙王進諫道:“趙括只懂得兵書兵法,並沒有任何實戰經驗,不會隨機應變,不能安排他當這個主帥。”但是趙王一意孤行,無視了藺相如的建議。

同時,趙括的孃親也請求趙王收回成命。趙王問她爲什麼。她說:“將軍去世前曾反覆要求我說,這個孩子把兵法和打仗想得太輕鬆了。當他談論起用兵之道時便不將這世上任何人放在眼裏。將來,大王若是讓他帶兵打仗,恐怕趙軍會被他毀了。“因此請求大王收回成命。”

趙王說:“已經說出的話豈有收回的道理,你回去吧。”

公元前260年,趙括率二十萬大軍前往長平。與廉頗做完移交,廉頗當天便返回了邯鄲。

趙括現在是指揮着大軍四十萬,志得意滿。他廢除了廉頗在軍中的一系列規則,並下達命令:“秦將若來挑戰,必須反擊。如果敵人被擊潰,必須乘勝追擊,勢必殺得他們丟盔卸甲。”

此時,范雎已經獲悉趙括取代了廉頗,計劃已成功,遂祕密派遣白起爲將軍接替王齕指揮秦軍。白起一到長平,就立馬安排好伏擊,又特意安排了幾次敗仗。趙括此時正春風得意,命令追擊。白起引着趙軍進入到伏區,僅派出二萬五千名精銳士兵切斷趙軍的後路。另安排六千名精銳騎兵,直奔趙軍軍營,將四十萬趙國大軍一分爲二。這時,趙括才知道秦軍的實力,所以他不得不建立一個堅固的營地來等待援兵。沒想到的是,秦國又同時派兵將趙國援兵和運送糧食道路切斷。

趙括率領的軍隊等不到補給和援兵,守了一個多月。將士們苦不堪言,均無意再戰。趙括帶人想衝出被圍困的局面,秦軍立馬用箭雨將趙括射落馬下。當趙軍得知將軍被殺時,紛紛投降。 40萬趙軍,因爲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將軍而全軍覆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