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太子是古代最難乾的職業,這是因爲皇帝和太子之間的關係極其複雜矛盾。一方面皇帝需要有繼承人,但繼承人的存在又會對皇權構成一定威脅,往往會和皇帝發生衝突,從而導致太子被廢或被殺。另一方面,由於覬覦皇太子儲位,皇帝的其他兒子們之間往往相互傾軋、甚至兵戎相見,也會導致太子被廢或者被殺。今天就給大家介紹歷史上三個比較著名的廢太子,第一個最爲可憐,第二個智商太低,第三個實在是等不及了。

楊勇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楊勇。楊勇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嫡長子,生母是獨孤皇后。楊堅一登基就馬上封楊勇爲太子。但是悲催的是,楊勇生活在一個毫無親情可言的家庭裏,具體表現爲:親爹不信任他,親媽很討厭他,親弟想弄死他。不幸的親情關係也最終導致楊勇沒有登上帝位。太子楊勇最大的缺點(優點)就是不會“裝”,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這個小夥子很率真,怎麼想的就怎麼做,一點都不做作。比如小夥子覺得自己是太子,理應有相應的排場,所以花錢有點大手大腳,沒事奢華一下子。

太子楊勇的這種秉性和做法,讓獨孤皇后越來越討厭,反過來越來越喜歡二兒子楊廣,希望楊廣能當太子,反正都是親生的嘛,誰最後當皇帝,自己都是太后。於是經常給隋文帝楊堅吹枕邊風,這楊堅也是個怕老婆的主,經不住老婆這一通胡吹海諞,也覺得大兒子楊勇不怎麼值得信任,比不上二兒子楊廣,於是就下詔把楊勇廢爲庶人,立了楊廣爲太子。隋文帝楊堅在臨死之前終於看清了二兒子楊廣的禽獸嘴臉(公然調戲老爹的女人),想重立楊勇爲太子,可一切已經太晚了,此時楊堅身邊的人早已經被楊廣換成自己人了,最後被兒子給提前送上路了。廢太子楊勇在親弟弟楊廣即位後,不久就被賜死,同時被殺的還有楊勇的十個兒子,真正的被斷子絕孫了,最爲可憐。

李承乾

第二個要說的就是李承乾。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長子,生母是長孫皇后。李承乾年僅八歲就被立爲太子,雖然從年齡上說被立爲太子的時候已經不小了,但是考慮到他出生的時候,他爹李世民的身份還只是秦王,而他爹在登基後就立馬將他立爲太子,這說明他爹還是很看好他的。可是爲什麼李承乾最終沒有成功上位,反而弄了一個客死異鄉的悲慘結果呢?

怪就只怪唐朝不實行計劃生育,如果一家只生一個孩也就沒事了。所以李承乾雖然是嫡長子不假,但是卻不是唯一的嫡子,他老媽長孫皇后還給他生了兩個弟弟,魏王李泰及後來的唐高宗李治,也同樣是嫡子;因此,危機出現了,魏王李泰開始變得越來越強勢,李世民也變得越發喜歡他,導致太子李承乾心態發生了變化,萌生了一個極端的想法——謀逆,趁着自己的太子身份還在,趕快讓他老爹昇天,或者也學他老爹一樣,逼自己的爹退位。不要忘了,他老爹李世民就是此中高手,結果是李承乾還在籌備期呢,就被人揭發了,人贓並獲,不但太子之名被罷黜,還被貶爲庶民,流放到黔州,不久猝然死去,死時年僅26歲。這種智商將來怎麼當皇帝?

胤礽

第三個要說的就是胤礽。胤礽是康熙皇帝的嫡子,不是長子,生母是皇后赫舍裏。可這位太子胤礽卻兩次被廢,與皇位僅一步之遙,卻最終與之失之交臂。如果說在太子胤礽的廢立上,康熙帝是無奈的反覆,還不如說是胤礽自己坐上了一會天上一會人間的人生過山車。雖然胤礽當了大清國的“總經理”,但想行使這“總經理”的權力,就要掌握好與康熙帝這個“董事長”的關係問題。別忘了誰纔是老大!試想,如果胤礽真正做到夾起尾巴做人,那康熙帝歸西不是早晚的事嘛,皇位註定是他的啊!急什麼呢?有人說,一個成功的人總是耐得住寂寞的!要知道,世間事自古以來都是“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所以不要只想着那“天下知”那一刻的美好,卻忘了成功人士們都耐住了“十年無人問”的寂寞。

太子胤礽的委屈也是真的,他爹康熙帝真的活的太長了,讓可憐的胤礽都當了40多年的太子,可以說是古往今來當太子最久的人。胤礽實在是等不急了,心裏早晚盼着他爹死,不過也應了那句話——心急喫不了熱豆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胤礽因罪二度被廢黜,此後多次有推薦其復立的建議,但康熙帝始終未再立胤礽。康熙帝死後,雍正帝登基後,沒有忘記他那個被兩立兩廢的二哥,將幽禁地點遷到了祁縣鄭家莊,並派衆兵嚴加看守,兩年後,胤礽在此病逝,時年51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