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白居易《重賦》

在白居易的詩中,一方面抨擊了百姓生活之艱,但另一方面也點到了唐代經濟之特點。如文中所說,百姓不是上交錢糧,而是上交布帛,布帛似乎成爲了交易的核心。

在史書中也有記載,唐代頻繁出現以布帛進行交易的現象,似乎布帛擁有的和貨幣等同的地位。例如,白居易的另一首詩有言:“半匹紅稍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可以直接利用布帛來買下木炭,可見布帛似乎擁有了貨幣的作用。

唐代商品經濟明明如此發達,理應以貨幣爲交易核心,但卻淪落到了以布帛爲一般等價物,那麼這背後有何講究呢?一、布帛交易的落後

客觀來說,以布帛來交易,本質上是以物易物。而據史書記載,以物易物是原始商品經濟不發達的時代,所進行的一種交易方式。交易過程極爲繁瑣,而且交易商品經常出現不對等和不公平現象。

例如,在高中教材政治中有記載,如果沒有一般等價物,那麼交易雙方根本不清楚對方所需要的物質,經常會因爲需求的不對等而導致交易的失敗。甚至因爲狗急跳牆,所以以價值極爲不等的方式來勉強交易,結果兩邊都沒有很好的成交滿意度。

所以,以物易物是商品經濟極不發達,經濟結構極爲落後的時代的產物。

當然了,在唐朝,布帛交易或許會略有進步,因爲布帛在唐朝約等於一般等價物,可以交換任何商品。不過可惜的是,一般等價物也需要符合以下三大特點,那就是便於攜帶和交易,而且還要便於保存。

那麼布帛是否符合這些要求呢?答案是不符合。布帛的個頭過大,根本不便於收入懷中,而且數量過多,不利於攜帶。而且,布帛在交易的時候不便於切割找零。最後,布帛還不能長久保存。

因此,理論上來說,唐代以布帛進行交易,犯了經濟制度倒退的錯誤,而且還嚴重的違反了市場的規律。

那麼問題來了,爲什麼唐王朝會出現這一怪異的現象呢?

二、布帛盛行的原因

關於布帛盛行的原因,其實關鍵還是因爲,歷史的遺留問題,唐王朝的錯誤政策,以及早期的商品貿易欠缺。

歷史遺留問題。在隋唐以前,中國處在一個極端混亂的年代,當年五胡亂華以及南北朝對立。因此在這種混亂之中,南北兩方的政府經濟制度十分混亂,而且爲了戰爭,政府更是不遺餘力的通過經濟手段來掠奪百姓財富。

據史書記載,當時雖然貨幣依舊以銅錢爲主,但政府卻大規模發行劣幣,以此來鑄造更多的銅錢。而且,政府強行的提高貨幣價格,通過政府法律的形式,來強制提高購買力。

在這兩種手段的作用下,不僅同錢大規模貶值,而且大量的良幣被政府收割,並且大批的物資被劣幣席捲。

在這種極端痛苦之下,百姓迫於無奈,只能拒絕政府貨幣,並且開始以實物進行交易。以物易物雖然原始,但當時經濟十分凋敝,而且可以避免被撕裂被盤剝,因此在當時成爲一種風尚。

此後雖然大隋王朝建立,但隋朝壽命過短,很快又是天下大亂,北方三大政權並立,因此百姓被迫將以物易物的傳統保留下來,一直延續到唐開元天寶年間才停止。

商品貿易的不足。一般來說,唐王朝的確是非常繁榮,而且商品貿易十分發達。但在史書記載中,自從唐高祖開元時代以來,一直到貞觀末年,唐代的商品貿易一直處在萎靡不振之中。

雖然貞觀年間,唐代獲得了空前的強大,在政治軍事方面達到了亞洲第一。但可惜的是,唐太宗年間經濟實力終究還是有所欠缺,即使大唐盛世之時,唐代也出現了非常嚴重的關中饑荒,連玄奘大法師也被迫隨百姓開關外出乞討。

因此當年商品經濟不發達,大宗商品交易數額極少。因此,除日常生活中的銅錢交易以外,只有一些中型的交易,完全可以由布帛來完成。據記載,在貞觀11年,一匹布帛的價值可抵300文銅錢,雖然不可抵押大宗商品,但應付中小型交易綽綽有餘。

因此,當時的布帛充當了交易的金額上限,因此在特殊的背景下,可以被當成一般等價物。

錯誤的政策。以上這兩大原因,都是因爲長期的動盪以及戰亂,所以經濟不發達,這才導致了布帛盛行。按理來說,唐代在開元天寶年間已經走上了鼎盛,商品貿易已經非常發達。但在史書記載中,開元天寶年間依舊有人使用布帛進行交易。會出現這樣有趣的現象,很明顯這是政府的政策出了問題。

據學者統計,自唐太宗的貞觀以後,唐代經過了漫長時間的休養生息,很快商品經濟伴隨着文化交融快速崛起,大批的外國商人往來於廣州之地。有史書記載,當年龐勳起義曾禍亂廣州,結果因此事而死的波斯阿拉伯商人,居然高達十幾萬人,可見唐代商業之繁榮。

而且,在天寶13年,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唐朝人口已經增長到了5000多萬,已經達到了唐代歷史的巔峯。

有以上兩個現象出現,唐朝應該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錢幣發行量。但可惜的是,在天寶年間,唐朝只發行了3億2700文錢,以平均而論,每人每年約有6.2文錢,這根本無法滿足快速增長的人口以及快速發展的商品經濟。於是這導致了可怕的錢荒現象,因此,商品經濟開始倒逼錢幣,這就使得布帛又有了使用的市場。三、布帛的退場

布帛徹底的退出歷史舞臺,是在安史之亂以後。當時北方經濟一片糜爛,但是南方經濟卻是方興未艾。特別是唐代宗上位以後,積極整頓鹽政,因此江淮地區的鹽和茶生產經營獲得巨利。據史書記載,唐代宗年間,天下財政曾達到1200萬貫,而鹽政收入就高達600萬貫。

伴隨着鹽貿易的崛起,因此江淮地區成爲了商品經濟的中心。但江淮地區不是絲綢主要產地,而且當時的商品貿易數額劇增,江淮商人進行大規模的茶鹽交易時,布帛已經不再適用於充當一般等價物,於是慢慢的布帛就從歷史上退出,淪爲了普通的商品。

就這樣,盛行了那麼久的布帛,最終終結於江淮的崛起,而唐代的商品貿易,也終於進入到正軌。結語

回顧唐朝的這段尷尬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出唐代經濟發展的軌跡。雖然唐朝是一個商品經濟十分發達的王朝,但它也有一個適應週期。早期的唐王朝商品經濟不僅不發達,而且還因爲商品經濟的不足,居然使得經濟制度倒退到了原始狀態。

而且,唐代以前經歷了太多的戰亂,長時間的混亂極大的影響了經濟的增長,一直到唐太宗貞觀政治,以至於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的休養生息,這才終於慢慢的恢復過來。而且伴隨着人口和商品經濟的增長,唐代發達的商貿體系才真正確立。因此,唐朝的繁榮不是一天建成的,唐朝前期也的確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強悍,即使是貞觀末期,也只是捉襟見肘,真正的繁榮還是要等到開元天寶以後。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