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對於女人,"節"指的是身體上的貞操。對於男人,"節"則指的是政治上的忠誠和信仰的堅定。一個人,如果不忠誠,不講道義,哪怕他再有能力和才華,都會被大家鄙視。我們看不起屢屢背主的呂布,而高度肯定義薄雲天、千里尋兄的關羽,就是這個道理。

《雍正王朝》中的高福(坎兒),就是因信念不堅定,政治不忠誠而被處死。

高福:一失足成千古恨,想回頭已枉然

1.一失足成千古恨

高福和李衛、翠兒,是雍正下江南籌款時救下的三個小乞丐。三人自小青梅竹馬,兄妹情深,相依爲命,彼此間感情特別深。

到了雍正府上做奴才後,雍正對自己救下的這三個小傢伙,很疼愛,也很放心。所以,他們三個在府上的生活還是很不錯的。

俗話說,"哪個少女不懷春,那個少男不愛人"。兩男一女,時間久了感情難免生變。特別是昔日的小妹妹翠兒漸漸長大了,高福、李衛都很喜歡她,內心都希望翠兒能嫁給自己。最終,李衛先拔頭籌,和翠兒生米煮成熟飯。並隨後,按照雍正的安排,帶着翠兒去年羹堯處,暗中監督年羹堯並向雍正彙報。

這時的高福,內心很痛苦。一來,心愛的翠兒嫁人了,新郎卻不是他,他恨。二來,新郎是他的好兄弟李衛,他祝福他卻又嫉妒他。三來,三個人多年相依爲命,突然李衛和翠兒就不在身邊了,他突然感覺偌大王府,自己身處其中卻異常孤單,迫切希望有個人能說說話,可雍正是主子,鄔先生是軍師,都在謀劃大事,自己這點雞毛蒜皮的事怎麼敢打擾他們?

在這種情緒下,他出去喝悶酒,糊里糊塗結識了老八府裏的胡管家。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暴露了雍正曾派自己去萬永當鋪提檔,以及康熙的妃子、太子的情人鄭春華就藏在雍正府裏這兩個重要信息,從而幫助老八徹底弄清了很多原來不太明白的細節,並抓住了鄭春華這個可以攻擊雍正的把柄。

如果這時高福可以懸崖勒馬,立即向雍正報告,至少還可以挽救局面,減少損失,也可以挽留自己的政治前途。可他政治敏感性不高,覺得沒啥大不了的。而胡管家送他的宅院,女人,讓他頓時有了家的感覺,極大安撫了他孤獨寂寞冷的心。所以,他就把及時彙報這件事扔到了爪哇國。

2.想回頭已惘然

老十三胤祥的一句話,提醒了雍正。他的原話是: 四哥,都說你這府裏針插不進,水潑不進,我看也未必。鄭春華的事,老八、老九、老十他們早就知道了……

因爲一心爲民,不討好官場,雍正一向被諷刺爲"冷麪王"。所以,他可以信任的人很少。也正因如此,對每一個他信任的人,他都多次考驗過,對他們的忠誠也高度自信乃至盲目自大。老十三這話一出,猶如在他臉上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以他的心性,不勃然大怒,算不錯了。他迫切希望查清楚,到底有沒有下人喫裏扒外,背叛他。

他派鄔思道去辦這件事。在老謀深算的鄔思道面前,幼稚的高福根本經不住測試就招了。

雍正當時就想處死高福,但鄔思道建議他,先不着急,高福還有用,可以讓他把太子爺給任伯安的那份信,通過高福送到看八手裏。當太子的這個大把柄讓老八獲悉後,以老八的性格,必定會如獲至寶,和太子殺得頭破血流,屆時,雍正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最終,高福順利完成了任務,開開心心的以爲將功贖罪,可以繼續效忠雍正,卻等來了雍正的一杯毒酒。

他沒弄明白,他的主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對於一個曾經背叛過自己的人,雍正絕對不會再信任。

李衛:你是叛徒,我不能太傷心

高福死時,李衛遠在四川,並不知道。所以,就出現了他高高興興拜見完雍正,就興沖沖跑到高福住處,卻看到滿目荒涼,蜘蛛網遍佈,物是人非……

鄔思道告訴了他事情的來龍去脈,並告訴他,不要傷心。

李衛明白,確實不能表現出太過傷心。

第一,高福確實曾背叛了雍正。所以,他死得不冤。

第二,因爲兄弟情,適當傷心是人之常情。這也符合李衛的性格,雍正也不會見怪。可如果對高福的死過於傷心,哭得死去活來,那就很可能會引起雍正的猜疑了。人已經死了,活人還要繼續更好的活,沒必要爲了他,損害了自己的前程。

所以,李衛只是心裏暗自感慨,懷念曾經一起的美好日子。可也只能點到爲止。

李衛的這種知分寸,知大節,幫了他很多。所以,他才能在康熙、雍正 、乾隆三朝,官位不斷上升。最終,做到兩江總督,封疆大吏。爲何?政治站位高,始終圍繞在皇帝周圍,貫徹皇帝要求而已。

總結語:

李衛、高福,二人都是雍正救回來的乞丐,出身相同,但命運不同。高福因爲政治不夠忠誠,信念不堅定,最終因爲一次背叛,早早被處死。而李衛,則信念堅定,始終堅定不渝忠誠自己的主子雍正,甚至連兒子都取名"李忠四爺"。所以,他才能平步青雲,官運亨通,最終位居兩江總督,成爲封疆大吏。

由此可見,政治忠誠,信念堅定,從來不是一句空話。爲什麼李衛不會背叛,而高福就讓有機可趁呢?說到底,還是高福思想不堅定。#雍正#李衛#年羹堯收藏

這時的高福,內心很痛苦。一來,心愛的翠兒嫁人了,新郎卻不是他,他恨。二來,新郎是他的好兄弟李衛,他祝福他卻又嫉妒他。三來,三個人多年相依爲命,突然李衛和翠兒就不在身邊了,他突然感覺偌大王府,自己身處其中卻異常孤單,迫切希望有個人能說說話,可雍正是主子,鄔先生是軍師,都在謀劃大事,自己這點雞毛蒜皮的事怎麼敢打擾他們?

在這種情緒下,他出去喝悶酒,糊里糊塗結識了老八府裏的胡管家。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暴露了雍正曾派自己去萬永當鋪提檔,以及康熙的妃子、太子的情人鄭春華就藏在雍正府裏這兩個重要信息,從而幫助老八徹底弄清了很多原來不太明白的細節,並抓住了鄭春華這個可以攻擊雍正的把柄。

如果這時高福可以懸崖勒馬,立即向雍正報告,至少還可以挽救局面,減少損失,也可以挽留自己的政治前途。可他政治敏感性不高,覺得沒啥大不了的。而胡管家送他的宅院,女人,讓他頓時有了家的感覺,極大安撫了他孤獨寂寞冷的心。所以,他就把及時彙報這件事扔到了爪哇國。

2.想回頭已惘然

老十三胤祥的一句話,提醒了雍正。他的原話是: 四哥,都說你這府裏針插不進,水潑不進,我看也未必。鄭春華的事,老八、老九、老十他們早就知道了……

因爲一心爲民,不討好官場,雍正一向被諷刺爲"冷麪王"。所以,他可以信任的人很少。也正因如此,對每一個他信任的人,他都多次考驗過,對他們的忠誠也高度自信乃至盲目自大。老十三這話一出,猶如在他臉上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以他的心性,不勃然大怒,算不錯了。他迫切希望查清楚,到底有沒有下人喫裏扒外,背叛他。

他派鄔思道去辦這件事。在老謀深算的鄔思道面前,幼稚的高福根本經不住測試就招了。

雍正當時就想處死高福,但鄔思道建議他,先不着急,高福還有用,可以讓他把太子爺給任伯安的那份信,通過高福送到看八手裏。當太子的這個大把柄讓老八獲悉後,以老八的性格,必定會如獲至寶,和太子殺得頭破血流,屆時,雍正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最終,高福順利完成了任務,開開心心的以爲將功贖罪,可以繼續效忠雍正,卻等來了雍正的一杯毒酒。

他沒弄明白,他的主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對於一個曾經背叛過自己的人,雍正絕對不會再信任。

李衛:你是叛徒,我不能太傷心

高福死時,李衛遠在四川,並不知道。所以,就出現了他高高興興拜見完雍正,就興沖沖跑到高福住處,卻看到滿目荒涼,蜘蛛網遍佈,物是人非……

鄔思道告訴了他事情的來龍去脈,並告訴他,不要傷心。

李衛明白,確實不能表現出太過傷心。

第一,高福確實曾背叛了雍正。所以,他死得不冤。

第二,因爲兄弟情,適當傷心是人之常情。這也符合李衛的性格,雍正也不會見怪。可如果對高福的死過於傷心,哭得死去活來,那就很可能會引起雍正的猜疑了。人已經死了,活人還要繼續更好的活,沒必要爲了他,損害了自己的前程。

所以,李衛只是心裏暗自感慨,懷念曾經一起的美好日子。可也只能點到爲止。

李衛的這種知分寸,知大節,幫了他很多。所以,他才能在康熙、雍正 、乾隆三朝,官位不斷上升。最終,做到兩江總督,封疆大吏。爲何?政治站位高,始終圍繞在皇帝周圍,貫徹皇帝要求而已。

總結語:

李衛、高福,二人都是雍正救回來的乞丐,出身相同,但命運不同。高福因爲政治不夠忠誠,信念不堅定,最終因爲一次背叛,早早被處死。而李衛,則信念堅定,始終堅定不渝忠誠自己的主子雍正,甚至連兒子都取名"李忠四爺"。所以,他才能平步青雲,官運亨通,最終位居兩江總督,成爲封疆大吏。

由此可見,政治忠誠,信念堅定,從來不是一句空話。爲什麼李衛不會背叛,而高福就讓有機可趁呢?說到底,還是高福思想不堅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