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多識周星馳,卻沒幾個人知道周星。

周星馳是喜劇之王,周星的人生卻如《喜劇之王》中周星馳演的那樣,充滿坎坷。

(劇照)

萬曆三十九年(1611),周星在金陵出生,他的母親姓塗,是妾,在家中地位不高。

好在,其父周逢泰寄居的黃家,老翁無子,因此把塗氏和周星,視爲女兒和孫子,給予關愛。所以,與有人稱他爲黃周星。

周逢泰職位不高,只是個教諭。這個官,主要是舉人在做。

在明朝,沒中進士,就不可能出將入相,所以,很多舉人,寧可賴在國子監裏,也不願外出做小官拿固定工資。

周逢泰祖父周之屏,曾官布政使,一家六兄弟,個個有文名,在湘潭號爲“莘莘六子”。

但也僅此而已,才華不能當飯喫,周逢泰的父親不過是個秀才,他似乎難以複製爺爺的仕途,所以早早就認命了。

不過,周星比較爭氣,很早就進了南京國子監,崇禎六年,22歲時中舉,29歲時中進士,32歲授戶部主事。

此時,北京已在風雨飄搖之中,大明王朝行將就木,而那棵長歪了的小樹,還不知道自己將親見龍馭賓天。

他一天戶部主事都沒當,驚聞父親去世,便扶柩回鄉。

也有說法是,世道太亂,一家棄官,他隨父親回了湘潭。大明滅亡那年,他的父親,也去世了。

他爲何而回,有不同說法,但在湘潭待得並不愉快,卻沒有異議。

周星母親死得早,現在父親亦亡,他受到族人的各種欺壓。

我們知道,出個進士,那真叫比登天還難,光宗耀祖呢。

但你再行,也是前明的進士了,官位沒混到,回家卻要喫要住要分財產啊……

作爲小妾的兒子,他真是話也聽不懂,罵也罵不贏,有苦無處訴,看着親兄弟和親戚們嫌厭的樣子,服孝三年之後,他氣得跑回了南京。

在這朝代鼎革之時,很多人因國破而喪家,周星卻感受到了另類的喪家之痛。

江浙之地,明清爭了幾年,最終落入北軍之手。

怎麼辦?

辦法只有兩個。

生,或者死。

他選擇了生,做了明朝的遺民。

何謂遺民?

理論上,沒死的都可以叫遺民。

實際上,農民工匠商人,這些在城頭變幻之王旗之時,還是繼續納稅過日子的,不能叫遺民。

遺民是,既不願跟清朝合作,不出去當官,也沒有替大明殉節。

他們好死不如賴活着,寫着隱晦的詩詞,收集前朝的史料,替後世留下一段真實的心境與過往。

遺民,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劇照)

周星就做了遺民。

他與其他遺民詩詞唱和,名滿江南,“周星天才既高,性復孤峭,身遇家國之變,胸中不平之氣一發於詩,固非尋章摘句之徒所能望其項背”。

然,世事難料。

統治已經穩固的清朝,爲籠絡明朝遺臣,開明史館,設博學鴻儒科。

康熙十九年(1680),垂垂老矣矣的周星,也被推薦。

守節這麼久,其實也對得起老朱家了。

便如著名遺民黃宗羲、顧炎武,皆有弟子參與《明史》之編撰,以求官修史書裏,能夠給明朝一個公正的評價。

這可是說是他們最後替明朝盡忠的方式了。

但周星卻不然。

如果說以前還有灰色地帶可供他“避難”,現在,則是必須站隊的時候了。

他,還是站了明朝。

他長嘆,吾苟活三十七年矣,老寡婦其堪再嫁乎?

要變節,早變了,與清廷合作,就是晚節不保。

可以享受的時候不去享受,死前來留罵名?我傻嗎?

自撰墓誌銘,絕命詩,只餘一死。

這年五月初五和六月半之後,他兩次在湖州南潯投水,都被人救起。家人看管得很嚴,投水是投不成了,最終,絕食而死。

(劇照)

他的墓碑上寫着一首詩:

異鄉漂泊孑然身,五日魂歸幫國民。

飲罷蒲觴懷酒意,長生橋下吊靈均。

周星就是明朝的屈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