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寒冬,志願軍9兵團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極端環境下向美軍陸戰1師、步兵第7師等部發起了進攻,此即爲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的東線作戰,我軍當時稱爲鹹南戰役,現在網上則常稱之爲長津湖之戰。

在這場血戰中,志願軍不僅要對抗嚴寒,還要與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做殊死搏戰。在對方火力是我們幾十倍的情況下依然取得了殲滅其北極熊團、重創陸戰1師的戰績,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我們常說,志願軍是鋼少氣多,意指志願軍武器雖差,但士氣和意志力高昂。那麼當時志願軍的武器狀況到底是個什麼狀況?本文便從志願軍主力軍27軍當時的武器裝備入手,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使得大家對當年那場戰爭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27軍是人民軍隊中赫赫有名的王牌軍。抗美援朝戰爭時,該軍下轄79師、80師和81師,隨後又一度編入了94師。在入朝作戰時,還配屬了炮兵第16團,全軍總兵力50501人。

當時,我軍尚未換裝蘇式武器,各部所使用的依然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繳獲的武器。27軍這樣的王牌軍在解放戰爭中殲敵多、繳獲多,故而在我軍中的武器裝備是較好的。請注意,這個較好指的是在我軍中是如此,要是與當時正牌的美軍師相比,則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我們先從27軍當時的炮兵一步步說起,來一層層分析該軍當時的武器裝備。

先說配屬的炮兵團,炮兵16團的前身是膠東軍區炮兵團,是我軍在解放戰爭中最早組建的炮兵團之一。後來又相繼改編爲山東兵團炮兵團、華野特種兵縱隊炮兵第4團,後來則是解放軍炮兵第16團,是一支機動炮兵部隊,曾長期與27軍配合作戰。

9兵團入朝作戰之時,炮兵16團亦配屬給了27軍,由該軍直接掌握和使用。

當時炮兵16團下轄3個炮兵營,其中第1營裝備9門105毫米榴彈炮,第2營和第3營各裝備9門75毫米野炮。每個炮兵營下轄3個炮兵連,每連爲3門炮編制,全炮團合計有105毫米榴彈炮9門、75毫米野炮18門。

除了炮兵16團之外,當時27軍各師在入朝前還將炮兵營擴充爲了師屬炮兵團,其基本構成是原師屬山炮營,加92式步兵炮和大口徑迫擊炮。這種炮兵團其實跟後來的師屬炮兵團配置很不一樣,可以視爲是將師以內較大口徑火炮集合在一起的一個編制。

當時27軍各師炮兵團合計裝備的較大口徑火炮共計有75毫米口徑山炮38門、70毫米口徑步兵炮19門,另有100毫米迫擊炮16門、美式107毫米迫擊炮8門。

從27軍裝備的這些火炮來看,數量並不算特別少,有朋友可能會說了,有這些火炮參戰,志願軍27軍的火力不應該很差啊?

在這裏希望大家明白一點,有火炮是一回事,但能不能用得上是另外一回事。

原因有兩方面,其一:志願軍27軍的炮兵爲騾馬牽引,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環境下,機動極其困難,難以跟上部隊運動;其二,美軍擁有絕對制空權,在美軍飛機的威脅下,志願軍炮兵部隊的機動更加困難,而且在白天無法使用這些重型火炮。

現在很多人在談抗美援朝一些戰例時,只是對比志願軍跟美軍地面部隊的兵力火力,多多少少忽視了美軍絕對制空權的存在,其實這纔是對志願軍最大的威脅。

在美軍絕對制空權的威脅下,志願軍在白天幾乎無法運動和展開進攻,使得部隊的戰鬥力直接就砍掉了相當大一部分。同時志願軍的重型武器和後勤線也受到美軍航空兵的嚴重威脅,這讓志願軍地面部隊戰鬥力的發揮更受限制。

所以志願軍在一線交戰區域始終是在以陸軍跟美軍的陸空軍相搏殺,在有的戰區還要與美軍的陸海空三軍相抗衡。在研究抗美援朝戰爭時,美軍除了陸軍之外的海空軍要素也都要考慮到。

比如長津湖之戰時,有些人說什麼美軍就陸戰1師主力和步兵第7師一部,志願軍兵力要多很多。可是美軍航空兵的因素要不要考慮?要不是美軍航空兵的威脅,志願軍的棉衣、糧食、炮彈能運不上去?美國海軍的因素要不要考慮?要不是其海軍的存在,這些美軍是如何在興南港撤退的?

更何況就地面部隊來說,美軍第10軍還有其他三個半師,志願軍也要分兵應對的。所以看問題我們必須要全面看、綜合看,刻意去忽視一些要素是不合適的。

而如上所述,志願軍27軍炮兵在美軍航空兵和嚴寒天氣條件下受到了極大限制,這個限制到底有多大呢?

志願軍炮兵16團1營遭到美軍航空兵轟炸,人員和火炮損傷不大,但騾馬受驚傷亡逃散,致使27軍口徑最大的9門105毫米榴彈炮無法及時到前線參戰。

在105毫米榴彈炮無法參戰的情況下,志願軍27軍的“重炮”就剩下了炮兵16團的75毫米野炮。

可是這種火炮的機動也極其困難,27軍80師圍攻新興裏的時候,原定炮兵16團3營的9門75毫米野炮參加29日晚上的攻擊。但是因爲火炮在當天難以機動到位,因此在29日晚上,志願軍便沒有進行大規模進攻。

一直到了30日晚上,炮兵16團3營的9門野炮準備到位,打出了400多發炮彈作爲火力支援,這是27軍整個長津湖之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火力急襲。

但是志願軍當時的步兵經常夜戰,而炮兵夜戰的經驗卻並不多,尤其是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極寒夜間環境下,炮兵的人員和裝備都受到了極大影響,從而難以發揮出威力。

除了炮兵16團之外,27軍步兵師屬炮團合計裝備有38門75毫米山炮、19門步兵炮和24門重迫擊炮。

上述火炮中實際參戰的有18門山炮、19門步兵炮、12門100毫米迫擊炮、8門107毫米迫擊炮,實戰中消耗75毫米山炮彈604發、步兵炮彈166發、100毫米迫擊炮彈419發、107毫米迫擊炮彈15發,再加上之前打出的447發75毫米野炮彈,在整個戰役中一共發射較大口徑炮彈1651發。

這麼大一場戰役,只打出了1600多發較大口徑的炮彈。且不說因爲主客觀條件造成的命中率,就是這些炮彈100%全部命中目標,這也太寒酸了!

所以說長津湖是血戰,火炮機動不上來,炮彈很難運上來,而有炮有彈,炮兵也要付出血的代價才能讓手中的武器發揮威力。

在新興裏戰鬥的第一晚(27日晚至28日晨),80師炮兵團的92式步兵連參戰。

在238團8連的進攻方向上,有一處美軍的火力點威脅很大,由於地形限制8連正面衝擊和兩側迂迴都不得手,派出爆破的戰士也接連犧牲。

92式步兵炮連5班長孔慶三帶1門炮抵近射擊,由於地面凍土太硬,無法構築陣地。孔慶三找到了一處石頭抵住左駐鋤,但是右駐鋤卻是懸空的。孔慶三拿一把鐵鍬插在右駐鋤後邊的牽引環裏,鍬頭抵着地面,雙手緊緊握着鍬把,使勁向後拉着,並用肩膀抵緊駐鋤。

孔慶三

最終步兵炮開火擊毀了美軍的工事,但孔慶三也被後坐力掀翻,腹部還被一塊彈片命中,壯烈犧牲,年僅24歲。在長津湖之戰中,連炮兵上刺刀都是如此艱難,可想步兵們面對的是怎樣的困難了。

當時志願軍裝備有較多的迫擊炮,以27軍來說除了100毫米口徑以上的重迫擊炮外,共計裝備有107門81/82毫米迫擊炮(另一統計爲108門),另有337門60毫米迫擊炮(另一統計爲362門),以前一種數據爲準則合計裝備中小口徑迫擊炮444門,若加上上文中的重迫擊炮,則爲468門。

如果當時的天氣不那麼寒冷的話,這些迫擊炮本來可以發揮很大作用的。

因爲志願軍中小口徑的迫擊炮是志願軍步兵進攻中最重要的支援火力之一,迫擊炮手們也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命中效率很高。相較於大口徑炮彈來說,中小口徑迫擊炮彈的供應也相對充實些。

但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中,這些迫擊炮中有70%打不響,炮手在倒炮彈時手往往就與炮管粘在一起,而被掀掉一層皮。

在志願軍重炮和山炮無法發揮作用的同時,連迫擊炮都無法順暢使用,由此可見當時嚴寒對志願軍的影響遠不止於是造成了大量非戰鬥減員,對武器裝備造成的影響也極大。而武器裝備受到影響,則又加大了戰鬥中的戰鬥傷亡。

據27軍統計,在整個長津湖戰役期間,81/82迫擊炮彈僅打出去了2391發、60毫米迫擊炮彈打出去4858發。由於天氣寒冷對武器及炮手的影響,這些迫擊炮彈的命中率也遠不及正常狀態下的水準。

除了迫擊炮之外,志願軍步兵們另外的核心武器便是輕重機槍了。

27軍裝備的輕重機槍有兩組數據,其一是裝備重機槍212挺,輕機槍1210挺,這個數據筆者之前用過,不過沒找到原始出處。而能夠找到27軍自己統計的一組數據是,該軍裝備有重機槍191挺、輕機槍1038挺。

以後一組數據爲基準,基本27軍每個營屬機炮連能裝備5挺重機槍,每個步兵連能裝備9挺輕機槍。27軍另外還裝備了86具美製60毫米火箭筒,這些裝備一般裝備在營級機炮連,戰時消耗彈藥875發,發揮了一定作用。

但是機槍在長津湖之戰中受到嚴寒的影響也非常大,尤其是馬克沁機槍經常不能連發,甚至打不響,92式重機槍容易斷撞針。

在這種情況下,志願軍在衝鋒時所能得到的火力支援更加有限,輕機槍甚至成爲了關鍵性的支援火力。

據統計,在長津湖戰役期間,27軍輕機槍彈藥消耗爲72萬1535發。實事求是地說,以長津湖戰役的殘酷程度,這些彈藥並不多,但能打出這些彈藥已經很不容易了。

除了上述的火炮、迫擊炮與輕重機槍外,27軍還裝備有步馬槍11104支、衝鋒槍2763支、卡賓槍1828支、短槍467支,合計長短槍16162支,如果加上上文中提到的輕重機槍(以27軍自己統計數爲準),則裝備各類槍械的數量達到了17391支(挺)。

這些槍支除了裝備軍直屬部隊外,主要是裝備到了27軍下轄的4個步兵師中,平均每個師大約裝備3000多支步馬槍、衝鋒槍和卡賓槍(不含短槍)、48挺重機槍、260挺輕機槍。

大家可能要問了,一個師有1萬人左右,怎麼只裝備不到4000支槍?其實大衆潛意識地總是以爲軍隊就該是一人有一支槍,但以編制來說,一個師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戰鬥人員,而在戰鬥人員中也並非人人都配槍。

如師團指揮機關和後勤單位,除了配備較多手槍外,只有少數人配步馬槍和機槍;在炮兵等單位中,配槍也很少,而且伺候一門炮需要很多人;甚至在營連部隊中,戰鬥人員的比例高,但迫擊炮手、機槍手、火箭筒手等配槍(指步馬槍)也很少。

這樣的話,其實整個部隊不是說編制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人配槍;而且也不是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可以參與衝鋒的一線戰鬥員。

在這種情況下,志願軍27軍一個軍所能得到的火力支援都比不過美軍一個團級戰鬥隊所能得到的空地火力支援。

就是在這種極度艱難的情況下,27軍的勇士們圍殲了美軍的北極熊團,重創了陸戰1師一部,這其中有多難我們已經不用多說了。

而在長津湖的血與火中,志願軍所表現出的有我無敵的精神,有多少人打多少仗的勇氣,是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學習的。希望今天的人們能夠永遠記住這些前輩們的付出,只有不忘歷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