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最終取得主要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類,共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一帶一路”戰略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深度重啓中國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合作,讓古絲綢之路的繁榮與蓬勃在今天重演。

自西漢張騫出使西域,至明中期閉關鎖國之前,中國與西域各國貿易往來頻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貨物便是絲綢。此外,瓷器、茶葉等中國“特產”也是漫長絲路上的“硬通貨”。

唐三彩

提起唐代陶瓷,最著名的莫過於唐三彩;而在唐三彩中,最具代表性的首推三彩駱駝。

大唐盛世,中國國家統一強盛,物產豐富,吸引着西域的胡商通過絲綢之路不遠萬里來到中原。來自西域的特產諸如瓜果、佛教、魔術、音樂、舞蹈、雕塑等隨之來到中原;而中原的絲綢、瓷器、冶鐵鑄造技術等也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亞乃至歐洲。在這往來不斷的貿易中,駱駝作爲最重要的沙漠交通工具,自然成爲當時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最重要的運輸載體。作爲絲綢之路鼎盛時期的產物,唐三彩駱駝俑具有強烈的西方文明特徵。

除了被稱作“沙漠之舟”的駱駝,唐三彩中的很多人物俑也是以西域胡人形象塑造的。他們深目高鼻,頭戴尖頂帽,身穿折領衣,牽着駱駝駿馬,一副商人的模樣。甚至有的胡人俑還抱着西域樂器,邊彈邊唱。

儘管唐三彩誕生的主要功用是陪葬,但事實上,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輸出國外,深受異國人民的喜愛。據考古挖掘,在絲綢之路、地中海沿岸和西亞的一些國家,都曾經挖掘出唐三彩的器物碎片。這種色彩斑斕、造型生動的陶瓷無聲地描述着唐代絲綢之路繁榮的盛況。駱駝俑背載絲綢或馱着樂隊,仰首嘶鳴,赤髯碧眼的胡人俑,身穿窄袖衫,頭戴翻檐帽,再現了中亞胡人的生活形象,使人聯想起當年駱駝行走於絲綢之路上的景象。

元青花

元青花誕生於多民族、多種文化融合與碰撞的元代,特定的歷史環境註定了它的不平凡。即便是完全不懂瓷器的人,也能憑直覺嗅到其中濃厚的伊斯蘭風情。可以想見,在漫長的絲綢之路上,代表着中國瓷器與伊斯蘭審美相融合的各色青花瓷器物,被滿載着運往西域。可以說,元青花是中國瓷器與伊斯蘭文化碰撞出的火花,在這類高級外銷瓷上,中國工匠使用了最好的材料,開發出最佳的創意,使之成爲中國瓷器史上最獨特的一抹亮色。

當時的瓷器貿易究竟有多繁榮?從今天元青花的存世狀況就可以看出。原產於中國的元青花,其館藏數量最多者,竟然是土耳其的託普卡帕皇宮博物館。在這座奧斯曼帝國的皇家宮殿裏,庋藏着10358件來自中國的瓷器珍品,其中,多達40件元青花重器更讓其在世界各大博物館中獨佔鰲頭。衆所周知,目前公認存世的元青花數量大約在300餘件,且品質參差不齊。託普卡帕宮獨藏40件元青花,不僅數量驚人,且品質上乘,很多孤品的發現甚至改寫了中國陶瓷史。

伊朗國家博物館以28件元青花瓷器,成爲保存完好元青花的第二大收藏國。伊朗一直是連接東西方文化和貿易往來的橋樑,伊朗人不僅是絲綢之路的保護者,更憑藉地理位置優勢充當東西方貿易的中間人。《史記·大宛列傳》記載,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始通絲綢之路。第二次出使西域時,張騫派副使抵達安息(今伊朗)。此後漢朝使臣抵達時,安息國王派2萬騎兵到東部邊界迎接,隨後還派使節回訪漢朝,敬獻禮品。伊朗歷代都在絲綢之路上設立驛站哨所,保護商隊免受侵擾,促進東西方貿易往來,波斯商人更是藉由絲綢之路名聞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元青花之所以呈色鮮豔明麗,讓後世再也無法超越,正是因爲當時所用的着色劑鈷,是從波斯也就是今天的伊朗進口的。這種鈷料叫做蘇麻離青,呈色優於國產鈷料。今天收藏在國外的元青花質量大多好於中國出土的青花瓷,即可證實,當時景德鎮是用來料按訂單加工,並精選上乘品質的器物用於出口。元青花,見證了古絲綢之路上的貿易往來、文化融合。

龍泉瓷

16世紀晚期的一天,巴黎市長在官邸爲女兒舉行婚禮。達官貴人、名流淑女,羣賢畢至。舞臺上上演舞劇《牧羊女亞司泰來》,這時候,市長的朋友、一個阿拉伯商人前來道喜,並送上結婚禮物——一件來自中國的龍泉青瓷。只見這瓷器通體流青滴翠,玲瓏剔透,優雅靜穆,引得現場賓客嘖嘖稱奇。不巧的是,商人忘記了瓷器的名字,恰在此時,市長看到了舞臺上男主角雪拉同身上那件碧青華麗的衣裳正與手中的寶貝十分相似,於是,就將這種來自中國的青色瓷器稱作雪拉同。此後,龍泉青瓷——“雪拉同”的美名蜚聲歐洲。

自宋代開始直至明代,龍泉青瓷一直作爲最大宗的商品通過陸路和海路出口到東南亞、西亞、非洲、歐洲等50多個國家。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陳橋驛教授曾這樣評述:“一千多年以來,就是這個縣份(龍泉),以它品質優異的大量青瓷器,在世界各地爲我們換回了鉅額財富,贏得了莫大的榮譽,而龍泉一名,也就由此而傳遍天下……從中國東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灣、阿拉伯海、紅海和東非沿海……無處沒有龍泉青瓷的蹤跡,這條漫長的‘陶瓷之路,實際上就是中國陶瓷特別是青瓷開拓出來的。”

與唐三彩和元青花主要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傳往西域不同,龍泉瓷的主要貿易流向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宋元明時期,中國主要貿易港口爲泉州、明州(寧波港)、溫州等,作爲距離出海港口最近的名窯產品,龍泉青瓷經由浙江寧波、福建泉州等港口外銷,是中國外銷瓷器中的最大宗產品,成爲宋元明以來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角之一,是海上絲綢之路不斷興盛的商品支撐,以及古代中國與世界交流交往的文化使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