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於龍袍的印象應該一直都是電視上清宮劇裏面皇上穿的明黃色的上面繡着龍紋的朝服,但是熟悉歷史的人活着有關注過秦朝的影視劇的人們應該都會注意到一點就是秦朝的龍袍跟其他的朝代的龍袍好像是不一樣的,而且像是後面的朝代也都是沒有用過跟秦朝的龍袍的樣式類似的,那麼這又是爲什麼呢?

戰國時期,陰陽學非常盛行,各國的國旗顏色和服飾顏色都很有講究。他們認爲每一個王朝都有上天賦予的顏色,孔子說“紅玄不以爲褻服”這裏的玄就是黑色,也就是說,古代以赤、玄(黑)二色爲尊。從周到三國,皇帝的服裝都爲黑色龍袍,秦始皇認爲周爲火,秦爲水,因此崇尚黑色,漢代認爲“水爲德”,因此也用黑色,到了晉朝,皇帝們開始崇尚金德,以赤色爲貴,所以晉代的皇袍採用的都是大紅色。

龍袍真正地成爲黃色,是從隋朝開始的,隋文帝在建立了隋朝之後,穿的龍袍就是杏黃色的,但是這個顏色在當時並不是皇家獨有的,因爲隋文帝這個人比較開明,並沒有規定黃色專屬於皇家,所以底層的百姓也可以穿,但是繼承了隋朝的唐高祖李淵就沒有這麼大度了,他直接下令,老百姓不得穿黃色衣服了,自此,黃色一直作爲最高貴的顏色,爲歷朝歷代的皇家所專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