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太黑

公元215年,秦朝大將蒙恬率領大秦精銳與匈奴騎兵展開對決。此時大秦剛剛一統天下,在蒙恬按照秦始皇的總體部署下,勝仗一個接着一個,並且一舉拿下了河套地區,匈奴曾經不可一世被打的抱頭鼠竄,遠遁大漠。按照正常預判 此刻蒙恬完全可以一鼓作氣把匈奴繼續猛追不捨,然而卻收到秦始皇的命令,轉攻爲守。數十萬大軍按照戰國時代,燕!趙、秦三國的北方長城爲基礎,在這上面繼續開始修築長城,從大西北的臨洮一直到遼東,整條蜿蜒的長城開始出現在東方領域。

那麼秦始皇爲什麼進行如此之大的轉換呢?看似戰機很有利,卻發動全國財力人力去修長城呢?看完下邊你就不得不佩服秦始皇的治理能力和超越性的眼光。

對付匈奴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但是秦始皇時期的民衆基礎大部分是農民,加之統一六國已經造成大量軍士傷亡,如果要繼續大規模與匈奴開展作戰,那麼騎兵的的數量就要繼續擴張,把平時不騎馬的種地農夫變成騎兵,不只是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還導致了他農耕立國基礎的削弱,勞動力上已經再難以承受。

而且就算經過數年培養了強大的騎兵,但是要輸送到草原進行作戰,糧草的運輸和消耗也是相當巨大的開銷。鑑於當時沒有發達的道路,所有運輸都是人條馬扛,按照史書記載,從中原運送糧食大部分都消耗在了路上。

相對來看,匈奴騎兵的作戰成本卻非常低廉,他們從小就擅長騎馬射箭,可以一邊放牧一邊作戰,後勤補給也十分方便。因此秦始皇如果選用繼續深入作戰勢必耗費大量收入和生產力,即使打贏了對遊牧戰爭 卻最終會被高消耗的戰爭成本拖向深淵。

而匈奴騎兵的遊牧民族,在馬背上來去自如,成本低,戰爭消耗低,卻收效巨大。

對比後來的漢武帝雖然對匈奴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卻不得不遠奔長襲,耗費了大量財力,最終導致漢朝衰落 。包括大明的朱棣率大軍五次攻打漠北,雖然把蒙古各部打的四處逃竄,卻最終得不償失。因此,秦始皇最初的設計就顯示出了高超的經濟眼光,不消耗,用一勞永逸的長城構建永久性的防禦體系,將流動不定自己弱勢的情況變成爲固定的戰場,因此這些遊牧騎兵就無法再開始打一下就跑的套路 必須先要在長城一線與秦軍幹一架纔行。

因此這個轉換的防守攻略,讓秦始皇的成本和收益就改變了,戰略位置也不再被動。大秦的農業生產因此也開始走向平穩發展,進攻的遊牧民族卻遠離了放牧的草場。而匈奴騎兵卻因此遠離了放牧草場,加之長城一帶羣山起伏,更增添了一道防護和屏障。農耕民族的步兵只要固守防線,匈奴騎兵就絲毫沒有用武之地,往往是還沒有搶到什麼,就被秦軍一頓暴打。

有了長城的防禦,秦軍就不需要訓練大規模騎兵部隊,加之士兵本身就是農民,所以在防守之餘還可以開展屯田,大力發展生產。因此秦始皇的戰略眼光切實非同一般,他的防守策略從經濟角度來看,儉省了經濟壓力,從長遠來看更是一筆巨大財富。

此後的各朝各代,只要有條件、有需要,也都儘量採取修築長城的方式防禦北方的遊牧民族。比如明朝成化年間,蒙古韃靼部常常進犯陝北、甘肅一帶,皇帝於是召集大臣討論防禦事宜。大臣們算了一筆賬,如果徵集5萬勞工,用兩個月的時間修葺長城,耗銀不過100萬兩;而派出8萬大軍征討韃靼人侵者,每年糧草、運費摺合銀兩,總計耗銀近10萬兩。成本高低目瞭然。而且,軍人可以在長城之內屯田耕種,獲得一定的糧食,這就節省了從內地調糧食到前線的鉅額成本。於是,明朝的皇帝們選擇了修建長城,我們今天看到的雄偉長城就是那個時期完工的,在元朝初年就來到中國的馬可波羅自然是看不到明朝長城的。因此,明朝修長城,也是因爲朱棣多次遠征大漠後才恍然得出的結果,這才認識到,秦始皇確實不知道比他高明多少倍。

歷史是一面放大鏡,它清晰地放到了那些曾經被長河所淘盡的微末細節,這些歷史的真相都隱藏在《史記》之中,司馬遷用他凝練的筆法,尖銳的觀點和負責的態度,將歷史的本源恢復給後人。因此,《史記》所帶給後人的價值遠遠超過了其他的書籍。然而有的讀者認爲,《史記》是大部頭的純粹歷史著作,似乎非專業人士一般人是看不懂的,這個思路其實是錯的,只有缺乏這方面的知識才有必要學習,而專業的人早已經看了不知多少遍,獲得了豐富的人生智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