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

這兩天接連看到一些讓人痛心的新聞,有17歲的女孩扭頭縱身躍入水中自盡,也有因爲孩子撒謊,而將孩子的同學打成重傷。可能每位朋友對這兩件事都有屬於自己的關注點,但我覺得這兩件事其實有一個統一的問題,那就是“在保護孩子這件事上,我們能不能做更多的努力”。

當然,我知道會有朋友奇怪“這明明是兩件不同的事,爲什麼你會說它們背後有統一的東西呢,而你說這個‘保護孩子’,放在第一件事上我是能夠理解的,可這與第二件事有什麼關係呢”。

確實,從第一感覺來說,我們會傾向於認爲第一件事與“保護孩子”有更多的聯繫,第二件事除了“父親不應該這麼不成熟”、“父親的脾氣不好,太過情緒化”等方面,就是“如何讓孩子不撒謊”了。

這看起來哪兒有什麼聯繫呢?

“如何讓孩子不撒謊”,我覺得這就是重點,這也是與第一個故事有聯繫的地方。

“玩笑不帶這麼開的,‘不撒謊’跟‘保護’有什麼關係?”

那這時候我想提一個問題,在什麼情況下你會撒謊,亦或是在什麼情況下你會比較坦誠呢?

我想每位朋友都有屬於自己的答案,而我也相信每位朋友的答案都有可取之處,同時,我想多數朋友會聯想到“當我們感覺身處險境需要保護自己的時候,我們就會撒謊”這個答案。

確實,假如我們現在是深入敵人內部的情報工作人員,鑑於敵我雙方惡劣的關係,一旦暴露真實身份就會面臨生命危險,那這時候我們就會像電影電視裏演的一樣,不僅需要撒謊,而且還需要能夠巧妙的撒謊。

同時也就像裏面的劇情一樣,只有回到自己的組織、回到自己的家鄉、遇到自己的同志,才能袒露心扉說那麼點實話,因爲在這個時候自己是“安全”的。

在這個時候,我們有什麼理由認爲“孩子不是如此”呢?

確實,孩子也是這樣的。畢竟在他還不能理解好壞的時候,“撒謊”僅僅是他爲了避免一些損失或者皮肉之苦,而選擇的一種“自我保護”策略。那麼,既然他選擇這麼做,就代表他覺得“如果我說實話就會面臨危險”。

從這個層面,“如何讓孩子不撒謊”是不是就跟“保護”有了聯繫呢。畢竟,只有在一個能得到保護的環境中,他纔會誠實、只有在安全的環境中,他才能講心裏話。

“你這樣說我確實理解了,但雖然兩個故事都跟‘保護’有關係,可似乎也不能當作一回事呀,畢竟前者是挽救生命,後者是營造安全感。”

在閱讀第一個故事的相關報道的時候,我能夠感受到其家人痛失愛女的心情,但是我並沒有在報道中找到“看起來與她走極端有關的蛛絲馬跡”,家裏也沒有覺察到“可能要發生事情”。

而裏面讓我比較重視的兩句話是“我的成績我是不擔心的”與“我成績是好”。

我不知道是我的錯覺,還是當地的講話習慣就是如此,因爲我覺得這兩句話都不是完整的,它們的後面都應該伴隨着一個“但是”。

但無論我的感覺是否是對的,都不能改變“家人確實沒有了解到女孩的內心究竟存在着一些什麼”這個事實,而這個事實在第二個故事裏也有所表現。

所以你有沒有發現,從父母的角度其實都沒有意識到“孩子的狀態有波動”,或者說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最近很正常,沒有什麼大問題”。

“爲什麼要把‘孩子最近很正常’這一點拿出來單獨說呢?”

我知道,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聽話一些,這樣自己就能少操些心、就可以不用那麼累,所以多數父母會期待孩子能夠保持“相對安穩”的狀態,並且也是這麼做的。

於是在生活中就會經常出現“你去拿着手機看動畫片去,別來煩我”、“我在外面累死累活的都是爲了你,所以你只管好好學習就行,別整什麼幺蛾子”、“嗯,你說的我知道了,不過現在不是你操心這些的時候,你只需要好好學習就行了”……

但換個角度來說,成年人之所以希望少操些心,是因爲確實肩膀上的責任很多、煩心事很多。可這不能成爲我們認爲“孩子還小,就一點煩心事兒都沒有”的理論支撐。

孩子雖然還小,可他和我們一樣是有血有肉、有情緒有感受的普通人,他也會擔心、也會焦慮、也會害怕、也會難過,也會在感覺到不安與危險的時候,選擇刻意隱瞞、欲言又止或者撒謊。

可是當父母的關注點在於“孩子是否聽話”、“孩子是否乖”、“孩子最近是否還算安穩”的時候,孩子真的就“一切安好”嗎?

煩惱是不分年齡的,焦慮也不會因爲他還小就放過他,同時好奇心與“想要更好認識這個世界”的本能,也會讓孩子化身“十萬個爲什麼”,所以我們總能聽到很多父母抱怨“現在孩子真的難帶”。

不調皮、講什麼就聽什麼、讓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讓做的就不做、在父母需要的時候,跟父母說話,父母不需要了就安靜學習,這樣的孩子確實很好帶,可這樣的孩子存在嗎?

所以,在心理學中有關親子關係的描述經常會提到,“孩子之所以聽話,往往不是因爲他真的懂了、真的理解父母,而是因爲種種原因他被迫選擇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選擇順從自己的父母”。

那麼,“沒有問題”本身就是最大的問題。

試想一下,如果無論我們說什麼,都不能得到對方的積極反饋、如果我說實話,就會被對方教訓、如果坦露自己的內心,得到的永遠只是忽略、否定,甚至不理解,那我還會跟對方說話嗎、還會對他們坦露內心嗎、還會以誠相待嗎?

如果我的答案是“不會”,那究竟是什麼樣的底氣讓我們堅定的認爲“被我們這麼對待的孩子,能夠真誠的坦露內心、永遠對我們熱情”呢,僅憑“我們是他的父母”與“我們養活了他們”嗎?

可能一開始礙於對我們的依賴,孩子們確實會以我們爲主,可隨着不可逆的成長與無法阻擋的歲月流逝,他擁有的東西會越來越多,由此也就擁有了更多“我想要決定自己人生”的念頭。而這時候,他可以輕易的決定“我是否跟你說話”、“我是否跟你說實話”,甚至於“我是否走極端”。

那在這個時候,單憑親緣關係與物質支持已經不能很好的保護孩子,並且礙於我們從前的忽略、敷衍、否定、不理解與不尊重,孩子只會和我們保持距離、對我們有所保留,那當他們面對花花世界裏的誘惑、刺激和傷害的時候,他們並不會將這些經歷和我們分享,因爲他們知道,“不說”與“謊言”才能保護他們不被我們傷害,而父母則在“建立在‘孩子最近沒有告訴我什麼’、‘沒有表現出什麼’的‘一切都好’的假象”裏醉生夢死,任由孩子獨自面對生活中的種種。

作爲最親近的人,卻保持着“不能交流”、“不能坦誠相待”、“說實話不會被接納”的關係,是不是挺讓人心酸的呢?而孩子活在這樣的關係裏,又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呢?

所以,當親緣關係與物質支持已經難以提供足夠的幫助時,父母用於保護孩子的武器就只剩下良好的親子關係。

當然,我知道在你意識到自己現在和孩子的關係也多多少少不怎麼通暢的時候,你可能會更想要知道“究竟該怎麼做”。

但畢竟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實際狀況,在這裏確實難以一概而論,所以如果你確實想做點什麼,那可以思考一下“什麼樣的人能帶給你安全感”、“什麼樣的關係能讓你感覺安全”與“作爲你自己,會把什麼樣的人當作靠譜的人,並對他坦露內心”這三個問題。

推己及人,你會獲得屬於自己的答案,也會找到自己欠缺的地方。

感謝朋友你的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