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岳飛後人爲岳飛母親修墓,順手在墓前修了秦檜等5個奸臣的跪像。

秦檜的第32世孫秦良老師很不滿:“跪岳飛也就罷了,怎麼連他母親也要跪?這都近千年了,什麼罪也該贖完了!”

近年來,爲秦檜“翻案”的呼聲很不少,甚至有人搬出宋高宗來爲秦檜“洗地”。那麼,歷史的真相是什麼呢?

在趙構登基之初,爲了保命、延續皇祚,他重用韓世忠、岳飛等主戰派們,很快就穩定了南宋政權。

紹興3年秋,岳飛大破金軍,並從附從金軍的盜賊手裏奪回虔州。

趙構親自書寫“精忠岳飛”四個字,製成旗幟賜給岳飛,並任命他爲鎮南軍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

紹興5年,岳飛收復襄漢地區的六郡,高宗封岳飛母親爲國夫人,岳飛進封爵位爲武昌郡開國侯。

紹興7年,岳飛又被拔擢爲太尉,高宗把岳飛召到寢宮對他說:“中興宋朝的大事,全部委託給你了。”

當岳飛正準備大舉北伐的時候,母親去世,重孝道的岳飛把軍隊指揮權交給了部下張憲,惹惱了都督張浚。張浚遂密告高宗,要監視岳飛的軍隊,防止變成真正的“岳家軍”。

紹興9年,岳飛面見高宗,高宗把養子趙伯琮拉來讓他們增進感情。

岳飛退下後高興地對衆人說:“國家中興的希望,應在此人身上。”

紹興10年,岳飛進軍河南、安徽北部,進逼金軍的基地河北。

進攻前,岳飛祕密上奏說:“請儘快確立太子,傳承給太子復仇雪恥的決心。”此時的高宗仍然大喜,讚賞他的忠心,封他爲少保。

紹興11年,岳飛再次擊敗金軍,金兀朮望風而逃,終於跑到安全的地方,開始琢磨如何對付岳飛。

於是,他給秦檜寫了一封信:“你每天都在請求和議,但岳飛卻正在謀取進攻河北,必須殺掉岳飛,然後才能夠議和。”

隨後,秦檜指使臺諫官奏請高宗讓岳飛回朝,理由是岳家軍孤軍深入。

爲了造成岳飛孤軍深入的假象,秦檜還派人調回了左右翼的張俊部和楊沂中部。然後,著名的“十二道金牌”事件就發生了。

在此前和此後,岳飛從未說過“迎二聖”,也是宋高宗用12道金牌召回他的,理由就是秦檜給出的“擔心岳家軍孤軍深入”。

岳飛回朝,並沒有像傳說的那樣直接被捕,而是被高宗召見。趙構問他北伐之事,岳飛除了拜謝之外,就是請辭。高宗自覺愧對岳飛,拒絕了。

但是,岳飛還是堅定地請辭了一切職務。

至此,岳飛也失去了高宗的信任。或者說,岳飛此前也2次辭去職務,每次都換來高宗的再次重用,他可能在等高宗後悔。

但是,迫切想把岳飛除掉的秦檜卻等不了。

在岳飛辭去樞密副使後2個月,他先是指使張俊誣告張憲,說張憲想迫使朝廷把兵權還給岳飛。而後,又逮捕岳飛父子和張憲對質。

岳飛被用刑,獄卒撕開衣服,只見上面有“盡忠報國”四個大字,字跡深入皮膚之中。衆人看了無不垂淚,主審官何鑄上書秦檜爲岳飛求情。

不過,岳飛被捕和受刑等一切,都是秦檜揹着宋高宗做的。一個被貶去一切職務的人,秦檜有足夠的權力蒙上欺下。

直到2個月後,秦檜指使御史臺誣告岳飛在淮西貪墨軍中糧餉,宋高宗才知道此事。

不過,趙構的心思此時不可捉摸,對此不明確表示贊同或反對。秦檜等人雖然串通了朝內多個大臣,但也不敢輕舉妄動,案子一審就是一年,遲遲沒有結果。

金兀朮聽說岳飛還活着,就再次來信催促秦檜。

爲了拿下“和議”這個頭等大功,秦檜先是把岳飛與部下、其他大臣的書信全部燒燬,而後逼迫岳家軍的孫革等人證明岳飛接到高宗詔令後抗命,最後又篡改了一份岳飛這些年來的行軍記錄,造成鐵證。

做完這一切,秦檜還是擔心宋高宗會突然後悔,於是親筆寫了一個紙條遞入大理寺,然後,就發生了著名的“風波亭冤案”。

在瞞着朝廷上下的情況下,秦檜親自指使人殺害了岳飛。

上述記載出自《宋史.岳飛傳》,書寫宋史的人是元朝的丞相脫脫。清朝狀元秦大士曾說:“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這些歷史記錄已充分說明,陷害岳飛的主謀是秦檜,而非宋高宗。

客觀地說,宋高宗對“岳飛蒙冤而死”犯的罪無可躲避,畢竟他是幕後最大的“老闆”,沒有他的默許,是沒人敢動岳飛的。但是,秦檜犯下的罪早已鐵證如山、不可逃避。

岳飛之母爲了讓兒子記住爲臣的忠義,在岳飛背後刺下“盡忠報國”四個字,把唯一的兒子送上了保家衛國的戰場。

養子不爲防老,而是保家衛國,秦檜等“國賊”難道不該跪拜這位偉大的母親嗎?

朋友們,你覺得秦檜夫婦在岳母面前的跪像該不該拆呢?#岳飛#秦檜#宋高宗收藏

當岳飛正準備大舉北伐的時候,母親去世,重孝道的岳飛把軍隊指揮權交給了部下張憲,惹惱了都督張浚。張浚遂密告高宗,要監視岳飛的軍隊,防止變成真正的“岳家軍”。

紹興9年,岳飛面見高宗,高宗把養子趙伯琮拉來讓他們增進感情。

岳飛退下後高興地對衆人說:“國家中興的希望,應在此人身上。”

紹興10年,岳飛進軍河南、安徽北部,進逼金軍的基地河北。

進攻前,岳飛祕密上奏說:“請儘快確立太子,傳承給太子復仇雪恥的決心。”此時的高宗仍然大喜,讚賞他的忠心,封他爲少保。

紹興11年,岳飛再次擊敗金軍,金兀朮望風而逃,終於跑到安全的地方,開始琢磨如何對付岳飛。

於是,他給秦檜寫了一封信:“你每天都在請求和議,但岳飛卻正在謀取進攻河北,必須殺掉岳飛,然後才能夠議和。”

隨後,秦檜指使臺諫官奏請高宗讓岳飛回朝,理由是岳家軍孤軍深入。

爲了造成岳飛孤軍深入的假象,秦檜還派人調回了左右翼的張俊部和楊沂中部。然後,著名的“十二道金牌”事件就發生了。

在此前和此後,岳飛從未說過“迎二聖”,也是宋高宗用12道金牌召回他的,理由就是秦檜給出的“擔心岳家軍孤軍深入”。

岳飛回朝,並沒有像傳說的那樣直接被捕,而是被高宗召見。趙構問他北伐之事,岳飛除了拜謝之外,就是請辭。高宗自覺愧對岳飛,拒絕了。

但是,岳飛還是堅定地請辭了一切職務。

至此,岳飛也失去了高宗的信任。或者說,岳飛此前也2次辭去職務,每次都換來高宗的再次重用,他可能在等高宗後悔。

但是,迫切想把岳飛除掉的秦檜卻等不了。

在岳飛辭去樞密副使後2個月,他先是指使張俊誣告張憲,說張憲想迫使朝廷把兵權還給岳飛。而後,又逮捕岳飛父子和張憲對質。

岳飛被用刑,獄卒撕開衣服,只見上面有“盡忠報國”四個大字,字跡深入皮膚之中。衆人看了無不垂淚,主審官何鑄上書秦檜爲岳飛求情。

不過,岳飛被捕和受刑等一切,都是秦檜揹着宋高宗做的。一個被貶去一切職務的人,秦檜有足夠的權力蒙上欺下。

直到2個月後,秦檜指使御史臺誣告岳飛在淮西貪墨軍中糧餉,宋高宗才知道此事。

不過,趙構的心思此時不可捉摸,對此不明確表示贊同或反對。秦檜等人雖然串通了朝內多個大臣,但也不敢輕舉妄動,案子一審就是一年,遲遲沒有結果。

金兀朮聽說岳飛還活着,就再次來信催促秦檜。

爲了拿下“和議”這個頭等大功,秦檜先是把岳飛與部下、其他大臣的書信全部燒燬,而後逼迫岳家軍的孫革等人證明岳飛接到高宗詔令後抗命,最後又篡改了一份岳飛這些年來的行軍記錄,造成鐵證。

做完這一切,秦檜還是擔心宋高宗會突然後悔,於是親筆寫了一個紙條遞入大理寺,然後,就發生了著名的“風波亭冤案”。

在瞞着朝廷上下的情況下,秦檜親自指使人殺害了岳飛。

上述記載出自《宋史.岳飛傳》,書寫宋史的人是元朝的丞相脫脫。清朝狀元秦大士曾說:“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這些歷史記錄已充分說明,陷害岳飛的主謀是秦檜,而非宋高宗。

客觀地說,宋高宗對“岳飛蒙冤而死”犯的罪無可躲避,畢竟他是幕後最大的“老闆”,沒有他的默許,是沒人敢動岳飛的。但是,秦檜犯下的罪早已鐵證如山、不可逃避。

岳飛之母爲了讓兒子記住爲臣的忠義,在岳飛背後刺下“盡忠報國”四個字,把唯一的兒子送上了保家衛國的戰場。

養子不爲防老,而是保家衛國,秦檜等“國賊”難道不該跪拜這位偉大的母親嗎?

朋友們,你覺得秦檜夫婦在岳母面前的跪像該不該拆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