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馬未都,相信看過《百家講壇》的朋友對他都不是很陌生,他是中國著名的古董鑑賞家、作家,同時也任命着觀復博物館的館長,飽受國人關注。正所謂“龍生龍,鳳生鳳”,馬未都這般優秀,可想而知,他的父親也並非池中之物。

馬未都的父親名爲馬丹林,一生剛強勇敢,晚年患了癌症依舊樂觀積極,在馬未都跟他告知了病情以後,淡然一笑,直接選擇了放棄治療,一點兒也不害怕死亡,也是灑脫豁達極了。

這個從小書香門第出生,研究四書五經長大的孩子,最後竟然成長爲如此鐵骨錚錚的漢子,主要原因也是來自於馬丹林的當兵經歷。值得注意的是,據馬未都說,自己父親反應慢,打仗老是節奏慢半拍,可是最後參軍的39人裏,竟然只有馬丹林活了下來,這也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今天我們就根據馬未都所說,來聊聊這其中緣由。

馬丹林出生於戰火紛飛的年代,家道中落,家境也不是很好,常常喫不飽飯。可是他的父母、祖父卻都並不是鼠目寸光之人,他們沒有讓馬丹林像別的孩子一樣去勞作補貼家用,而且耗費全家財力,供馬丹林去私塾學習。

馬丹林也不負衆望,潛心鑽研學問,最後成爲了鄰里八鄉最有名的學者之一,本人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順利地找到了一份養家餬口的活計,日子雖然過得不算富裕,但也安穩祥和。

可是好景不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嚴重缺乏身體強壯的高素質士兵,爲了拯救祖國於危難之際,護妻兒老小於安全之所。不少人脫下長袍,扔下筆桿,走上了戰爭前線,成爲了浴血殺敵的國家勇士,馬丹林也是其中之一。

要說若非情況萬分緊急,也輪不上這些讀書人衝鋒陷陣。文人才子本來就身體不行、反應遲鈍,甚至連舉刀殺人的勇氣都需要積攢良久,怎麼會是打仗的料子呢。

馬丹林的情況更是如此,輪到他們小隊上陣的時候,馬丹林總是會遲疑半秒,等到別人都衝上前去了,他還得認真觀察觀察日本軍隊和戰友的反應,然後自己纔拿着武器猶猶豫豫地選擇對手交鋒。

這不禁讓當時許多戰友對他嗤之以鼻,不少人提起馬丹林都會冷笑一聲,說他殺敵唯唯諾諾,還談什麼保家衛國,假如真的害怕死在戰場上,還不如就做個逃兵,也免得他們看到他那副貪生怕死的樣子心煩。

可是馬丹林真的是貪生怕死之輩嗎?答案無疑是否定的,假如馬丹林真的害怕死亡,如戰友所說,他大可以逃了,又何必每次都得膽戰心驚地上前線呢?實際上,據馬未都所說,馬丹林爲人忠傑,作爲一個優秀的讀書人,肚子裏到底是有點謀略的,他的小心翼翼,正好是說明着他作爲一個智兵對國家的濃厚情懷。

在戰場上刀劍無眼,貿然行動、狂妄自大必然是會喫苦頭的,中國古代就有長平之戰的例子。趙括紙上談兵,驕傲自滿,讓三十萬大軍貿然追擊,最後驕兵戰敗,趙國所有士兵全被秦國坑殺。

而抗日戰爭中,日方軍隊武器精良,士兵驍勇善戰。中國士兵的貿然行動,不僅會讓自己走向死亡的道路,還很有可能會因此被俘虜,暴露自己軍隊的所在位置和戰爭的重要信息,讓日本如魚得水,助紂爲虐,從而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因此,馬丹林的“膽小怯懦”,實際上正是在保護自己,保護國家。馬未都曾說,父親在戰爭勝利後回家,曾親口告訴過他上戰場不直接衝的原因——正是爲了觀察對方有何反應,從而做出應對方案,一擊制敵。

除此之外,馬丹林的行爲,也是在爲國家節省資源。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武器緊缺,戰鬥人員更是稀缺至極,中國士兵在戰場上毛毛躁躁的後果,不僅會使國家稀缺的武器被日本繳毀,更會使得國家辛苦培養的作戰人員死於非命,給本國戰爭帶來不利影響。

結語:

因此馬丹林從未拿着武器貿然行動,因爲他知道自己揹負的是國家和民族的重託。自己的性命一定要奉獻給更值得奉獻的事業,他也極其愛惜武器,發放給馬丹林的槍支刀具,總被保養得比別人好。

在39人蔘軍僅他一人生還的背後,是馬丹林對國家深沉又長遠的熱愛。那些爲國捐軀、英勇犧牲的烈士們值得我們尊敬,而馬丹林這樣的“智兵”則更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