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賀雲翱:宜興均釉傳統燒製工藝的考察

宜興均釉傳統燒製工藝的考察

賀雲翱

宜興均釉,即均釉陶器,又稱“宜均”,是宜興均山一帶生產的一種帶釉的高溫陶器。均釉釉層較厚,開片細密,不甚透明,色感渾厚古樸。憑藉得天獨厚的本地紫砂陶土材質,均陶以其特有的高溫“均釉”而馳名於世。均釉品種甚多,形制多樣,釉色“以天青、天藍、雲荳等色居多,間有葡萄紫者”,此外尚有月白、灑藍等色。在“歐窯”的釉色中,以灰藍釉最爲珍貴,這種釉色介於灰墨、灰綠之間,“灰中有藍暈,豔若蝴蝶花”,是著名的“歐窯”的基本釉色。

根據考古資料,早在東漢時,宜興已開始燒造釉陶。現在所說的宜興均釉是從隋唐的釉陶發展而來,宋代(960—1279)就以獨特的製作工藝、端莊的造型和富有特色的釉色著稱於世。明清時期,宜興均釉工藝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至明代,宜興名窯“歐窯”所制宜均陶器形制端莊,釉彩絢麗奪目,“歐窯妍且姱,絢麗同晨苑”,這是人們對“歐窯”釉色的讚譽。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兩個博物院中珍藏的“宜均天藍釉鳩首壺”“宜興天藍釉蓮花洗”等數十件明代文物,都折射出宜興均釉的藝術成就。

宜興窯天藍釉鵝頸瓶,明,故宮博物院院藏(圖片來自網絡)

從文獻記載看,均釉流行於明代中葉。明代嘉靖年間的谷應泰撰寫的《博物要覽》卷二“均窯”條記載:“近年新燒,皆宜興砂土爲骨,釉水微似,制有佳者,但不耐用。”萬曆年間,曾兩次到宜興的文學家王樨登在其《荊溪疏》裏也提到:“蜀山黃黑二土皆可陶,……近復出一種似鈞州者,獲值稍高……”可見宜興地區的帶乳濁釉的陶器——即所謂均釉,在萬曆時就已達到了較高水平,同時,明代人認爲,宜均的釉色和歷史上河南地區的鈞瓷相類,於是把它們扯到了一起,後來有學者認爲宜均是在鈞瓷的影響下產生的,這實在有誤。因爲,其一,宜均是陶不是瓷,“均陶”和“鈞瓷”有本質差異;其二,宜均早在本地唐代窯址中已有實物出現,其創燒的年代早於鈞瓷,起碼兩者是差不多同一時代創燒的,因此,無法證明兩者之間有前後傳承的關係。

明代後期,生產均釉最成功的窯廠是所謂“歐窯”。朱琰在成書於乾隆年間的《陶說》中記述:“明時江南常州府宜興縣歐姓者造瓷器,曰歐窯。”這裏把均陶說成是“瓷器”,亦與事實不符。其實,“歐窯”這個名稱的出現應該更早。清宮造辦處檔案記錄,在雍正四年就有“歐窯方花瓶”之說。晚清時期許之衡所撰的《飲流齋說瓷》說:“歐窯,一名宜均,乃明代宜興人歐子明所制,形式大半仿鈞,故曰宜均也。製品雖出宜興,然與陽羨名陶一系微有區別,與清代紫砂掛釉各器亦微有不同。大抵制造時仍參入瓷質,非純用紫砂者歟。”晚清人認定宜均是仿鈞窯,又說宜均“參入瓷質”,然我們在調查中所見均陶皆屬陶器,未見瓷質,不知許君此說何據?清雍正年間,宜興均釉開始進入皇宮,成爲御用器物。

清乾、嘉時期(1736—1820),丁山窯戶葛明祥、葛源祥兄弟繼承“歐窯”傳統特色,所制產品有“夕陽紫翠忽成藍”的雅韻,後人謂之“葛窯”。“葛窯”燒製的均釉蜚聲中外,在日本被稱爲“海蔘器”,其釉色渾厚獨絕,釉彩豐富深沉。“葛窯”製品除突出釉彩美之外,還採用刻花、鏤雕等裝飾技法,提升了整器的藝術性。

清代宜興均釉琮形瓶(左)、瓜形瓶(中)、觚(右)

宜興均釉燒製技藝自清末以來集中分佈在宜興丁蜀鎮地區,其文化遺產分佈空間明確,主要位於丁蜀鎮白宕一帶。歷史上的這一地理空間內,分佈許多生產均釉的窯場,清代詩人胡天遊稱之爲“千窯萬填列門戶,堆器不盡十馬馱”。1949年後,宜興均陶有限公司最初名爲西莊陶社,1956年公私合營後,成爲手工業合作社,位於宜興丁蜀鎮。當時,主要是鮑氏家族進行均釉的製作。1949年前,會做均陶的鮑學源曾讀至私塾四年級。新中國建立後,丁蜀鎮的均釉燒製工藝只有鮑學源(1913—1982)一人繼承。“大躍進”時期,均釉燒製工藝曾一度失傳。鮑學源,1973年(或1974年)從當時的宜興紅星陶瓷場退休,曾留用幾年,後因身體欠佳,回家休養。鮑學源之子鮑澤榮也曾在均陶廠工作,從事均釉的製作。鮑學源之孫鮑良寅,1960年進西莊陶社,2007年退休,留用至今。

調查可知,均釉傳統工藝由取土、坯泥製作、製坯、施釉、窯爐燒製等工序組成。

靠近石灰山的取泥漿的水塘

一、陶土加工

宜興境內蘊含着豐富的陶土礦藏。根據我們的觀察,均釉與紫砂的坯體原料基本相同,1949年前均使用黃龍山的甲泥。甲泥種類很多,有粗、細、軟、硬之分。均陶用甲泥製坯,堅硬度高,且燒成後形狀不變。

二、製坯及其造型

製坯是器物生產成型的重要環節。爲了不斷提高生產能力,宜興陶藝匠師嘗試了許多不同的製坯方法。成型器具主要有泥凳、搭子、裏手杵、鰟鮍刀、矩車等,用來將泥料製作成各種器形。製坯工藝主要分“手工成型”和“機械成型”兩種。傳統的宜興均釉製作採用手工成型技藝,均爲泥片成型或泥條成型,由藝人將陶土泥料通過獨特的“泥條盤築成型法”和“泥片鑲接成型法”,加工成衆多器型。如果是手工批量生產,也可以採用部分內模加工方法。總之,其傳統的手工成型與紫砂器成型有相似之處。

均釉的胎有紫色和白色兩種。白胎用宜興白泥製成,紫胎用宜興紫泥製成。宜興均釉陶器的造型,基本可以分爲兩大類,一類是日常用器,如壇、甕、壺、罐、缸等,其主要功能是爲滿足人們的日常物質文化生活需求;另一類是陳設器和文房用具等,如瓶、花盆、筆架、水盂、硯等,是爲滿足人們精神文化生活而製造。此外,還有相當部分兼具二者的功能。

三、施釉工藝

施釉工藝是器物入窯燒成前的一道重要環節。根據鮑良寅先生講述,目前均釉工藝的從業者甚少,傳統工藝瀕臨失傳。均釉的釉料配比問題主要是家族傳承,其中,釉料的重要原料是來自窯壁上的“窯汗”,目前存量已極少。釉與造器本身的關係也非常密切,釉的原材料、配料和燒造技術直接關係到最終成品的優劣。均釉與日用陶一般會放在一窯燒造,在燒製過程中,要適當調節窯爐溫度,調整釉的燒成溫度和粘度,使之與胎體達到完美的結合。

宜興均釉傳統的釉料配方簡單,施釉工藝也具有自己的特點。

1. 釉料成分

釉料又稱釉藥。明清時期,宜興均釉釉料的原料組成部分主要是泥漿和窯汗,近代以來加入“銅灰”,即採用銅冶煉之後廢棄的銅渣碾製成灰,在配製時各種成分的比例亦有所不同。釉料製作過程中,雖然原料的配比應遵守一定的原則,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必須及時進行調整,這方面需要有一定的經驗。原料差異與窯溫的變化,導致明清時期與近現代均釉產品的差異。例如,明清時期的均釉顏色偏深沉,而近現代均釉的顏色比較明快。

窯汗

均釉使用依傍石灰山的塘泥,其含鐵量要低於4%,燒成後,發紅或發黑的不合格,發青或發灰的纔算合格。

釉料中加入石灰窯窯汗作溶劑。窯汗,又稱窯渣、窯蠟,摻入窯汗原料可以使釉層帶有乳濁感。窯汗的成分主要爲鈣、鉀、磷等,使用樹木柴草的窯所出的窯汗最佳。由於煤的含鐵量比較高,所以用煤燒石灰窯所形成的窯汗不可用。窯汗的老、嫩取決於燒成溫度的高或低。由於這類產品和宋代鈞窯有某些相似之處,故明清人稱之爲“宜均”,事實上,“宜均”釉料或分和鈞瓷的釉料成分也不盡相同。

2. 釉料的製作

制釉器具主要有秤、石磨、篩子、缸等,用於釉的稱重配比、碾磨及控制細度和存放等。將備用的窯汗、銅灰和泥漿等自然礦物釉料,按照祕傳釉料配方的比例配製,配製時還要做出適應不同溫度火位的釉料。根據窯的燒製方式的不同,按比例將窯汗和泥漿放入容器內,將其攪勻,即爲配置好的釉料,備以施釉時使用。

20世紀80年代後,由於製陶技術的進步,釉料的製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是採用了一些化工原料,從而使釉面質感降低了歷史風韻。當然,現在均陶匠師也在不斷探索如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把“繼承傳統工藝”與“工藝創新”更好地結合起來。

3. 施釉

均釉用含鐵、銅、錳、鈷的物質作爲呈色劑,生坯施釉,燒成溫度在1200℃左右。均釉爲溼坯上釉,坯體含水率在10%左右。

澆釉,又稱潑釉、淋釉。澆釉法始於宋代,手工操作,主要用於缸、甕等較大的產品。均釉的施釉過程比較簡單,把備用釉漿攪勻後,用噴壺裝釉漿,將釉漿噴淋於器物表面,多餘的釉漿又流入釉缸,直到整件器物澆滿釉爲止。施釉完畢後進行乾燥,坯體與釉需保持同步乾燥,待烘乾至含水率低於2%後,即可入窯燒製。

民國元年,宜均窯戶首創加重施釉法,即在坯體上施釉後,再加塗一層均釉(別稱體面釉),使釉層凝重,呈現美麗的雲斑紋或垂流狀,釉的玻璃質感顯得更加強烈,色彩鮮美妍麗。新中國成立後,宜均陶器行業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20世紀70年代初,王孟聽創造了“點彩流釉”新工藝,即在陶胎上施以均藍釉,再點塗其他色釉,燒成時產生有“窯變”效果的均彩釉。

四、窯爐

宜興市丁蜀鎮均釉器創燒歷史悠久,境內有小窯墩遺址、澗衆唐龍窯遺址、前進龍窯、前墅龍窯址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古代,宜興窯燒均釉窯爐以龍窯爲基本結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又有一定的改進和發展。龍窯,地方俗稱蛇目窯,由窯頭、窯室和窯尾三部分組成,是宜興地區古代燒製均釉的主要窯爐爐型。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前進窯窯址

我們調查了位於宜興市丁蜀鎮解放西路茅庵山南坡的前進窯遺址。前進龍窯依山勢斜坡而建,從下往上看,形狀似一條從天而降的飛龍。前進窯始建於清代晚期,民國年間進行了擴建,20世紀60年代後期隧道窯興起後停燒,是宜興現存最大的龍窯遺蹟。2006年5月由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前進窯爲龍窯結構,頭南尾北,依山而建。窯身內壁用長條形磚發券,外壁敷以黃石塊與白土。窯身兩側設投柴孔(俗稱鱗眼洞)90對,東側建有窯門三個。其坡度是:窯頭部分爲21°—25°,中間爲18°,窯尾爲5°—8°。現窯頭部分已有殘毀。窯址殘長84米,窯基寬8.7米。窯身內壁中部底寬3米,高2.45米。曾經燒製的產品主要爲大缸、盆、酒罈、陶臺等。

現代燒製的均陶(藝術陶)

學界對“宜均仿宋鈞”一說有不同觀點,如前所述,從製作工藝上看,兩者有較大的區別。再如宋鈞用還原氣氛,而均釉使用氧化氣氛等。宋鈞的胎體爲瓷胎,分兩次燒成,而均釉的胎體皆爲紫砂胎,坯體和釉一次燒製成型。此外,二者的燒成溫度也有很大不同。總之,兩者的關係還值得進一步研究。

歷史進入21世紀,文化地位越來越重要。目前,世界各國都分外重視文化遺產保護,我國政府和社會各界開始關注宜興均釉傳統燒造技藝這一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筆者經過實地調研發現,均釉傳統燒造工藝正面臨着消逝的危機。現代的機械成型設備取代了手工成型技術,煤氣窯、隧道窯、電爐代替了傳統的龍窯。在此背景下,認真整理總結宜興均釉傳統燒製技藝,是歷史賦予的使命,有助於保護和傳承、發展該工藝,在現代化背景下,確保宜興均釉傳統工藝再創歷史輝煌。

附錄:

1.“宜興均陶工藝有限公司”的歷史沿革:

1955年,丁山第一陶業生產合作社;

20世紀60年代,西莊陶社;

20世紀60年代中期,宜興紅星陶瓷場;

20世紀80年代,爲宜興均陶工藝廠;

2000年後,宜興均陶工藝有限公司。

2. 宜興均釉工藝在歷史上的家族傳承關係:

(1)葛明祥、葛源祥、葛禎祥;

(2)鮑澤榮、鮑學源、鮑良寅;

(3)葛敖松、葛嶽純。

註釋:

【清】陳瀏撰:《匋雅》,民國靜園叢書本。

【清】佚名撰:《南窯筆記》,民國美術叢書本。

【清】朱琰:《陶說》,知不足齋叢書本。

【民國】許之衡:《飲流齋說瓷》,民國美術叢書本。

甲泥,是指夾於地層之中,受自然壓力後成爲堅硬的泥塊,好像鐵甲一樣,故名。也有人認爲應該稱“夾泥”,指夾於岩層之間的紫砂泥料。

宜興蘭山、大潮山、白泥場一代多產白泥,顏色有灰紅、桃紅、象牙色數種,有很強的耐火力。

宜興黃龍山多產青泥,即紫泥,是細膩而耐火的泥料。

(2010年10月,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受宜興市文化局委託,對宜興均釉傳統燒製工藝進行調研,併爲之編制申報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文本。本次調研由賀雲翱教授爲組長,主要參加人員有博士生董靜、碩士生彭友琴、研究所工作人員萬圓圓等。宜興市文化局的潘季剛同志爲田野調查提供了幫助。本文原發表於作者個人文集《談瓦說陶》,南京出版社2014年出版,由賀雲翱、董靜、彭友琴等合作完成,其中董靜博士貢獻尤多,特此說明,並向有關合作同志表示感謝)

信息轉自:賀室絮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