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对自己喜欢的人或物进行主观的美化,多数人似乎都忘了“人无完人”的道理,所以任何人都是有两面性的,金庸在塑造自己笔下的角色时也几乎都是不加掩饰的展现角色的多面性。

比如他笔下的恶人偶尔也会露出一丝人性的光辉,那岳老三为了保护师父段誉而死,可曾记得他可是“凶神恶煞”?那谢逊也会在造孽无数之后面对自己的大仇人成昆选择放下一切,而金庸笔下的大侠萧峰在杀红眼后也会陷入狂怒状态,所以金庸没有刻意将某个角色脸谱化,这是他作品成功的一大原因。

(郭靖剧照)

而同样作为大侠,郭靖一生也犯下过错误,他错信了三个人,让不少无辜之人枉死。

一、

杨康

杨康是个怎样的人,读者站在上帝视角来看,他是个贪恋荣华富贵宁愿认贼作父的人,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是个十足的衣冠禽兽,但在郭靖眼中看来似乎却不是这样。

当年郭杨两家结义,郭啸天和杨铁心固然都是英雄人物,但两家的后辈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郭靖是逐渐成为大侠,杨康却在歧途上越走越远,似乎也只有郭靖认可杨康这个结义兄弟,真不知道若郭靖身边没有黄蓉,他会被自己这个兄弟玩弄得多惨。

(杨康剧照)

郭靖早就应该杀了自己这个禽兽不如的兄弟,也就不会纵容杨康害死那么多人了。

二、

成吉思汗

郭靖自幼生活在蒙古,又得到了成吉思汗的器重,甚至成为了蒙古的“金刀驸马”,所以他理所应当要对成吉思汗心怀感恩,但感恩归感恩,是否要“助纣为虐”就是另一码事了。

书中郭靖是帮成吉思汗攻打了花剌子模,造成的结果就是花剌子模数万百姓枉死,蒙古大军一贯的作风只要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他们所到之处就没有太平的人。

在这场战斗中,郭靖和黄蓉可以说是发挥了关键作用的,尤其是黄蓉还动用了类似降落伞的黑科技,他们二人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成吉思汗剧照)

那么成吉思汗是如何哄骗郭靖的呢?原著道:“郭靖奔到帐里,成吉思汗刚屈到第三个手指,待他屈到第八根手指,所有王子大将全已到齐,只听他大声叫道:‘那狗王摩诃末有这般快捷的王子么?有这么英勇的将军么?’诸王众将齐声叫道:‘狗王没有。’成吉思汗捶胸叫道:“你们瞧,这是我派到花剌子模去的使者的卫兵,那狗王摩诃末把我忠心的仆人怎么了?”诸将顺着大汗的手指瞧去,只见几名蒙古人个个面目青肿,胡子给烧得精光。胡子是蒙古武士的尊严,只要给人一碰都是莫大侮辱,何况烧光?诸将见到,都大声怒叫。”

他只见花剌子模人残暴,却不知成吉思汗也同样残暴,帮成吉思汗征花剌子模必然是郭靖一生中最后悔做的一件事。

三、铸剑师

郭靖最后错信的一个人在书中甚至连姓名都没有提及,但那人做的事却是让武林大乱,那人就是铸剑师。

(杨过剧照)

哪位铸剑师?自然是铸造倚天剑和屠龙刀的那位啦。在《倚天屠龙记》中提到了这个角色的存在:“日后中原血战,那兵法和武功两项,将有极大用处。因此她聘得高手匠人,将神雕大侠杨过留赠给郭师祖的一柄玄铁重剑熔了,再加以西方精金,铸成了一柄屠龙刀;又以当时最为锋锐的两柄宝剑,杨过大侠的君子剑与杨夫人小龙女的淑女剑,熔合而铸成一柄倚天剑。”

这位铸剑师何错之有?甚至连登场的机会都没有,怎能说郭靖错信了他?其实细品原著就能知道了。

当年郭靖夫妇铸造刀剑是为了将《九阴真经》和《武穆遗书》传下,他们必然不想大张旗鼓的将这事散播开来,所以刀剑之谜只告诉了自己的后辈郭破虏和郭襄,而后来刀剑的秘密却传到了武林中,郭家后人完全没有理由散播这传言给自己添麻烦,那么知晓刀剑之谜的也就只有一个人,那位铸剑师,必然是他走漏了风声,这才让武林群雄为此互相厮杀起来,造成了不少不必要的牺牲,因此说郭靖错信了这位铸剑师。

其实错信这几个人完全是符合郭靖的人设的,他就是一个木讷不善交际的人,识人自然也不会特别准,金庸如此塑造他,比直接将他写成一个一尘不染的“

完人

”要得多,这个角色反而更加真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