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歷史圈的人偶然闖進了歷史圈來,看到一羣人在圍繞着過去幾百年的事而不顧及自己爸媽,他們是難以理解的。其實,學習歷史的目的是爲了獲得理性的獨立思維和開闊的視野,也是爲了更好地服務於現代的生活,但很多人只是爲了逞口舌之勇。

唐朝和明朝吸納了很多粉絲,但他們不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所有帝制時代都是一個樣的,都是“貴族”們的天堂,普通人的地獄,尤其是唐朝和明朝兩代。我們就拿唐朝來說吧,看看普通人在唐朝會遭遇什麼。

·普通地主家的孩子想在唐朝出人頭地有多難

在整個2000年的帝制時代裏,最受人尊敬,也最能撈錢的職業是什麼?不是經商,而是出仕。

我們都知道早在隋朝就已經開啓了科舉考試,卻不知道那時能讀得起書的人本身就是“富豪”了。

在古代,普通家庭不但要承擔繁重的稅賦,還有一年1-2個月的勞役和成年之後的兵役。

而供孩子讀書,不但花費巨大,還要犧牲一個勞動力,並對其十幾年如一日的高消費投入,僅僅這個門檻,如果家裏不是擁有幾百畝地的地主,就根本讀不起書。

即便地主家的孩子有錢讀得起書了,想金榜題名也比登天還難,因爲在唐朝通過科舉登上大堂的人不到10%。

有人會疑問了,那麼剩餘90%的空缺哪裏去了?

一、 皇親國戚佔了25%,這些人生下來就有5品以上的世襲爵位;

二、 50%的名額是給朝中官宦子弟的,他們也不需要考試;

三、 15%是留給從地方上推舉上來的“孝廉”的,他們玩的是“品行”;

那麼,剩餘的這10%想通過金榜題名改變自己和家族命運的人怎麼過關呢?想進京考試首先要擁有如下幾個條件:

一、 要有本州縣的5名官員爲之擔保,並書寫推薦信;

二、 要有提前一年住進京城的花費,並有自己的作品;

三、 到京後要進入各種奢侈的酒樓妓院,結交好友、打通關係,並拿着介紹信去拜訪考官;

四、 要有足夠的資本去經營你在京城的圈子,並想方設法得到考官的認可;

談到這裏很多懵了,考生提前去拜訪考官,這不等於正大光明的作弊嗎?其實,在唐朝,這纔是正規的程序,而不是後來的匿名考試

唐朝的科舉美其名曰講究的是人品和道德,而不是“誇誇其談的無用文章”。考生的出身、家族、推薦人地位直接佔了這個考生90%的前途,而真正的“才華”是可以找溫庭筠這樣的職業槍手來“代寫”的。

在唐朝,所謂的“寒門子弟”可不是指的窮人,而是那些出身低微的地主家的孩子。

像趙君李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張氏這纔是真正的貴族和豪門。

這四大家族連皇室李家都看不起,說他們是擁有蠻夷血統的暴發戶,普通的地主家的孩子自然就成了他們眼中的“寒門”了。

當所有好的位置都被人家挑剩下之後,地主家的孩子纔有資格通過科舉這條不黑不白的途徑展開慘烈的競爭。

如果某個地主家的孩子家裏關係夠硬、肯花足夠多的錢、還勉強會來事的話,他可能會通過科舉進入朝廷,但他能得到的官職也僅僅只最低下的從九品,而人傢什麼都不用幹上來就是四品、五品。

從科舉出身進入朝廷的孩子,即便足夠努力,足夠有本事,他們到死也最多混一個五品職務。

而且,你也不想想,如果不是親戚朋友,誰能在官府裏找出5個大老爺給他做擔保人呢?

在京城供一個學子喫喝應酬一年,有幾個地主家能承受得起?

也就是說,想在唐朝通過科舉之路進入朝廷的人家裏必須得有個親戚是做官的,這是硬性條件,其次纔是地位和金錢的比拼。

爲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們舉一個例子來看看唐朝的科舉有多荒唐。

因爲黨爭,在公元821年的一次科舉考試中朝廷決定推倒重考。而第二次中舉的人裏面僅僅只有一名學子也在第一次考試中登榜了。

即便如此,能實施科舉考試就已經算是很大的進步了。在沒有科舉之前,即便是地主家的孩子也是很難有出頭之日的。地主家尚且如此,那麼唐朝的平民呢?

·生活在唐朝的平民之痛

唐朝之所以會被後來寫歷史的儒生們誇了又誇是爲什麼?是因爲李世民前期的所作所爲很符合儒家的口味。

但到了李世民後期,他不但飛揚跋扈,還在軍事和外交上犯下了一系列不可饒恕的錯誤。也正是因爲李世民不聽勸阻的肆意擴張,纔給李世民之後的唐朝留下了連綿不盡的邊界戰爭。

雖然經過了反覆包裝和修飾,李世民家族依然掩蓋不了他們鮮卑人的血統成分。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來看,李氏王朝將所有民族都一視同仁的態度卻是2000年中最值得推崇的地方。

都是人,真的有種族上的區別嗎?只有傻子和別有用心的人才會相信。

唐朝看似強大,但即便到了李世民死去的那一刻,其實際控制的人口還不到隋朝末年的三分之一。

除了清朝,唐朝的疆域算是所有王朝裏第二大的了,但唐朝的疆域很不穩定,一直處於戰爭和內亂狀態。從大唐立國到大唐滅亡,戰爭幾乎從來都沒斷過。戰爭打的不是人,而是錢。

戰爭經費從哪裏出?唐朝的皇室、官紳家族和寺院雖然佔據着全國最好、最多、最優質的資源,但他們是不納稅的。那麼,唐朝連年的戰爭花費是誰來的呢?當然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窮苦底層了。

在唐宋元明清的所有帝制時代中,越是有錢和有權的人越容易聚集土地,越是辛苦的窮人生活越難過。

當土地兼併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底層實在被逼上絕路的時候,也就是改朝換代的時刻,這個規律從來就沒改變過。

大唐盛世,盛的誰?是皇親國戚、是豪強貴族、是土豪劣紳,而不是普通大衆。在唐朝,不但有奴隸市場,就連婦女和小孩也是合法的商品。

對於一個朝代來說,好壞是由史學家來寫的,着眼的是所謂的“大局”,他們不會站在底層的立場上去寫歷史。而對於底層大衆來說,在這個朝代裏過得如何,看的是在這個朝代中發生過多少次戰爭和農民起義。

在帝制時代,底層大衆喫飯都是問題,更不要說在洪水、乾旱、兵匪、蝗蟲等災難來臨時期了。而唐朝,僅僅是衆多帝制朝代中的之一而已。

可以這樣說,整個帝制時代,對於普通大衆來說,沒有最壞,只有更壞,這是帝制本身所決定的,也是帝制註定被淘汰的主要原因。

秦朝夠牛吧,但生活在秦朝的底層過得是豬狗不如的生活。吹噓唐朝和明朝的人不少吧,但讓這些孩子穿越到唐朝和明朝中的普通家庭中去,他們可能連一個月也活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