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雲南大學生大四學生馬加爵,在學校宿舍與舍友邵瑞傑等人玩牌。這本該是大學生活中的解壓日常,但卻變成了一場悲劇。

在玩牌的過程中,馬加爵出牌作弊被邵瑞傑發現,一時間成了衆矢之的,邵瑞傑還批評他人品太差。

“連玩牌都玩假,你爲人太差了,難怪龔博過生日都不請你”

馬加爵因此而在舍友面前丟了面子,於是對邵瑞傑懷恨在心,想要尋機報復。他買了一把錘子,準備在宿舍裏殺害邵瑞傑。然而,當時寄住在馬加爵宿舍的另一名同學唐學李,卻一直躺在宿舍,不曾出門。雖然唐學李與馬加爵並無過節,但因爲他妨礙到了馬加爵殺害邵瑞傑的計劃。於是馬加爵首先對唐學李下手,用錘子將其殺害,並把屍體藏在了衣櫃裏。

第二天晚上,馬加爵終於等到和邵瑞傑獨處的機會,於是便趁着邵瑞傑打水洗腳的時候,掏出那把錘子,將其殺害。而後,馬加爵開始處理現場留下的血跡,結果被從隔壁寢室過來串門的楊開紅髮現。馬加爵因爲害怕事情泄露,於是又將楊開紅殺害。當然,事情還沒有結束,馬加爵在連殺三人之後,又跑到隔壁寢室殺害了同學龔博,因爲請過生日沒有馬加爵,也被懷恨在心。

這便是2004年,雲大宿舍連殺四人,轟動全國的“馬加爵事件”。在殺人之後,馬加爵並沒有選擇自首,而是潛逃外地。不過,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在公安機關的不懈追捕下,馬加爵於一個月後在海南落網。最後,馬加爵因爲犯故意殺人罪,而且情節特別惡劣,被法院判處死刑。

馬加爵案的經過其實並不複雜,就是一次口角之後的過激報復,屬於衝動性殺人。雖然影響惡劣,但兇手馬加爵最終被繩之以法,也算是一個完整的結局。

真正讓我難以接受的是,馬加爵這樣一個病態且手段殘忍的殺人惡魔,硬是被描繪成了校園霸凌的受害者。當初在馬加爵事件被報道之後,我看到最多的,不是對於馬加爵連殺四人的憤怒和譴責,而是滿滿的同情。因爲這是一個貧窮的弱者,對於校園歧視和霸凌的反抗。

在當時的大多數人眼中,馬加爵是一個貧民家庭逆襲的天之驕子。他出生在廣西南寧的一個普通農民家裏,家庭貧困。但是馬加爵卻非常刻苦,學習成就優異。他獲得過全國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二等獎,還曾被預評爲“省三好學生”,最後還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雲南大學。

然而馬加爵在大學過得並不好,因爲家庭貧窮,他在大學飽受歧視,同學不僅不帶他玩兒,還嘲笑欺負他。所以我們看到玩牌的時候邵瑞傑會說他人品差,龔博過生日也不請他。

這樣的一個出身,使得人們先入爲主的認爲,馬加爵是個好學生,是弱勢羣體,雖然他殺了人,但錯的一定不是他。帶着這樣一個主觀的認知,大家再去看馬加爵的殺人事件,這完全就是一個老實人被欺負久了,最終不堪忍受,將所有的委屈釋放出來,最終造成了這樣一場悲劇。

如此一來,作爲兇手的馬加爵,反倒成爲了受害者。而被殺害的邵瑞傑四人,則似乎是咎由自取。尤其是批評馬加爵的邵瑞傑,更是被認爲瞧不起窮人。

然而,這其實都是來自於媒體的故意引導,根本就沒有什麼老實人的爆發,馬加爵也不是什麼弱勢羣體,沒有人欺凌他。他之所以殺人,完全就是因爲性格極端,人品差,玩不起。

有記者實地探訪過馬加爵的老家,並且採訪了許多馬加爵身邊的親人、同學和朋友。得出的結論是,馬加爵的學習成績確實很不錯,但他的家境並不差。而馬加爵這個人脾氣比較火爆,時常會仗着自己身體強壯去欺凌同學。像他這種家境不錯,學習成績又好的人,時長是有恃無恐的,畢竟老師總是會偏愛好學生嘛。

但是到了大學之後,馬加爵喜歡欺負人的性格就有些不好使了。畢竟在大學裏面,不是什麼都可以用武力解決的,有衝突可以報警。而馬加爵所謂成績優勢,在這裏也沒有了,不會有老師幫着你。所以,馬加爵的乖張性格,導致他在大學期間沒交到什麼朋友。許多人都認爲他人品差,紛紛對其敬而遠之,這也是邵瑞傑說他人品差,以及龔博過生日不請他主要原因。不是人家要欺負他,而是他的性格導致自己沒有朋友。

馬加爵殺害的四人,其實已經算是少數與馬加爵關係還不錯的朋友。尤其是第一個被殺害的唐學李,平日裏都是喊馬加爵“馬哥”。而邵瑞傑則是一同來自廣西農村的老鄉,二人同窗了四年,關係一直都不錯,所以他們纔會在一起玩牌。而邵瑞傑批評馬加爵的那些話,雖然有些傷人,但在更多的就是屬於好友之間的玩笑,誰也沒想到馬加爵會如此的玻璃心。

當然,邵瑞傑,自身是存在一定問題的,畢竟拿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但即便如此,因爲這樣一句話就去選擇殺人,那也不是正常人該有的舉動。

最爲關鍵的是,這四人都是來自農村的貧困學生,家境方面還不如馬加爵,比如楊開紅是苗家子弟,家境十分貧寒,上高中時的不少衣服都是班上同學資助的。而邵瑞傑家境更困難,連學費都是貸款。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瞧不起農村貧困學生的原因。

事實上,中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曾深入研究過馬加爵的犯罪心理,甚至專門到監獄探訪過馬加爵。得出的結論就是馬加爵這個人,沒有罪惡感,且極度的以自我爲中心,純粹是爲了發泄和報復而殺人,並沒有那麼多的同情因素在裏面。

不論任何原因,殘忍奪取他人生命的行爲絕不應被原諒,這是對受害者的不公。所以,通過情緒引導,將馬加爵從殺人兇手變成受害者,如此的顛倒黑白,實在令人作嘔。而即使馬加爵事件過去這麼久了,我依然能夠看到爲馬加爵辯解的言論,着實有些驚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