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時間管理的一個誤區

一般人做每日安排經常是從起牀時間開始規劃的。

有人早一點,從5點鐘就開始安排事項;有人晚一點,從10點鐘纔開始安排事項。

我的日計劃則不同,我習慣從前一晚上牀的時間開始做安排。

爲什麼要這麼做呢?

因爲第二天能做多少事、能做好多少事,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前一晚上牀的時間的。

假如前一天睡晚了第二天七點鐘沒起得來,那從七點開始安排的計劃從一開始也就泡湯了。

即使第二天早上掙扎着起牀了,但依然會暈暈沉沉做不了需要深度思考的事,一天下來很大概率會是難的事一個都沒做,盡在不重要的事上打轉了。

因此,你第二天工作的起點,實際上是你頭一天上牀的時間。

如果前一晚做不到按時上牀的話,至少會給你的工作帶來兩個嚴重的弊端。

02

弊端1:睡眠不足降低工作質量

前一晚不按時上牀,很有可能就會導致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會給工作質量帶來兩個挑戰:

1、拖延有挑戰的工作

2、降低工作效率

▼1、拖延有挑戰的工作

睡眠不足會導致人的深度思考能力以及自控力下降,這種情況下你就會迴避或拖延有挑戰的工作,因爲這些工作需要你有足夠的精力和意志力。

像我如果前一天晚上睡得遲的話,第二天對寫文章的任務就會拖延,而是逃避去做各種蒐集資料、跟人聊天交流的事。

但如果我前一天晚上睡眠充足的話,第二天就會很願意去碼字,而且效率往往很高,一口氣就能將文章初稿寫完。

▼2、降低工作效率

除了影響深度思考能力和自控力,睡眠不足還會導致:

◆決策出錯

◆語言表達能力下降

◆記憶力消退

◆情緒負面,容易消沉或暴怒

神經生理學中的葡萄糖代謝追蹤實驗證明:

24小時內缺乏睡眠,將導致大腦皮質葡萄糖平均代謝率下降7%,意味着大腦的活躍度平均下降7%。

其中代謝率下降最嚴重的部位是前額葉皮層(大腦負責高級認知功能的部分)、顳頂葉(大腦負責對視覺和聽覺信息的語義加工過程的部分)、丘腦(大腦負責喚醒的部分)。

這就是爲什麼我們在睡眠不足時會容易做出糟糕的決定,講話時語言表達能力也會變差的原因。

決策出錯,就會帶來工作上的返工;語言表達能力下降,就會導致事倍功半,做了80分的事只能展現出50分的成果。

再加上記憶力消退和情緒負面,你的工作效率會極大地受影響。

03

弊端2:

時間不規律錯失複利效應

今年年初在線教育因爲疫情原因火了之後,我有個朋友被挖到一家K12教育公司做運營,待遇、發展都不錯,薪酬翻倍,也開始帶團隊了。

但這周他卻跟我抱怨說,想換份工作,哪怕工資低點也沒關係。

爲何薪酬高、發展好的這麼一份工作,一年不到他就想放棄呢?

原來他每晚都要加班到晚上12點以後,而且下班時間還不固定,有時晚上2、3點還要處理一些突發事項,大半年下來身體都有些垮了。

他說,總不能搭上未來幾十年的身體只爲賺這一年的錢吧。

我朋友的這個案例,很好地說明了晚上無法按時上牀的另一個弊端:無法享受規律作息帶來的複利。

長期的規律作息會給我們帶來兩個複利:

1、身體的複利

2、能力的複利

▼1、身體的複利

規律作息會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保持長期的身體健康。

奉行長期主義的職場高手有一句名言:

一時加班不是核心競爭力,能夠長期可持續地加班纔是核心競爭力。

而長期可持續地加班必定離不開一個好身體,在長期加班中還能維持一個好身體,也只有做到規律作息纔行。

▼2、能力的複利

工作和學習都有兩種主要的方式:一種是朝鮮式的運動突擊,像各種年終衝刺、考前突擊就是典型;一種是細水長流式的日積月累。

突擊的方式往往能在短期內取得成效,但弊端是做完後就會懈怠歸零。

而且這種一日曝十日寒的做法也不利於一些需要每天積累一點才能學會的技能的掌握,比如知識體系的積累,表達水平的提升等。

規律性的作息,則有助於你掌握這些依賴於規律性的日積月累的技能,帶來能力上的複利。

04

如何按時上牀呢?

既然前一晚按時上牀這麼有意義,那爲什麼我們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呢?

影響按時上牀的最大障礙就是報復性熬夜:覺得上班、學習佔用的時間太多,所以熬夜就成了給自己的"獎勵"。

就像我一個重度遊戲迷的朋友說:

"其他時間要工作學習,如果睡前不能玩遊戲的話,我真不知道還有什麼時間能玩?"

那麼對996,甚至007的職場人來說,我們該如何對抗報復性熬夜呢?

給你兩個行之有效的建議:

▼1、增加對上班摸魚時間的掌控感

對於報復性熬夜這一現象,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諮詢師李初曦是這樣解釋的:

職場人的報復性熬夜實則是一種過度補償的行爲,因爲白天對控制時間的需求未被滿足,於是便通過熬夜來增加對時間的掌控感,或者實現自己之前沒有被滿足的需要。

因此,爲了對抗報復性熬夜,我們可以嘗試增加自己白天對上班摸魚時間的掌控感。

2015年1月,美國媒體《InTheseTimes》刊載過一篇名爲《SlackingWorkersoftheWorldUnite》(全世界摸魚者聯盟)的文章。

這篇文章中提到了這樣一個事實:在全世界範圍內,員工平均每天的摸魚時間有1到3個小時,60%網上購物發生在工作時間。

美國調研公司GETVOIP在2015年也發佈過一組數據報告。

這份報告調查了美國2063名年齡在25至64歲之間的成年人,並詢問他們工作時在非工作活動上花費了多少小時。

最終數據報告顯示,除了19.6%的被調查者表示沒有浪費過時間外,剩下的80.4%的被調查者都多多少少存在着時間浪費行爲。

17.9%的人浪費30分鐘,19.3%的人浪費1小時,8.6%的人浪費1個半小時,11.6%的人浪費2小時,4.6%的人浪費2個半小時,18.5%的人浪費3個小時或更多。

既然我們在每天的工作中有這麼多摸魚時間,同時我們又會因爲回家太晚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受控,那麼極可能的一種解釋是:

我們沒有把工作中這部分被浪費的時間當作是放鬆休息的時間,起碼心態上並沒有覺得這是在休息。

所以對於996的同學來說,完全可以主動掌控好這些在所難免的摸魚時間(人的生理構造決定了人的注意力無法長時間地集中,超過一定時間出現注意力渙散的摸魚時間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每工作50分鐘發發呆、戴上耳機聽聽幾首音樂、出去外面走一圈,或者和稍微空閒的同事交流溝通下。

核心是不能覺得偷偷摸摸的或者是被動的休息,而是要有自我主動選擇的掌控感。

有些人可能會擔心工作期間小憩領導看到後有不好影響,有心理負擔。

但換個角度想,對於我們經常加班的腦力工作者來說,如果真的因爲比較累走神了5分鐘,或者說休息10分鐘就被領導批評,那我們可能就要好好考慮下這家公司是否值得自己長期服務了。

▼2、增加對晚上娛樂時間的掌控感

除了提高對白天摸魚時間的掌控感外,我們還可以提高對晚上娛樂時間的掌控感。

比如,你將報復性熬夜換來的時間都花在什麼地方呢?

我估計,大部分同學花在看電影、刷視頻、打遊戲這一類被動性娛樂上的時間可能居多。

這些不太用腦的被動性娛樂,我們一般是交出自己的時間、任由娛樂情節帶着我們走,這樣往往會意識不到時間的流逝,導致娛樂時間遠遠超出預期。

比如,想刷一會兒抖音就睡覺的,結果抬頭一看天已經矇矇亮了。

如何應對這種被動性娛樂帶來的時間浪費呢?

你可以嘗試將被動性娛樂變成主動性娛樂,以輸出爲前提去做這件事。

比如控制不住想看電影時,就預想着自己要從哪個角度寫篇影評;控制不住玩遊戲時,就可以預想着怎麼寫篇遊戲攻略。

這樣做就會讓你更容易注意到時間的流逝,避免被娛樂情節帶着跑,花出比預期太多的時間。

當然,更好的做法是儘量避免在睡前開啓打遊戲、追綜藝這類容易進入興奮狀態的視覺系娛樂。

睡前最好是做些重複性的、相對枯燥的事情,比如可以看一些書籍、聽一些輕音樂等等,幫助自己更好地進入睡眠狀態。

05

小結

第二天工作的起點並不是你起牀的時間,而是頭一天上牀休息的時間。

爲了保證工作效率,相比於把精力放在如何做好時間管理上,我更建議你優先養成規律作息的習慣,因爲規律作息是一切時間管理的基礎和前提:

1、規律作息後,我們當天的工作效率纔有保障。

2、長期規律作息帶來的複利效應,會讓你擁有超出絕大多數人的競爭力。

對於長期996喜歡報復性熬夜的職場人士來說,你可以嘗試來提高對兩類時間的掌控感:

1、增加對上班摸魚時間的掌控感

2、增加對晚上娛樂時間的掌控感

按時睡覺,這可能比任何的時間管理課程對你都更有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