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東華池城

位於子午嶺腹地的今華池縣林鎮鄉東華池村(社區)駐地,豹子川、大鳳川、葫蘆河三水呈十字狀交匯,四峯對峙,位置險要,風景優美。羣山疊翠之間,掩藏着重大的戰略要塞。四座古城依山虎踞,成犄角之勢相對矗立。

東華池古城位於林鎮鄉東華池村,山上城內外林木叢生,植被密佈。古城依西山而建,傍水而立,環境優雅。山巔城垣近矩形,山頂城牆與山腳城牆落差80米,山頂築一方形小城,長152米、寬83米,山腰城牆呈梯形向兩邊放大,在二級階地城牆水平延伸,南距今合水縣、華池縣界碑3米,北山下至鳳川口,山腰城郭呈梯形,川臺城垣爲長方形。古城周長2885米,總面積38.8萬平方米。這座古城遺址是典型的隋唐古城。

《武經總要》記載:“華池鎮,後魏蔚州故城。控盧河川路入鄜州直羅縣界。隋爲縣,有子午山。本朝置巡檢兵官,總華池、平戎、鳳川、柔遠、淮安,自子午山、狗道嶺(今名:古道嶺)至義徵(志丹縣義正鄉)、達磨、洛河川、保安車(軍)小胡族。東南至州一百三十里,西至鳳川鎮二十里,東至平戎鎮四十里,鄜州直羅縣(《四庫全書本》作至直羅)四十五里。”盧河川路即今葫蘆河川,又名二將川。

西魏大統六年(540年)置華池縣時,爲本縣首處治所。因葫蘆河古稱“華水”,別名華池水。縣因水得名“華池”,縣名—直沿用至今。北周保定元年(561年)縣廢。隋仁壽二年(602年)復置華池縣,治東華池古城東北二里的庫多汗古城,隋大業元年(605年)從庫多汗城遷來,大業十三年(617年)縣廢。唐武德四年(621年)重爲華池縣治所,併爲林州總管府治所,其林州領華池一縣,貞觀元年(627年)州廢。北宋時期,華池縣存在111年,治所在東華池古城。熙寧四年(1071年),華池縣與樂蟠縣合併爲合水縣,古城置華池鎮(又稱華池西寨),屬合水縣。元豐六年(1083年)二月改置爲華池鎮,元祐六年(1091年)閏八月改鎮爲華池西寨。金仍置華池寨。明置華池巡檢司,清置華池鎮。華池縣的這幾次行政建制交替變更,治所均在東華池古城。

東華池城的半山腰,矗立着一座高26米的八角七層閣樓式宋代磚塔,塔身每面寬3.29米,塔檐轉角有仿木斗拱,仿木磚雕檐椽,頂部有葫蘆形剎柱。磚面飾有云紋、奔鹿、飛鳳、猛虎等圖案,精美無比。塔身至今保留基本完好。1963年被甘肅省公佈爲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公佈爲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塔內碑刻記載,此塔始建於北宋元符二年(1089年),宣和元年(1119年)建成。

1941年7月26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將八路軍一二○師教導團和抗大總校一個大隊組建爲抗日軍政大學第七分校。1943年春,學校遷往東華池,校部就設在古城內,彭紹輝任校長,俞楚傑任副校長,學員最多時達5200餘人。下設三個大隊和一個女生隊,一大隊駐大鳳川,二大隊駐豹子川,三大隊駐平定川,女生隊駐豹子川口。毛澤東親筆題寫了抗大七分校校訓,深含囑託和希冀。遺址今存石箍窯20孔,保存完好。解放戰爭中大部分建築毀於戰火,土木結構的房屋被燒燬殆盡。全體學員在荒無人煙的深山密林中,開展生產運動,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經過艱苦勞動和認真學習,爲黨培養了一批優秀幹部,爲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1946年7月1日,最後一批學員離開華池,奔赴新的戰場,學校停辦。1963年2月和1981年9月,校址兩次被省政府評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爲慶陽市紅色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