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毛澤東聽到羅榮桓病逝的消息,默默的嘆了一口氣。

他轉過身,提筆寫下:

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裏每相違。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爲大問題。 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

羅榮桓的去世,對於毛澤東而言是個巨大的打擊。

圖 | 毛澤東悼念羅榮桓

那一年,羅榮桓是開國元帥中最先去世的一名元帥。

1902年,羅榮桓出生在湖南衡山縣南灣村一個比較富庶的家庭中。

他家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他的爺爺羅匯吾

羅匯吾是個資質普通的讀書人,他讀了半輩子書連秀才都沒能考上,鬱郁不得志的他只能選擇回到家鄉開設私塾維持生計。

閒暇的時候,他還得經營家中的一斗谷田補貼家用。

到了羅榮桓父親羅國理這一代,羅國理開始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家族的命運。

他的父親像極了一位勵志的中年男人。

羅國理不到二十歲的時候,鬱郁不得志的羅匯吾去世,子承父業的他也開始學着父親開設私塾維持生計。

但他們家此時的生活仍舊入不敷出,難以改變小農家庭出生的命運。

父親羅國理索性借了一筆錢,準備拼一下。

他用這筆錢開了一家“永隆”雜貨鋪,沒過多久,他又擴大了營業範圍,開始在店裏專賣一些中藥。

羅氏一家人的生活終於有了好轉,在任何一個時代,有地便是寶的思維極大的刺激了羅國理,他用這筆錢購置土地,日子越過越好,不僅成爲了羅氏一族的族長,還成爲當地頗有地位的鄉紳。

後來,這家雜貨鋪的後面成爲了羅國理的新住宅。

圖 | 羅榮桓故居平面圖

新住宅的前面爲雜貨店、中藥店,西邊爲家人住房,東邊爲招待客人的地方,羅國理還專門爲羅榮桓增設了一個小書房。

而最北面則爲廚房,還養着豬牛牲畜,以及堆放着一間雜物。

這樣的住宅,對於鄉間農民而言,簡直就是豪宅。

那時候的羅國理也很滿意。

因爲他的努力總算有了回報。

可沒過多久,他就遭受了巨大的打擊。

1908年,羅國理受人誣陷,損失了一筆錢財,家道開始中落。

家庭鉅變的這一年,羅榮桓才年僅六歲。

他在年少的時光裏,開始感知人情冷暖。

父親店鋪的生意越來越慘淡,一家親戚裏,唯有舅舅還依舊和他們家往來。

1910年,父親將他送到私塾讀書。

年少的羅榮桓,對於讀書表現出了超高的癡愛。

父親生活中遭遇的波折,讓他變成了一個脾氣古怪的人。成長與封建落寞家庭中的他,性格也開始變得寡言內向。

閒暇的時候,羅榮桓喜歡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裏。

炎炎夏日,他總是爬上池塘邊的一顆大樹上讀書。

特別專注的時候,他會從樹上掉落進池塘,那時候,家人總喜歡叫他書呆子。

因爲酷愛讀書,羅榮桓在讀中學的時候已經近視,不得不佩戴眼睛。

1919年,羅榮桓從家鄉高小畢業。

年少的他選擇遠離鄉村,來到了湖南省城長沙。

在這裏,這位從鄉村走出來的少年進行了全方面的思想革新。

革命浪潮一步步的抨擊他的靈魂。

此時的長沙正處於驅張運動浪潮中,羅榮桓很快成爲革新浪潮中的一員。

羅榮桓也開始學着尋找革命的真正源泉。

1919年,12月。

因爲革命運動的發展,學生開始罷課,羅榮桓選擇回到了家鄉。

這一年,他的父親恰逢50歲大壽。

剛剛走進堂屋的羅榮桓就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壽匾。

---艾令同慶。

那時候,羅榮桓還不太明白壽匾上這四個字的意思。

“艾”指的是整整五十歲的羅國理,而這裏的“令”暗含令郎之意,指的便是羅榮桓。

原來,羅國理已經準備在自己五十大壽的時候,瞬間安排自己兒子羅榮桓的婚姻大事。

少兒結婚,老人過壽,這對於羅國理來說,是人生中難得一見的大事。

新娘子顏月娥是一位出生貧家的女子,她比羅榮桓要大兩歲。

可他不知道,這樁莫名其妙的婚姻,卻毀掉了一個女孩一輩子的青春。

羅國理原本希望給自己的兒子辦好這樁婚事,然後讓他能夠順順利利的繼承家業,自己在安樂之年做好甩手掌櫃。

然而,兩人結婚後不久,羅榮桓又繼續選擇前往長沙讀書。

羅榮桓只是偶爾回家和妻子相聚。

羅國理對此無可奈何。

1927年,4月。

羅榮桓進入武昌中山大學讀書,他此時的夢想還是成爲一名建築師。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後,已經在學校加入共產黨的羅榮桓開始受到監視,羅榮桓選擇離校回鄉,回家看一看他的妻兒。

在老家,年少的羅榮桓時刻關注革命動向。

他回到老家後不久,發現這裏的信息實在太閉塞,外圍發生的一切彷彿都和他沒有關係。

那日深夜,羅榮桓看着熟睡的妻兒,默默的嘆了一口氣,開始寫信。

此次離別,羅榮桓寫了兩封信。

第一封信中,他叮囑父母以後千萬不要給自己寫信,同時強調自己生死難料,如果顏月娥選擇改嫁,希望父母能夠同意月娥離開,同時幫助他撫養自己的小女兒。

第二封,他則是寫給自己的過門妻子顏月娥。

爲了革命,我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家希望你改嫁,是否離開羅家,一切由你自己做主。既不強迫你留下,也不強迫你離開,但我們之間的夫妻關係宣佈解除。

臨走之前,他登上了南灣西面的金覺峯。

此時,他的小女兒羅玉英僅有半歲,還是個只會吖吖呢喃的小孩子。

七月,羅榮桓選擇放下教科書、計算尺,毅然決然的接受組織領導,前往湖南通城發展農民運動。

參加革命以後的羅榮桓,很快就表現出了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

秋收起義爆發後,羅榮桓也跟隨毛澤東登上了井岡山。

那一年,羅榮桓被任命爲紅軍第一批黨代表。

---第一師第一團特務連黨代表。

圖 | 羅榮桓

啥是黨代表呢?

在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歷史中,這個職位其實一直都存在。

只不過,歷代王朝的黨代表有不同的稱謂。

古代王朝的黨代表和監軍的性質差不多,他們負責的是制衡和約束統軍將領。

而中國工農紅軍剛剛建立後的黨代表,則更加傾向於“雙首長負責制”的軍事管理體系。

這裏的黨代表不僅要協同軍事指揮員一起指揮戰鬥,還需要進行軍隊的思想教育。

說白了,黨代表具有文職和武職的雙重性質。

1937年,5月。

紅軍歷經艱難長征後,羅榮桓的同期學友許建國看到已經35歲的老同學還是孤身一人,便讓妻子劉桂蘭給他張羅一個合適的人選。

22歲的紅軍女幹部林月琴就這樣走進入羅榮桓的生命中。

這是羅榮桓生命中的第二段婚姻,也是最後一段。

圖 | 1938年,羅榮桓、林月琴拍攝於山西孝義

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因爲老家形勢艱難,他僅送達過三封書信,保留下來的唯有寫給二哥羅晏清的一封書信。

“現隨軍北上抗戰,以後對家庭更無法顧及。非我無情,實處此國難當前,奈何!弟十年志之所在,想久已諒解,無詳述之必要。玉英小孩蒙兄等愛護,當表示感謝。還希繼續維持, 使她能夠有所成就, 不致陷於無知無識,弟雖戰死沙場毫無顧慮。”

1941年,抗日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日軍的鐵蹄一步步的踐踏華夏疆土。

華北地區遍地狼煙,民生罹難。

羅榮桓在山東抗日根據地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因爲軍務繁忙,羅榮桓睡眠時間越來越少,腎病開始影響他的健康。

爲了讓羅榮桓安心養病,組織讓他南下至蘇北接受治療。

在這裏,他的腎病仍舊沒有得到康復,仍舊忙於工作,只是沒有以往的繁忙。

忙碌之餘,羅榮桓聽到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日軍投降了!

圖 | 日軍投降

1946年,7月。

日軍投降的第二年,羅榮桓前往韓國平壤接受治療,在平壤的醫院裏,醫生告訴他得了腎癌,必須儘快切除。

可平壤醫院的醫療水平有限,想要切除,必須前往醫療條件較好的蘇聯。

黨中央又安排羅榮桓前往蘇聯莫斯科治病。

不過,羅榮桓在莫斯科的治療也並不順利。醫生當時雖然切除了他長了腫瘤的左腎,但是因爲抗戰年代醫療人員素質有限,他的手術刀口縫合的並不理想。

手術結束沒多久,羅榮桓的傷口就出現傷口破裂,大量出血的症狀。

醫生沒有辦法,只能再次對羅榮桓的傷口進行縫合。

這次縫合因爲缺少麻藥,羅榮桓的額頭不斷冒出汗珠,他用牙齒緊緊咬着下脣,總算挺過了這次創傷縫合手術。

縫合手術結束後,醫生不禁伸出大拇指稱讚,直誇他是“真正的英雄”。

一年後,他離開莫斯科,回到東北哈爾濱。

爲了保證羅榮桓的身體順利恢復,組織專門給他提供了一座從舊官僚手中接管過來的舊式庭院。

這座庭院有上中下三層,裏面不僅有舞廳,還有會客廳、洗漱間。

羅榮桓從住進去的那一刻,就心中不安。

沒過多久,他直接搬到了老戰友譚政的家中,離開了那棟讓他彆扭的獨立庭院。

1949年,年底。

解放戰爭初步結束,羅榮桓也前往北京生活。

圖 | 羅榮桓

北京南池子18號的房子,成爲了他新的住所。

羅榮桓進入北京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叮囑家鄉衡陽鐵路局局長郭維城不要爲自己的親戚搞特權。

“衡陽是我的家鄉。會有很多人想通過你上北京來找我。你要做工作,勸他們不要到北京來。不能讓他們免費坐火車。”

果不其然,不僅是羅氏親戚想要免費乘坐火車前往北京,就連羅榮桓的近親兄弟和他的長女也想要來北京。

因爲剛剛入京,羅榮桓的身份又特殊,他的家裏不僅有自家人,還有祕書、司機、警衛員等,十幾口人擠在一個屋子裏,開始顯得有點侷促。

羅榮桓剛剛住進北京沒多久,他的二哥羅晏清、長女羅玉英就準備來北京。

羅晏清帶着自己的兩個兒子,以及羅榮桓的女兒先是來到武漢,試探羅榮桓的口吻。

中南軍區副司令員蕭勁光得知他們的身份後,熱情招待了這家人。

出發之前,羅玉英以長女的身份給自己爸爸寫了一封信,表明自己想要前往北京,同時希望爸爸能夠幫助自己女婿安排後續的工作問題。

羅榮桓收到女兒來信,急忙回了一封信:

“你爸爸20餘年來是在爲人民服務, 已成終身職業,而不會如你想的是在做官,更沒有財可發。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待遇外,一無所有。你弟妹們的上學是由國家直接供給,不要我負擔,我亦無法負擔。 因此陳卓等來此,也只能幫其進入學校,不能對我有其他依靠。 ”

這封信傳到羅玉英的手中後,羅榮桓才准許他們來到北京。

在北京,羅榮桓只是將他的女婿以及兩個侄子按規定送入華北軍政大學學習,其餘事項一律不予安排。

她的長女羅玉英,成爲她最頭疼的一件事情。

羅榮桓因爲年少離家,對於前妻以及自己的這個女兒多有虧欠。

羅玉英也因爲年少無人照顧,沒有讀過多少書,來到北京後,羅榮桓乾脆將她留在家裏補習以往的功課,隨後又送入了中學學習。

1954年,羅榮桓一家人搬離北京南池子18號,一家人來到東交民巷新8號。

圖 |1958年,羅榮桓全家合影

在這裏,房子雖然大了,可他對子女的要求卻一刻沒有放鬆。

他們仍舊沒特權,仍舊受到羅榮桓的嚴格約束。

1963年,12月16日。

羅榮桓病重,臨終之時,他給愛人林月琴留下遺言:

“我死以後,分給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