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個詩歌的盛世,也是中國古代堪稱最爲開放、大膽、熱烈的時代。這個時代女子可以做帝王,外國人可以來到中國做官,外來文化可以在中國完美的融合。甚至連道士也能打破世俗的規則,去談情說愛。李冶便是這樣一名女子,一個有風骨的女道士,一個深情的女詩人,看似不可能融合的身份卻在她的身上融合了。

李冶,字季蘭,公元730年出生於烏程(今浙江吳興)。李冶從小便長得容貌俊美,並且聰明伶俐,尤其是創作才華上,更是能夠用“天才”來形容。在她7歲的時候就創作了一首極含深意的詩《詠薔薇》:“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已看雲鬢散,更念木枯榮。”

李冶的父親在讀了這首詩後大爲感慨,同時也對女兒寫的詩感到憂愁,因爲才7歲的孩童就能寫出這樣的詩,恐怕將來難免被情愛所累乃至於敗壞門楣,因此父親決定將她送到道觀出家。

李冶十一歲那年,被父親無情的送到了道觀出家。但一朵花如果開得太過於嬌豔,那麼是生長在大山中也難免招蜂引蝶。李冶的生活過得比在家還要瀟灑,茶聖陸羽和名僧釋皎然等知名詩人都是她的好友。即使是面對青燈古佛,李冶依舊能寫出華麗的篇章來。

《唐才子傳》寫道:“美姿容,神情蕭散;專心翰墨,善彈琴,尤工格律。”由此可見李冶成爲道士後,又是如何的風流。

再來說說李冶的詩詞,李冶的詩,意境優美,風光旖旎,灑脫自然,情真意切。連劉長卿都盛讚她乃“詩中”豪傑,而李冶最擅長的當屬情詩了,讀她寫的情詩很容易感同身受,不禁垂下淚來,因爲太觸動人心了,比如說這首《相思怨》。

《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簡單的翻譯一下就是,人們都說海水是深不見底的,但卻還抵不過我對你的思念,海平面尚有邊際,但我對你的思念卻是無邊無際的。我拿着一把琴絃登上閣樓,彈完了一首相思曲,愁腸也跟着一起斷了。

這首詩《相思怨》可以說是道盡了男女之間的相思之苦,情景相融,將海平面的遼闊比喻爲了自己的思念,意境悠遠感人肺腑。

除了《相思怨》以外,她還有一首“八至”詩也飽含深意,闡明瞭夫妻之間複雜的情感關係,富有辯證意義,:“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很難想象,一個出家的道姑又沒有結過婚,是如何寫出如此之多情詩的。不過李冶因詩聞名,卻也因詩丟了性命。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叛將朱泚發動了涇陽軍變,佔據了長安,李冶因爲替朱泚寫過幾首詩,叛將朱泚下獄後,李冶也被亂棍打死了,一代女詩豪就這樣殞命,令人唏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