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年,經過了八國聯軍的入侵,實際上清朝早就已經是名存實亡了。在不久後,清朝的最後一代統治者——溥儀,就正式宣佈退位了。

今天要說到的人,就和溥儀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她就是清朝的最後一代皇妃——額爾德特·文繡。當

額爾德特·文繡(1909—1953),又名蕙心,自號愛蓮,幼時改名“傅玉芳”。滿族鑲黃旗人。她的祖父錫珍歷官至吏部尚書,權傾朝野。到了父親一輩,家道中衰。文繡原本只是在滿洲的八旗當中出生,在當時,早就沒有多少實際的權力了,但是家族雖然沒落,也還有着一些餘力去培養她的。而文繡也的確頗有天賦,在八歲進入學校之後,更是在各個方面都拔得頭籌,同時還改名叫做傅玉芳。

可惜的是,改名卻不能改變她的命運,在1921年,這個時間正好是皇帝選妃子的時間。溥儀早已宣佈了退位,可當時的北洋政府,爲了尊重溥儀,還是保留了他的帝號,讓他接着住在紫禁城裏。雖然沒有權力,但是溥儀還是可以享受的,那些太監還有宮女,願意留下來的還是在溥儀身邊,並且每年政府還撥錢給溥儀,專門供他花銷。

而此時的溥儀,正是16歲,按照清朝的傳統,要從貴族子弟當中,選出未來的妃子。

而文繡,因爲祖上是貴族,並且長得也還可以,並且智慧也不遜於其他人。在溥儀查閱相片的時候,就看中了她。於是14歲的文繡,就這樣成爲了皇帝的最後一代妃子。可是被封爲妃子的文繡,卻沒有享受到任何的好處。在早年就被宮女掏空了身子的溥儀,在大婚的晚上,並沒有和文繡一起,而是自己一個人去睡了,再加上各種原因,使得受過先進思想的文繡,在宮中並不是那麼受歡迎,就連皇后,也在平常生活裏看她不順眼。

剛進宮時,溥儀對文繡還可以,給她聘請了漢文和英文教師,而且經常到文繡的寢宮與其論詩品文,略盡體貼之意。高興的時候,溥儀還帶着文繡放風箏,去景山遊玩……兩人關係倒也融洽。可是,這種融洽的關係漸漸被婉容攪碎。

而文繡在宮中,就這樣過了三年,每天早上除了打扮一下,就是去溥儀還有皇后的寢宮裏面問安,接着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別院,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1924年,溥儀被趕出紫禁城。1925年,溥儀帶着婉容、文繡等人來到天津,住進張園。此時,溥儀雖已降爲公民,但在張園內仍以皇帝自居,身邊的人也受到封建“皇法”的約束,而文繡則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這讓她很是鬱悶,心中逐漸有了離婚的想法。

1929年,溥儀一家從張園搬到靜園。婉容對文繡的排擠變本加厲。她想成爲溥儀唯一的女人,文繡成了橫在她跟前的最大障礙。文繡悄然離家出走。

受新女性思想的影響,文繡經過律師的相助,毅然通過法律途徑與溥儀提出離婚。

溥儀呵斥文繡不過是婦人之見,此後開始逐漸冷落文繡,天天都和支持自己的皇后在一起。以至於有一些下人,也趁勢對文繡百般刁難。

這讓早就心裏不甘的文繡,終於爆發了,請來了三個律師,幫助自己和溥儀離婚,一時之間,還成爲了當時的頭條新聞。

成功離婚的文繡,雖然得到了5萬銀元的補償,但是此後的她,家裏人早已去世,或者下落不明,而舊居也被親戚收走賣掉了。無奈之下,文繡只好買了間平房自己一個人住,在支付律師費後,她也是身無分文了。

但是懷璧其罪,文繡好歹也算個溥儀前妻,這讓當時一些混混或者有心人,覺得她的手裏,肯定還有些寶貝,於是紛紛上門提親,希望撈點好處。

在不久後,走投無路的文繡,變成了徹底的窮光蛋,只好連房子都賣了,避免生活再受到打擾。流離失所的她,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依靠糊紙盒還有賣點小東西,來保持生計。這一干,就是八年。

抗戰勝利後,早就無人知道她是皇妃。在朋友的幫助下,文繡在印刷廠,成爲了一名工人。1947年,被人撮合成爲了國軍少校劉振東的妻子。

而劉振東對自己的妻子,是相當好奇的。

當時的普通人文化水平還是很低的,可自己的妻子,不僅精通琴棋書畫,甚至還能夠說英語,舉手投足之間,更是有一種處變不驚的氣質,完全不像是一個印刷廠工人。

見到自己的妻子不願意透露過去,劉振東也沒有過度在意這些,而是溫柔地對待她。這讓文繡非常感激。

在七年後,染病的文繡覺得自己已經時日無多,於是在病牀上,向一直照顧自己的丈夫,坦誠了自己的過去的一切。在這個時候,劉振東才知道,自己的妻子,原來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皇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