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西域諸國所有人都會有這樣的印象,西域國家名字很奇特,不僅如此就是名字裏用的字都很古怪,而且都是不大的國家。

西域很有名的大概就是西域三十六國了,這三十六個國家都是綠洲國家,因爲它們主要分佈在新疆,茫茫的荒漠戈壁上只有綠洲河流附近適合人類居住生活,人們往綠洲聚集,有了點規模就形成國家了,而這些國家的規模放到現在也只是村鎮級別。

強大的西域古國

隨便拿出來個國家舉例子,卑陸後國,資料上說:戶四百六十二,口一千一百三十七,勝兵四百二十二人。四百六十二戶,總人口一千七百多,擁有士兵四百二十二人,現在的很多i存在還兩三千人呢,把中原王朝軍隊裏的大小將領軍官都算一起也比這個國家全軍還多,而能湊出四百多名士兵也是這個國家一小半的人口了,這些人也是這個國家的主要勞動力了。

看西域各國征戰的歷史和中原的諸侯混戰完全是兩個感覺,據說西域國家間爭鬥還有“一名騎兵前去增援”這樣的命令,而這一名騎兵很可能扭轉戰局,根本不會有中原諸侯爭鬥裏的那些“點五百刀斧手,五百弓弩手,聽我擲杯爲號,就席間殺之”。

在西域諸國中也不是沒有大國,比如本篇要說的龜茲國,這個國家名容易讓人讀錯,它不讀“歸姿”,而是“秋辭”,這是個古老的國家,而它的國模在西域三十六國中也是位列前茅。這個國家最巔峯時期南北長度六百多里,東西長度在千里以上,人口多達八萬,兵員數量佔總人口超過四分之一,兩萬多人,這個人口規模和中原王朝相比不及一州郡,但是和西域那些一千人、兩千人口的國家相比,它也算是個巨無霸了。

小國中的大國

龜茲國在西域諸國中是強大的國家,甚至有說它是最強大的國家的,但是它畢竟只是巔峯時總人口不到十萬的小國,而它這個位置又是東西方通衢之所,位置十分重要,無論是行軍作戰還是通使通商都能發揮作用,所以強者們一直想控制這裏,長期以來龜茲國一直臣服於別國。

漢朝初期,龜茲國被匈奴人控制,但是漢朝時期要保持絲綢之路暢通,所以龜茲又被漢朝控制,這其後又被柔然控制過,後臣服於隋朝,唐朝就把這塊土地佔領了,設置安西都護府,龜茲成了唐朝安西四鎮之一,成了唐朝西部的軍事重鎮,扼守西部邊疆。龜茲國始終以獨立或者半獨立存在着,最後新疆也成了中原王朝的領土,龜茲國再也沒出現過。

佛教興盛的國家

佛教在當時的西域各國中影響很大,即便我們中原的佛教也是從印度到西域再到中原間接傳過來了,所以很多西域國家都是佛教國家,在西域這些國家中其國內的大德高僧往往充當的是精神領袖的作用,龜茲國也算是佛教國家之一。

龜茲可以說是著名的佛教國家,外國曆史上著名的高僧也是翻譯家鳩摩羅什就是龜茲人,他父親是印度人,母親是龜茲人,他長期生活在龜茲,後來又來到長安翻譯經文,因爲精通梵文,他翻譯的經文數量大、質量高是之前都沒有過的,且流傳甚廣,在翻譯理論方面他也是一個頗具貢獻的人,在世界佛學界也是鼎鼎大名。

另外龜茲國還有一位比較有名的僧人木叉鞠多,這個人是龜茲國首屈一指的高僧,可以說是龜茲國的精神領袖,在龜茲國他就是佛學的權威,因爲在這方面他頗有些學問,而且早年間他曾經在佛學非常發達印度留學二十多年,對印度的各種佛經和經典他都接觸過,也通曉各種學說。

當初玄奘法師西行求法路過龜茲國,而這個木叉鞠多就有意難爲玄奘一下,兩個人語言上的交流因爲木叉鞠多的咄咄逼人演變成了一場激烈的辯論,兩個人就在衆目睽睽之下展開了辯經,這時候的玄奘法師只是去印度的路上,木叉鞠多已經是留學二十多年回來了,儘管如此比玄奘多學了那麼多佛經的木叉鞠多還是敗在了玄奘手上。

結語

自失敗以後,玄奘再去拜訪木叉鞠多,他便推說有事要麼就躲着不見,不想再跟玄奘碰面,不過他本人還是比較佩服玄奘的。不知道爲什麼,如此大的一件事《大唐西域記》中玄奘並沒有提,這件事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提到了,不知是因爲玄奘考慮到木叉鞠多的名聲,還是因爲經歷了各種大事這件事不值得一提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