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检查比以前先进太多了,也使我们能很好的发现一些自身的问题。

胃肠镜的普及,使胃肠道病变的诊断、治疗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而胃肠道的息肉在临床中经常能够碰到的。

多发生在体质偏湿热,身体偏肥胖的中老年人。

息肉是肠道内表面凸起了一小肉块,小的才几毫米,大的甚至两三厘米的都有。

正常来说,这些息肉都是良性的,但疾病其实也在一个预防。多出来一个东西,能在不损害自身的情况下,夹掉它是很好的事了。

而且从现在临床观察及研究来看,没有发现息肉有什么好处,切除后,也没有发现什么坏处,最多出现一些伤口不适,一般一个星期后都没什么大问题了。

所以鼓励在胃肠镜检查过程中,有发现息肉,及时切除。

那息肉切除后,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呢?

可以从

两个方面

来注意。一个是根据本次息肉切除的胃肠道损伤。

不管息肉大小,切除一个息肉,胃肠道黏膜肯定有所损伤。

有损伤,我们就需要让它修复,不要去一直受到刺激,所以在息肉切除后六小时常规是禁止饮食的,这个时间其实是怕食物刺激伤口,引起出血,而且没吃东西,也更好观察是否有肠内出血,肠穿孔,甚至再次进行肠镜检查等,如果那些息肉大于一厘米的,禁食的时间还要延长,一般要一天。

在六小时或者一天后可以进食一些流质饮食,也就是糖水、米汤之类的。

再过一天,可以吃一些带有一定饭粒的米汤。

之后逐步过渡到稀粥等。

一周后一般可以正常饮食了。

这边需要指出,有基础疾病的,药还是要吃的,比如降血压的药,降血糖的药,不要去停。而改善心脑血管的,比如阿司匹林就要暂时停了,而且要密切注意是否会出血。因为类似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是活血药。需要在1~2周后,才能继续服用。

另一个是针对体质方面的饮食。

通过这次息肉切除,相信很多病人都会想调节下饮食结构,使自己避免再发息肉。

其实通过现代很多中医院脾胃科的追踪、统计,容易长息肉的人,很多是湿热型的人,表现为舌苔厚腻,口中黏腻,暴饮暴食,大便不畅,黏腻不成型,不易拉干净,大便味臭。

这给我提示,可以从调节胃肠来改善胃肠道的内环境,从而减少息肉的复发。

均衡的饮食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不偏食,不挑食是身体活动的丰富营养的前提。

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入。

经常吃一些去湿热的食物,比如木瓜、薏苡仁、茯苓等。

好了,这是我对息肉切除术后的一些饮食上的感悟,希望对您有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