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檢查比以前先進太多了,也使我們能很好的發現一些自身的問題。

胃腸鏡的普及,使胃腸道病變的診斷、治療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而胃腸道的息肉在臨牀中經常能夠碰到的。

多發生在體質偏溼熱,身體偏肥胖的中老年人。

息肉是腸道內表面凸起了一小肉塊,小的才幾毫米,大的甚至兩三釐米的都有。

正常來說,這些息肉都是良性的,但疾病其實也在一個預防。多出來一個東西,能在不損害自身的情況下,夾掉它是很好的事了。

而且從現在臨牀觀察及研究來看,沒有發現息肉有什麼好處,切除後,也沒有發現什麼壞處,最多出現一些傷口不適,一般一個星期後都沒什麼大問題了。

所以鼓勵在胃腸鏡檢查過程中,有發現息肉,及時切除。

那息肉切除後,飲食需要注意什麼呢?

可以從

兩個方面

來注意。一個是根據本次息肉切除的胃腸道損傷。

不管息肉大小,切除一個息肉,胃腸道黏膜肯定有所損傷。

有損傷,我們就需要讓它修復,不要去一直受到刺激,所以在息肉切除後六小時常規是禁止飲食的,這個時間其實是怕食物刺激傷口,引起出血,而且沒喫東西,也更好觀察是否有腸內出血,腸穿孔,甚至再次進行腸鏡檢查等,如果那些息肉大於一釐米的,禁食的時間還要延長,一般要一天。

在六小時或者一天後可以進食一些流質飲食,也就是糖水、米湯之類的。

再過一天,可以喫一些帶有一定飯粒的米湯。

之後逐步過渡到稀粥等。

一週後一般可以正常飲食了。

這邊需要指出,有基礎疾病的,藥還是要喫的,比如降血壓的藥,降血糖的藥,不要去停。而改善心腦血管的,比如阿司匹林就要暫時停了,而且要密切注意是否會出血。因爲類似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是活血藥。需要在1~2周後,才能繼續服用。

另一個是針對體質方面的飲食。

通過這次息肉切除,相信很多病人都會想調節下飲食結構,使自己避免再發息肉。

其實通過現代很多中醫院脾胃科的追蹤、統計,容易長息肉的人,很多是溼熱型的人,表現爲舌苔厚膩,口中黏膩,暴飲暴食,大便不暢,黏膩不成型,不易拉乾淨,大便味臭。

這給我提示,可以從調節胃腸來改善胃腸道的內環境,從而減少息肉的復發。

均衡的飲食是保證身體健康的前提,不偏食,不挑食是身體活動的豐富營養的前提。

減少油膩、辛辣食物的攝入,注意蔬菜、水果的攝入。

經常喫一些去溼熱的食物,比如木瓜、薏苡仁、茯苓等。

好了,這是我對息肉切除術後的一些飲食上的感悟,希望對您有幫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