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们的心里都有一只薛定谔的猫

图片来自爱设计

1935年,奥地利物理学者埃尔温·薛定谔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所谓“思想实验”,就是运用想象力去“实现现实中无法做到或现实中还不能做到”的实验。

埃尔温·薛定谔

这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关于“量子理论”的实验。假想把一只猫放进一个密封的不透明的盒子里。除此之外,盒子里还有一个装有氰化氢气体的玻璃烧瓶和一个充满放射性物质的装置。当盒子内的监控器侦测到有衰变粒子存在时,装置就会打破烧瓶,瓶内的氰化氢气体就会杀死这只猫。

根据“量子力学”中的哥本哈根诠释,在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理论上猫会处于“活着又死去”的叠加状态。假若实验者观察盒子的内部,观察到的只能是一只活猫或者死猫,而不是同时处于“活着状态与死去状态”的猫。

这个实验引出一个悖论:到底量子叠加是在什么时候终止的,并且坍缩成两种可能状态中的一种状态?只有通过打开箱子直观去观察,才能解除这样的不明确性。

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充满未知与变数。突发状况层出不穷地奇袭日常生活,毫不留情地扭转着我们的人生轨迹。

中国有句古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说遇到事情的时候,当事人因为利益等方面的牵涉,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反而不如旁观者看得清楚。然而,仔细分析后我们会发现,旁观者也只是在旁观时能保持头脑的清醒,当“旁观者”进入“当局者”的角色以后又会怎样呢?他很有可能仍然笃定自己的思维是清晰的,却没有意识到在角色进行了转换之后,人的思考方式、情绪反应也变了。

人自身的情绪反应会因为角色、立场不同而大不相同。我们在遇到极端事件的时候,其实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智商,更大程度上是考验我们的情商。即便我们认为自己情商高,足以应对各种事件,面对问题时也要学会“以事实为依据”,而不要妄自揣测自己届时的情绪反应。那些所谓的“如果我遇到这件事,我会怎么怎么样”的假设,永远都是空谈。因为没遇到事情,没人知道自己在“那一刻”时真正的情绪反应是什么样的。

这如同薛定谔的猫,如果没有打开盒子进行观察,猫的状态就是“死与活的叠加”。那么如果不逼近你的内心,你也就无法了解真实的自我。

英国伟大剧作家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与其做愚蠢的聪明人,不如做聪明的愚人 。”

什么是“聪明人”,什么是“愚蠢的人”?

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不少人,他们拥有高智商,可谓“智力超群”,在本专业中显得非常优秀,但他们没有相应与智商匹配的情商。一旦高智商的人拥有低情商,那么事情可能就会变得一团糟。任凭情绪放纵伤人伤己而不自知,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混乱不堪,反过来也会影响自己的人生成就。

我们所说的智商、智力与智能,通常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包括语言和学习、推理判断、抽象思维、表达意念、计划布局、解决问题等几种能力。在智力测验发明出来以后,智商成为一种可以量化的东西。通过测验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一眼就能分辨出一个人的智力高低。

情绪也是一种智力。美国耶鲁大学的彼得·沙洛维教授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教授在1990年提出了“情商”的概念,并对之做出了具体的定义。所谓情商,就是情绪商数(Emotional Intelligence或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缩写为EI或EQ),是一种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指数,也就是一个人了解自身情绪、管理自身情绪、进行自我激励、认识他人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标准。

人生是如此复杂,你会发现最后获得成功的不见得就是曾经的“聪明人”。而那些也许曾经被我们认作“愚蠢”的人,后来反而取得了更大的成就。高智商,只能代表在某一领域里的优秀能力,无法预测人生的成功与否。人需要靠智商和情商的综合作用才能走向辉煌。

哈佛大学对毕业学生的一项研究发现,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有三个:智商、技术技能、情商。而智商、技术技能只各自占据百分之八至百分之九的比例,这些因素是让一个人进入某个领域的敲门砖,一旦进入某个领域后,影响这个人成功的因素则是情商。

有学者对九十五名哈佛毕业生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在这些人进入中年以后,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事业成就等并非与他们的在校成绩成正比。那些成绩最好的学生,并没有成为他们当中最成功的那个人,而对生活的满意度等指数也与成绩无关。

这一研究结论也被誉为情商之父的丹尼尔·戈尔曼所认同。戈尔曼认为,在人生成功的因素中,智商的贡献率只占百分之二十,而其余百分之八十是由情商决定的。

情商的最高表现就是,在任何情况下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出对事情有利的合理判断。

那些对自我情绪掌控得游刃有余的人,在任何领域都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仅体现在事业方面,也使其在个人生活中获得更高的幸福感。而无法控制情绪的人,往往被情绪左右,不懂得克制自己,非常容易激动,无法专注工作,从而个人的思考力、学习能力也受到限制,渐渐就成了“愚蠢的人”。

作者

韦秀英,哈佛教育研究学者,深谙“头脑风暴”的理念和方法。知名图书策划人,策划出版过《哈佛凌晨四点半》《卡耐基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等畅销书。

好书推荐

《情商》

内容简介

◆全球公认的权威概念

事业成功,20%靠智商,而80%大多依赖情商。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横扫全球数百万人、影响数代人的思维。本书从世界各领域成功人士去解析“情商”重要性。

◆成功人士的实践经验

美国《成功》杂志报道的各领域成功人士中,他们的传奇中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情商高”。

◆全新思维加实战例证

本书依据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理论,例证了世界各领域精英的成功心得,总结出五个改变认知思维的实用方法。我们希望能在信息多变、网课云集、高手集结、认知改变、思维突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努力打破“我已经很努力了却仍旧不行”的怪圈。

◆畅销书作家全新力作

作者韦秀英曾策划出版过《哈佛凌晨四点半》《逆商》《诱导心理学》《盲点心理学》《情商》等畅销书。她认为,人生之路走的*远的人,永远都是那些洞悉了情商秘密的人。

◆适合各层次读者阅读

如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高压力的职业追求几乎成为现代人的必须跨越的人生屏障。一个人的情商对自己的人生成功很关键。

欢迎关注青岛出版集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