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們的心裏都有一隻薛定諤的貓

圖片來自愛設計

1935年,奧地利物理學者埃爾溫·薛定諤提出了一個“思想實驗”。所謂“思想實驗”,就是運用想象力去“實現現實中無法做到或現實中還不能做到”的實驗。

埃爾溫·薛定諤

這是一個理想狀態下的關於“量子理論”的實驗。假想把一隻貓放進一個密封的不透明的盒子裏。除此之外,盒子裏還有一個裝有氰化氫氣體的玻璃燒瓶和一個充滿放射性物質的裝置。當盒子內的監控器偵測到有衰變粒子存在時,裝置就會打破燒瓶,瓶內的氰化氫氣體就會殺死這隻貓。

根據“量子力學”中的哥本哈根詮釋,在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後,理論上貓會處於“活着又死去”的疊加狀態。假若實驗者觀察盒子的內部,觀察到的只能是一隻活貓或者死貓,而不是同時處於“活着狀態與死去狀態”的貓。

這個實驗引出一個悖論:到底量子疊加是在什麼時候終止的,並且坍縮成兩種可能狀態中的一種狀態?只有通過打開箱子直觀去觀察,才能解除這樣的不明確性。

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充滿未知與變數。突發狀況層出不窮地奇襲日常生活,毫不留情地扭轉着我們的人生軌跡。

中國有句古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是說遇到事情的時候,當事人因爲利益等方面的牽涉,對利害得失考慮得太多,對問題本質的認識反而不如旁觀者看得清楚。然而,仔細分析後我們會發現,旁觀者也只是在旁觀時能保持頭腦的清醒,當“旁觀者”進入“當局者”的角色以後又會怎樣呢?他很有可能仍然篤定自己的思維是清晰的,卻沒有意識到在角色進行了轉換之後,人的思考方式、情緒反應也變了。

人自身的情緒反應會因爲角色、立場不同而大不相同。我們在遇到極端事件的時候,其實考驗的不僅僅是我們的智商,更大程度上是考驗我們的情商。即便我們認爲自己情商高,足以應對各種事件,面對問題時也要學會“以事實爲依據”,而不要妄自揣測自己屆時的情緒反應。那些所謂的“如果我遇到這件事,我會怎麼怎麼樣”的假設,永遠都是空談。因爲沒遇到事情,沒人知道自己在“那一刻”時真正的情緒反應是什麼樣的。

這如同薛定諤的貓,如果沒有打開盒子進行觀察,貓的狀態就是“死與活的疊加”。那麼如果不逼近你的內心,你也就無法瞭解真實的自我。

英國偉大劇作家莎士比亞的《第十二夜》裏有這樣一句經典的話:“與其做愚蠢的聰明人,不如做聰明的愚人 。”

什麼是“聰明人”,什麼是“愚蠢的人”?

我們在生活中會發現不少人,他們擁有高智商,可謂“智力超羣”,在本專業中顯得非常優秀,但他們沒有相應與智商匹配的情商。一旦高智商的人擁有低情商,那麼事情可能就會變得一團糟。任憑情緒放縱傷人傷己而不自知,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混亂不堪,反過來也會影響自己的人生成就。

我們所說的智商、智力與智能,通常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包括語言和學習、推理判斷、抽象思維、表達意念、計劃佈局、解決問題等幾種能力。在智力測驗發明出來以後,智商成爲一種可以量化的東西。通過測驗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一眼就能分辨出一個人的智力高低。

情緒也是一種智力。美國耶魯大學的彼得·沙洛維教授和新罕布什爾大學的約翰·梅耶教授在1990年提出了“情商”的概念,並對之做出了具體的定義。所謂情商,就是情緒商數(Emotional Intelligence或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縮寫爲EI或EQ),是一種自我情緒控制能力的指數,也就是一個人瞭解自身情緒、管理自身情緒、進行自我激勵、認識他人的情緒、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標準。

人生是如此複雜,你會發現最後獲得成功的不見得就是曾經的“聰明人”。而那些也許曾經被我們認作“愚蠢”的人,後來反而取得了更大的成就。高智商,只能代表在某一領域裏的優秀能力,無法預測人生的成功與否。人需要靠智商和情商的綜合作用才能走向輝煌。

哈佛大學對畢業學生的一項研究發現,影響一個人成功的因素有三個:智商、技術技能、情商。而智商、技術技能只各自佔據百分之八至百分之九的比例,這些因素是讓一個人進入某個領域的敲門磚,一旦進入某個領域後,影響這個人成功的因素則是情商。

有學者對九十五名哈佛畢業生進行了跟蹤研究,結果發現在這些人進入中年以後,經濟收入、社會地位、事業成就等並非與他們的在校成績成正比。那些成績最好的學生,並沒有成爲他們當中最成功的那個人,而對生活的滿意度等指數也與成績無關。

這一研究結論也被譽爲情商之父的丹尼爾·戈爾曼所認同。戈爾曼認爲,在人生成功的因素中,智商的貢獻率只佔百分之二十,而其餘百分之八十是由情商決定的。

情商的最高表現就是,在任何情況下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出對事情有利的合理判斷。

那些對自我情緒掌控得遊刃有餘的人,在任何領域都顯示出了明顯的優勢。這種優勢不僅僅體現在事業方面,也使其在個人生活中獲得更高的幸福感。而無法控制情緒的人,往往被情緒左右,不懂得剋制自己,非常容易激動,無法專注工作,從而個人的思考力、學習能力也受到限制,漸漸就成了“愚蠢的人”。

作者

韋秀英,哈佛教育研究學者,深諳“頭腦風暴”的理念和方法。知名圖書策劃人,策劃出版過《哈佛凌晨四點半》《卡耐基寫給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等暢銷書。

好書推薦

《情商》

內容簡介

◆全球公認的權威概念

事業成功,20%靠智商,而80%大多依賴情商。這個概念一經提出,就橫掃全球數百萬人、影響數代人的思維。本書從世界各領域成功人士去解析“情商”重要性。

◆成功人士的實踐經驗

美國《成功》雜誌報道的各領域成功人士中,他們的傳奇中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情商高”。

◆全新思維加實戰例證

本書依據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理論,例證了世界各領域精英的成功心得,總結出五個改變認知思維的實用方法。我們希望能在信息多變、網課雲集、高手集結、認知改變、思維突圍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努力打破“我已經很努力了卻仍舊不行”的怪圈。

◆暢銷書作家全新力作

作者韋秀英曾策劃出版過《哈佛凌晨四點半》《逆商》《誘導心理學》《盲點心理學》《情商》等暢銷書。她認爲,人生之路走的*遠的人,永遠都是那些洞悉了情商祕密的人。

◆適合各層次讀者閱讀

如今複雜的社會環境、複雜的人際關係、高壓力的職業追求幾乎成爲現代人的必須跨越的人生屏障。一個人的情商對自己的人生成功很關鍵。

歡迎關注青島出版集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