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刀尖藥是金創藥的一種,呈粉末狀,可以治療各種跌打損傷,在清朝時期廣泛流傳於民間,亦稱制作“刀尖藥”的藥材爲“龍骨”。皮膚有創口時,只需將刀尖藥粉末塗於患處,不久便可癒合,刀尖藥配以黃酒敷於患處效果更佳。刀尖藥在當時擺滿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不僅限於藥房,擺地攤賣水果的小商販都可能有幾包存貨。如此神奇的刀尖藥是用什麼做出來的呢?刀尖藥後來爲何突然消失?這背後藏有一個鮮爲人知的祕密。

據悉清朝光緒年間,安陽縣有一位姓王的老者像往日一樣在田間耕地,忽然感覺鎬頭觸碰到了什麼硬物,於是彎下腰身定睛一瞧,是一塊骨頭,他瞧着這骨頭形狀樣貌新奇,就裝進口袋拿回家去。這位王姓老者深知自己從小務農沒什麼文化,他想起隔壁鄰居是一位讀過書的先生,於是他把這塊骨頭拿給鄰居辨賞。鄰居看了以後告訴王老頭這骨頭是一種中藥材,俗稱“龍骨”,能治鐵打損傷,拿着這東西去藥房或許能換點錢。

王老頭將信將疑的把他撿的骨頭拿到藥房,還真換了點銀子,這下可把王老頭高興壞了,沒想到種地還能撿到寶。得知消息的鄉親們甚是驚喜,也逐漸開始到地裏挖掘“龍骨”,開啓了致富之路。

據傳說京城有一位叫李成的剃頭匠,就是現如今理髮店的“託尼老師”。他的剃頭手藝略生疏,經常給客人的頭刮破,惹人不悅。他聽說老家有一種“龍骨”神藥敷在傷口上就好,於是他回到老家取了很多,準備給客人用。沒想到這神藥好用的很,很快便傳開,京城的剃頭匠們人人都在口袋裏放着幾包,還爲這神藥起了個“刀尖藥”的名字。隨着刀尖藥的廣泛流傳,李成不再做剃頭匠,轉行做起了販賣刀尖藥的生意。

公元一八九九年,秋葉鋪滿京城街巷。十月的王府井泛着一絲涼意,一個年過五旬的男人正在宅院裏踱步思量着什麼,他正是清朝國子監祭酒王懿榮大人。王懿榮此時正趕上身患瘧疾,因此臉上流露出一絲焦愁。

正當王懿榮爲瘧疾不知所措之時,一位友人登門拜訪。得知情況後,這位友人便帶王懿榮尋名醫開了一單藥方。王懿榮認真看着藥方上每一味中藥,瞥見“龍骨”二字時倍感新奇,他倒是也讀過幾本醫書,對“龍骨”略有耳聞,卻未親眼見過“龍骨”到底長什麼樣,於是他心裏懷着好奇,快速向藥館走去。

回到家後,他拿出“龍骨”翻看着,突然發現這“龍骨”上有很多看不懂的符號和文字。王懿榮可是對金石銘文頗有研究,這些奇怪的符號讓他眼前一亮,頓時起了興致。他立刻跑去藥房,跟掌櫃說他要以高價收購這些“龍骨”。

經王懿榮的一番研究得出,這些所謂的“龍骨”並不是普通的骨頭,而是遠古時期的動物化石和刻有文字的龜甲片。他立即上報朝廷,說明情況。王懿榮的這一結論轟動一時,引起社會各界議論紛紛。王懿榮究其根源,得知這些甲片來自河南安陽縣的小商屯,而安陽正是殷墟遺址所在地。

王懿榮發現甲骨文以後,爲使中華民族寶貴文物不被吞服、塗敷,他幾乎壟斷了這些甲片,使得甲片價格倍增。得知真相以後,沒有人再會去把“龍骨”做成藥治病了。一方面是因爲甲片價格激增,成本太高沒有人用得起,況且止血藥物也不只有這一種。另一方面,甲骨文可是遠古時期祖先發明的文字,具有深重的歷史意義,怎會捨得吞下呢。

據史料記載,關於王懿榮發現甲骨文這一過程還有另一種版本,說是一位名叫範維卿的古董商人將大量帶有文字符號的甲片帶給王懿榮鑑賞的。歷史的車輪不斷的轉動前進着,何者爲實,何者爲虛恐怕只有當事人王懿榮知曉了吧。

這就是在清朝廣爲流傳的“刀尖藥”爲何突然消失於人們視野的原因。當時的人們恐怕怎麼也意想不到經常塗抹、服用的“龍骨”竟然是如此珍貴的文物。回想起來,幸好有王懿榮這種細心的銘文專家發現了“龍骨”的祕密,否則將會有更多片承載着華夏文明的甲片消失殆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