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禮濤(左)

文|木夕

編輯

從1987年《靚妹正傳》算起,33年來邱禮濤以導演、攝影、編劇、演員等不同身份累計參與了137部影視作品的創作,涵蓋愛情、恐怖、警匪、懸疑、紀錄片等多個題材類型,僅導演作品也遠超每年一部的創作節奏,是精於不同類型的“萬能導演”、“多面怪才”。

近年來,邱禮濤的電影以系列創作爲主,“葉問”、“掃毒”、“拆彈專家”……製作規模和創作視野全面迭代升級,《拆彈專家2》在視聽效果和人文內涵兩方面的極致探索,也使之可以與最優秀的香港電影比肩。

《拆彈專家2》影片上映前,記者電話採訪了邱禮濤導演,聽他講述了這部“33年最難電影”的創作過程。

“五個字”白手起家想故事

大約是在《拆彈·專家》的慶功宴上,《拆彈專家2》被提上了日程。邱禮濤回憶,創作過程跟憑空想一個故事差不多,當時能確定的只有《拆彈專家2》五個字和劉德華出演。

“我們能確定人物是一個拆彈專家,然後從人物出發開始想故事、想場景。”在邱禮濤看來,故事想出來不難,選擇恰當的故事講述方式比較難,如何將如此大體量的劇本文字還原爲視聽影像最難。

“故事究竟該怎麼講述,在劇本階段調整過幾次,第二部比第一部的規模更大,但規模升級不是我最關注的,劇本只是一個藍圖,如何在劇本之上完成拍攝纔是最難的。”

李敏和邱禮濤合作過《掃毒2》,與《掃毒2》三週就完成了劇本不同,《拆彈專家2》是一個挑戰極限,難到讓李敏一個人在房間裏哭的劇本。

劇本磨了兩年多,最終形成了這個涵蓋兩次反轉、六場爆炸的“燃炸”故事。 《拆彈·專家》的主題是“用生命拯救生命”,“但救人是不是一定要犧牲自己呢”?《拆彈專家2》試圖探討這樣的主題。

導演就是要幫演員找準狀態

《拆彈專家2》延續了香港電影的“雙雄”結構,講述了兩個性格迥異的拆彈專家的故事。劉德華飾演的角色潘乘風,執行任務受傷斷腿之後遭受了巨大打擊,形成了多變的性格。

以受傷、返崗被拒、迴歸爲結點,潘乘風的角色呈現四種層次和狀態,對錶演的要求也非常高。據介紹,爲了表達角色強烈的反差,劉德華戴假肢連續拍戲數月,不斷打磨“多重面孔”。

談及跟劉德華的合作,邱禮濤表示,潘乘風的角色難度在於要詮釋複雜的性格,因爲電影不是順拍,演員需要準確地把握不同階段的性格差異。

“ 劉德華是很好的演員,整個創作過程的投入程度很高。我的崗位要讓演員清楚角色處於哪個階段,在此之前和之後心理狀態的變化,讓演員更好地呈現不同階段的角色,讓人物更有說服力。”邱禮濤說。

33年第一次說難

《拆彈專家2》的取景地囊括了中環、旺角、機場地鐵站、廟街等超高人流量地點,僅車輛方面就有警車、拆彈車、消防車、救護車、CID的車等等,現場調度難度相當大。編劇李敏直言,“之前從來沒聽邱導說過困難二字,《拆彈專家2》中,是第一次聽導演說難”。

“這個戲真的挺難拍的”,談到此次拍攝的難點,邱禮濤坦言之前拍電影,可能有幾場戲比較複雜,《拆彈專家2》的複雜在於超過一半的戲都不能一次完成,每一場戲都很複雜,要求導演對畫面和鏡頭有非常準確的想象。

“ 這部戲不是開機、關機就OK的,實景部分拍完,再去另一個地方搭景拍攝,後期還要加入電腦特技,一個鏡頭要拍很多次,有相當高的複雜性,一次只能拍攝所需鏡頭容量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左右,對創作組織能力的要求很高。”邱禮濤說。

儘管如此,邱禮濤和劇組還是克服困難,借來借不到的地方,爭分奪秒拍攝,不斷挑戰自己和演員的人體極限,甚至讓劉德華感慨,“我看到導演身上的那種能量,正是我要學習的地方。”

導演身兼“拆彈、炸彈”專家

2017年《拆彈·專家》上映,斬獲當年“五一檔”票房冠軍,讓觀衆對“拆彈專家”這個職業有了感性的瞭解。

在《拆彈專家2》中,邱禮濤繼續堅持對細節近乎嚴苛的要求,電影中的拆彈服根據現實拆彈專家的服裝變化進行了“更新換代”,拆彈工具箱、拆彈機器人、地雷探測儀等拆彈工具,也都認真參考了現實中的拆彈工作,力求帶給觀衆真實的體驗。邱禮濤現場還兼任“拆彈專家”與“爆炸專家”,研究青馬大橋的數據、反覆試驗炸彈的噸數和位置、詳細設置炸燬位置與效果,甚至連電路板也親自確認。

“有基礎才能開始創作,第一部我們蒐集了很多素材、建築圖紙……細節是創作的基礎。”邱禮濤說。相比第一部用很大篇幅講拆除過程,第二部設置了一些比較困難的場景,加入了更多感情的細節。

每一部電影都要對投資人對觀衆負責

《拆彈·專家》炸了紅磡隧道,《拆彈專家2》“盯上了”青馬大橋,下一次會炸哪裏?連續的系列創作會有壓力嗎?

邱禮濤告訴記者,這次創作過程中積累了一些對“拆彈系列”的新想法,但接下來會首先啓動《掃毒3》。

至於連續進行的系列電影創作的壓力,邱禮濤認爲創作的壓力不在於是不是系列作品,“ 壓力不來自第一部,壓力來自每一部。壓力來於每一部電影我都希望能更好,希望有進步,希望電影拍出來能夠對自己、對老闆、對觀衆負責”。

10周殺青配合最重要

《拆彈專家2》的拍攝週期在10周左右,如此大容量、高複雜度的電影能在如此短時間內拍攝完成,邱禮濤特別感謝了劇組各個部門的通力配合,“不容易啊,各部門的配合很重要。我畢竟拍了30多年電影,有些拍完了就拍完了,慢慢感覺就不大了,可是這一部殺青的時候我真的會捨不得,希望能再多拍幾天!”

在邱禮濤看來,電影是拍給觀衆看的,創作者自身不好評價。但回顧整個創作過程,邱禮濤直言不諱這次的開心和不捨,“這部戲我拍得很開心,很順利,是一次很愉快的合作經驗。”

談及對影片的期待,邱禮濤說,“ 希望大家看《拆彈專家2》會覺得電影院裏的兩個小時過得很快,這部電影我們是用心拍出來的,希望將大家帶入電影緊張氛圍的同時,也能引發觀衆對電影故事的深層思考。”

聲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