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是中国最黑暗也最混乱的年代之一,但也是一个新时代与旧社会相互碰撞的年代,在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名噪一时的文人学者,其中最令人瞩目也最令人惋惜的一个名字,莫过于徐志摩。

令人瞩目是因为徐志摩其人才高八斗,二三十岁的年纪就已经成了当时中国的文坛最为璀璨的一颗新星;令人惋惜则是因为徐志摩的死堪称"白给",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却死于一场莫名其妙的空难。

徐志摩死状极其惨烈,半边身躯已全部损毁,脑袋上还开了一个大洞,他当时的妻子陆小曼看到后整个人都泣不成声。在徐志摩的葬礼上,同期的著名文人都纷纷附上悼词,以表对徐志摩英年早逝的惋惜,还有很多人回忆起自己记忆中的徐志摩,并整理成文字。

在关于徐志摩的评语中,唯独冰心写的话最独特最另类,她到底写了什么?

冰心当时关于徐志摩之死是没留下什么好话的,她当时写道徐志摩之死是不光彩的,他就像蝴蝶一样没沾到女人的好处,反而还因为女人而死。冰心后来还多次在书信里表示"是女人误了徐志摩。"至于冰心笔下提到过的这个女人姓甚名谁?冰心从没有明说。

关于冰心所指的这个人到底是谁,外界讨论了几十年都没有出现什么结果。大多数人认为徐志摩的死是因为陆小曼,毕竟陆小曼生活奢侈,逼得徐志摩必须同时打7份工才能养活她,也是因此徐志摩连民航飞机都不敢乘坐,只能做运货的飞机,最终导致出事。

但结合冰心一向对于林徽因的不满,这个"女人"或许指的并非陆小曼,而是林徽因。不论是陆小曼还是林徽因,都跟徐志摩有过感情纠葛,咱先来捋一捋徐志摩和她们的故事。

徐志摩在十八岁的时候父母给他包办了一门婚事,对象是当时富商张润之的女儿张幼仪。虽然张幼仪也是非常一名优秀女性,但毕竟徐志摩还有着非常远大的理想,他向往新式生活,也对父母包办婚姻很是不满。

1918年的时候,徐志摩就远赴重洋前往西方游学,夫妻两人被太平洋隔开而分居两地,丈夫在接受欧美进步思想熏陶的同时,也认识了另一个女人,林徽因。此时的林徽因只有16岁,跟随父亲前往欧洲游历,意外认识了徐志摩,没有什么人生经验的林徽因一下子就被徐志摩的才华所俘虏。

与林徽因在国外生活的这段时间里,徐志摩无疑是非常开心和幸福的,他疯狂的爱上了林徽因,并为林徽因写下了无数情诗,两人出双入对,神仙眷侣的模样羡煞了无数旁人。但林徽因后来还是知道了张幼仪的存在,最终还是用理智战胜了冲动,告别徐志摩后与父亲回国。

可享受过自由恋爱的徐志摩怎么还能忍受包办婚姻给自己带去的枷锁?他下定决心要和张幼仪离婚,哪怕张幼仪已经为徐志摩生下了两个孩子。

1922年,徐志摩回到北京,在一次朋友小聚的过程中认识了本已是他人妻子的陆小曼。他全然不顾"朋友妻,不可欺"的劝告,决意要与陆小曼双宿双飞。由于徐父讨厌陆小曼,因此拒绝给予儿子经济上的支持,迫使徐志摩必须打好几份工来养家糊口,半年之内徐志摩往返北京、上海多达八次,终于在11月19日遭遇空难去世。

这就是徐志摩与三位妻子之间的故事。有人说徐志摩是为参加林徽因的演讲而死,也有人说是因为陆小曼花光了家里积蓄,使得徐志摩不得已"贪便宜"才搭乘了这趟邮政飞机而死。但说白了,徐志摩之所以走到这一步,完全是他自己的选择,将男人的过错强加在女人身上,着实不知该如何评价。

徐志摩死时年仅35岁,对于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坛才子来说,这么多么美好的年纪。因此希望各位在学习他诗歌的同时,也要把他对待感情三心二意这点引以为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