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愛

比如說,你的孩子成績很差,你還愛他嗎?你說愛呀!當然愛,孩子在學校惹禍,把人鼻子打流血了,你還愛嗎?你說愛我上門賠禮道歉,你孩子將來犯罪進監獄你還送飯嗎?你說送啊,那是我的孩子啊!

所以看起來沒問題,聽起來我們對孩子似乎是無條件的愛,但是我們各位反思一下,我們平常跟孩子表達出來的是無條件的愛嗎,有沒有這份愛,根本不取決於你的內心,尼叔知道很多父母在內心當中是愛孩子,是無條件的愛她,就算這個孩子變得很糟糕,出了很大的亂子,到最後家都是他的港灣對吧

2.價值感

你真的對孩子是無條件的愛,但是你表達不出來,你每天所說的,往往都是威脅性的話,比如說你要再這樣我就不愛你了,你要再這樣我就不管你了,你要再這樣把你送人了,這樣的話?

我記得我看到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家長的孩子和家長吵架,這個孩子5歲,然後跟他爸爸吵架說,從現在開始你不是我爸爸,大家都在旁邊笑,覺得這個小孩子好可愛,我看到這話就知道,孩子身邊一定有人跟他這樣說話,一定有人說你不是我兒子,所以孩子把這個東西,當做一個懲罰的方法,拿來對付自己的爸爸,而且孩子說:你現在不是我爸爸的時候很認真的說這樣的話,所以沒有覺知。

父母只覺得好笑覺得好玩,你看他還學我說話,但是這種話所表達出來的就是有條件的,就是如果你不聽話,我可以拋棄你。

3.成長型心態

生活中你經常能夠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媽媽在面前走,孩子在後面追,媽媽說:我不是你媽媽,不要跟着我,孩子被嚇得哭難過,如果孩子被這樣對待一次,被這樣拋棄在大街上,這是非常殘忍的,甚至有的媽媽會藏起來,躲在柱子後邊,媽媽也不想孩子丟,她在藏在哪看着孩子哭,讓他再哭一會,誰讓他不聽話。

這時孩子在大街上茫然無措,看不到媽媽,長達幾分鐘的時間,很有可能給他造成一種心理學上的傷害,叫做資格感缺失,你知道什麼叫資格感缺失啊?

就是我沒有幸福的資格,甚至我沒有活下去的資格,有的嚴重的會抑鬱?去研究所有抑鬱的人,他的內心當中一定有一個資格感缺失的東西,就是我沒有幸福的能力,我沒有幸福的資格,我是一個沒資格的人,爲什麼呢?因爲沒人愛我,說你是被愛的,這句話非常重要,你是被愛的,對我們每個人,一定要清清楚楚的知道我們是被愛的,我們是有這個能量的,一個心中擁有足夠能量的人,是願意相信自己是有資格,獲得幸福的,有能力幸福的,所以不要在對孩子說那些自認爲開玩笑的話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