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記》的《留後世家》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說的是張良勸劉邦封雍齒爲侯的事情。按照史書的記載,雍齒是劉邦的仇人,曾經背叛劉邦,幾乎將其逼入絕路。劉邦後來投靠了項梁,才從危機中解脫出來,所以劉邦對雍齒非常痛恨。劉邦滅項羽一統天下後,雍齒再次投靠了劉邦。在劉邦封侯之時,張良就勸劉邦封雍齒爲侯,顯示自己的大度,也安撫朝廷中對封侯不滿的開國元勳。這則故事在歷史上傳爲佳話,被認爲是劉邦和張良君臣相知的代表。然而從漢朝開國時的國家局勢來看,劉邦和張良卻有着各自不同的打算。

雍齒本來是劉邦的同鄉,他們都是沛縣人。雍齒、王陵和劉邦的家族都是沛縣世族,當地有名的豪強,以兄弟相稱。劉邦在芒碭山斬白蛇起義後,帶領義軍攻打家鄉沛縣,在蕭何、曹參等鄉黨的支持下拿下了這個縣城。劉邦因聲望很大而被推薦爲首領,於是他自稱赤帝子,通過招兵買馬把部隊擴展到三千人。

然後劉邦帶領軍隊攻略沛縣周邊,很快攻下了沛縣重鎮豐邑。劉邦當時很信任雍齒,把豐邑交給雍齒鎮守,自己帶着軍隊繼續攻打其他郡縣。在劉邦攻下方與後,與反秦義軍中的魏國周市軍隊發生衝突。雙方搶地盤打得很激烈,可在最緊要的時候雍齒卻背叛劉邦,把豐邑獻給了周市。

劉邦得知這個消息後大怒,帶兵從前線撤離,回軍攻打豐邑。雍齒依託豐邑的城牆防守,劉邦幾次都攻不下來,反而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境地。倒黴的是,劉邦怒急攻心下還得了重病,只能暫時放棄豐邑,撤回沛縣。當時劉邦勢單力孤,而雍齒又投靠魏國周市,所以他不得已撤出沛縣,到薛地向項梁求援。然後項梁借兵給劉邦,劉邦纔打敗了雍齒和魏軍,奪回了豐邑。雍齒兵敗後沒有被劉邦抓住,而是趁亂逃走,投靠了魏國。後來雍齒投入項羽麾下,在楚漢之爭時建議用劉太公來要挾劉邦,所以劉邦對雍齒非常的痛恨。

消滅項羽後劉邦一統天下,開創了漢朝,於是按照開國的功勳進行封侯賞賜。由於劉邦一開始賞賜的大多數爲沛縣鄉黨集團的開國元勳,如蕭何、曹參、灌嬰、周勃等人,所以引起了其他開國元勳的不滿。這時候爲了平息衆怒,穩定國家局勢,張良便提出給雍齒封侯的建議。

張良的理由很直接,就是讓雍齒的特殊身份發生作用。劉邦和雍齒之間的仇恨人盡皆知,所以雍齒投降劉邦時就已經做好被殺的準備。如果劉邦放棄處死雍齒,而且給雍齒封侯。這就說明劉邦有着極大的度量,願意與開國元勳們共同治理天下,這樣就能夠平息內部矛盾,穩定政治大局。

這種說法被記載在史書上,很多歷史學者也以此作爲劉邦和張良君臣相知的例子。有意思的是,這個事情是史書上記載的,漢朝在開國後張良僅有的給劉邦出謀劃策的事例之一。在此之後,張良就再也沒有給劉邦出過什麼主意,並且遠離了漢朝政治。即便在劉邦晚年張良再度出現在史書中,那也是給皇后呂雉出主意,幫她穩住太子劉盈的地位,這都是站在劉邦的對立面了。因此張良這次少有的,在漢朝建國後給劉邦出主意的故事,便具有了很特殊的政治含義。而史書上記載那過於簡單的原因,就顯得太過膚淺和單薄了。

在這個事情融入到漢朝開國前後的大局之中,可以看到當時的朝廷中是存在很大矛盾的。劉邦雖然平定項羽奪得天下,但並不是非常強勢的皇帝,在他麾下的大軍中也不是衆望所歸。實際上當時平定項羽的並非劉邦單獨的軍隊,而是以聯軍性質存在的。除了劉邦自己帶領軍隊在滎陽成皋戰線與項羽大軍對峙外,在河北山東的韓信、中原腹地的彭越、楚國腹地的英布等等都是以聯軍的關係與劉邦交往,而不是單獨隸屬於劉邦的軍隊序列。而周邊很多諸侯王如,張耳、臧荼、韓王信、吳芮等等都是牆頭草,看着局勢對劉邦有利,才倒向漢軍。

所以劉邦開國之後,需要兌現承諾的除了沛縣鄉黨的開國元勳外,其他的諸侯王也有很多需求要劉邦滿足。在楚漢之爭中,劉邦之所以能夠成爲反楚聯軍的盟主,其最大的原因便是他答應了繼續分封制的承諾。當初反秦的時候,盟軍內部就有協議,秦朝被滅後要恢復戰國時六國的舊有分封制度。項羽上位後雖然分封了十八路諸侯王,卻很快開始挑撥其中矛盾,力圖消滅各諸侯王。劉邦便是抓住這個機會起兵攻入關中,然後打起了恢復分封制的大旗,贏得了個諸侯王的支持,這纔有了和項羽爭奪天下的資本。

劉邦在拉攏各諸侯王時承諾過,承認他們原有的封地和六國舊貴族的特權,所以漢朝建立後劉邦就必須兌現這個承諾。可是在漢朝建立之初,除了沛縣鄉黨和呂雉家族,以及在垓下之戰前逼劉邦分封的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其他地方的開國元勳並沒有得到分封。這樣使得漢朝朝廷內部矛盾比較突出,甚至有人懷疑劉邦會走項羽的老路,再次玩消滅諸侯和貴族的把戲。因此朝廷內部政治動盪,各種爭議頻繁出現,讓剛剛開國的漢朝出現了內部危機。劉邦向張良求助時,便是爲了解決這個危機,讓新生的漢朝政權站穩腳跟。

從這個角度來看,劉邦和這些未冊封的開國元勳之間的矛盾,並不是簡單地私人仇恨,而是兌現協議和承諾的問題。在楚漢戰爭中,這些開國元勳都是牆頭草,在劉邦和項羽之間反覆投降和叛變。其中劉邦在彭城大敗,便是因爲這些牆頭草在戰場突然崩潰所致。這場大敗不但讓劉邦喪失了軍事上的優勢,還差點被項羽的軍隊抓了俘虜,劉邦的父親和老婆也丟在了項羽手中。所以從私人角度看,劉邦對這些牆頭草是非常痛恨的。後來劉邦讓韓信組織軍隊北上攻打魏國、代國、趙國等,其中的目的便是消滅關鍵時候倒向項羽的牆頭草。

可是在楚漢之爭的戰場上,這種牆頭草太多,根本殺不過來,所以需要恩威並施。對魏豹、陳餘等頑固派必須殺掉,而更多的卻需要用政治利益拉攏。所以劉邦許下了不少承諾,保證這些諸侯王和貴族在漢朝建立後的政治利益。其中保留其封地和諸侯貴族權力,這是劉邦承諾中最核心的部分。然而劉邦開國後封了蕭何爲第一功臣,然後大封沛縣鄉黨親信,就連張良和陳平的封地都不高。而垓下之戰前冊封的韓信、彭越、英布等人本身就受到劉邦猜忌,所以他們與劉邦的暗中矛盾極大。

這些私人恩怨交織在一起,在政治利益的驅動下,使得漢朝政局暗潮洶湧。這樣的情況引起了其他諸侯王和舊貴族的警覺,他們既擔心劉邦不兌現戰爭之前的承諾,更擔心他走上項羽的老路,要消滅諸侯王和六國貴族。這種內部矛盾影響了漢朝政局的穩定,危及到劉邦對國家的統治。對於劉邦來講,穩定國家政治是第一步地,消滅內部的異姓諸侯王和六國貴族勢力則是次要的。所以他向張良求助,讓張良幫他解決這個問題。他找張良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爲張良本質上是分封制的支持者,而且對恢復六國舊貴族是非常癡迷的。

張良家族就是韓國世代貴族,祖上長期擔任韓國相國,一生的願望就是恢復韓國地盤。張良找人行刺秦始皇的車隊,擁立韓王信復國,支持劉邦攻打項羽,都是爲了恢復韓國的原有的領地。從某種意義上說,張良與六國舊貴族、異姓諸侯王都是同一陣營。劉邦可以通過張良來緩和與其他貴族的矛盾,解決兌現分封制承諾的問題。而將雍齒封侯,表面上是顯示劉邦大度,不追究曾經的私人矛盾,深層次上講是做出政治表態,表示自己認可分封制的態度。有了這樣的態度,那就有了雙方談判的基礎,如何兌現承諾就在談判中商議。

而對張良來講,也是爭取分封制的最好機會。張良是維護舊韓國統治的貴族,他自然力求在漢朝實行分封制。但韓國在戰國時期就是弱國,而韓王信在楚漢之爭的諸侯王中也不出色,所以與劉邦缺少談判的基礎。張良藉此拉攏其他諸侯王和貴族,形成抱團取暖的勢頭,就能與劉邦進行分封制談判,爲諸侯王和貴族們爭取最大的權益。所以對於張良來講,劉邦和六國舊貴族的私人矛盾可以用雍齒來化解,而分封制的承諾是否兌現纔是他最關心的。劉邦分封了雍齒,也就讓他們之間多了互信,政治上的衝突就降低了,兌現承諾的可能性增加。

但是劉邦並不是什麼守信的人,他分封雍齒只是緩兵之計,最終的目的還是讓劉氏天下走向中央集權。雖然整個過程經過了漫長的時期,經歷了劉盈、呂雉、劉恆、劉啓等皇帝,直到漢武帝劉徹才完成,但當時漢朝的政治格局已經不是張良所期望的舊時代的分封制了。實際上從歷史發展的規律來看,周朝的分封制採用的世襲貴族制度,本身就走到了盡頭。正是因爲世襲貴族和諸侯王過於強大的勢力,才使得周朝滅亡,秦朝興起。無論是秦始皇,還是項羽和劉邦,都不可能坐視周朝的前車之鑑,只是處理方法不同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