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春秋时候的齐国,相信很多人会想到一个传奇的人物:姜子牙。周武王灭亡殷商以后,将姜子牙册封到今天山东一带为诸侯,这便是齐国的来历。

在春秋时代,齐国是第一个霸主。而齐国称霸之时,便是齐桓公在位期间。历史上我们只要一提到齐桓公,往往就会想到这一点。不过,齐桓公他们家荒唐的事情,却很少有人知道。

那么,齐桓公他们家到底有多么奇葩呢?

其实如果按照西周时候的规矩来说,齐桓公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够做齐国的君主的。不过,由于时代发生了变革,这才让一切都变得有了可能。

1、 礼崩乐坏

春秋时代的社会情况,用孔子的话概括就是4个字:礼崩乐坏。

这一情况的直接体现就是,在春秋时代,大臣杀害君主,君主遭到篡位,都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而这种情况其实在西周时候是很难发生的。

——因为西周时候,这种情况,周天子尚且有力量进行干涉和禁止。但是到了春秋时代,天子自身难保,所以,野心家的野心,也就有了实现的余地。

2、 齐桓公的侥幸得位

齐桓公的父亲齐僖公去世后,君主宝座由齐襄公继承。

不过,齐襄公在位没几年,就被杀死了。并且这一事件导致了齐国发生了内乱。而齐桓公就是利用这个内乱取得齐国君主的地位。并且在管仲的辅佐之下齐国开始了称霸之路。

姜子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神乎其神的人物。不过,他的后人所做出的荒唐事情,足以让现代人都感到瞠目结舌。

1、 齐襄公的不伦之恋

齐襄公还是公子的时候,就对自己的妹妹文姜有非分的想法。不过,这并不是齐襄公的一厢情愿,因为文姜对自己的哥哥其实也有一定的爱慕之情。

并且,这种爱慕之情,很快发展到肌肤之亲。

其实在古代埃及,兄妹之间嫁娶都是很寻常的事情。在日本的神话里面,也存在兄妹嫁娶的传说。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齐襄公的行为总是让人难以接受。

事实上,这种情况,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被视为野蛮的典型了。

因此齐僖公对于自己儿女荒唐的事情,不论知道与否,都不会长期允许继续折腾下去。于是,文姜长大成人以后,文姜嫁到了鲁国,成为鲁国君主鲁桓公的夫人。

山东又被叫做齐鲁大地。因为在春秋战国时代,齐国和鲁国都在山东境内。不过,齐国和鲁国之间是互相瞧不起彼此的一种存在。鲁国将周礼视为金科玉律,因此对于齐国这种蛮夷风气比较重的国家是十分鄙视的。

而齐国对鲁国的这种迂腐也非常看不起。

鲁桓公之所以娶文姜,其实完全是因为觉得齐国的国力太强大的缘故。

不过,文姜和齐襄公的奸情,最终还是被鲁桓公发现。鲁桓公很愤怒。因为对于这种禽兽行为,鲁桓公觉得有必要让天下人都来围观,都来评评理。毕竟,鲁国虽然军队不行,但是鲁国在舆论运用方面却非常强大。

鲁桓公对于这种丑闻还没来得及声张,就被齐襄公借故谋杀。毕竟,齐襄公可不像鲁桓公这样迂腐。就这样,鲁桓公因为捉奸而被杀,和后世的武大郎颇为相似。

2、 宣姜的婚姻史

和自己的哥哥齐襄公比起来,宣姜的婚姻史无疑也是让人深感啼笑皆非的。

宣姜原本被许配给卫国的太子伋。结果就在宣姜嫁到卫国的路上,太子伋的父亲卫宣公听说宣姜貌美,于是打算看一看自己这个未来儿媳妇啥样。

结果这一看,荒唐的事情发生了。卫宣公居然对宣姜一见钟情,并且卫宣公决定不让宣姜做自己的儿媳妇,而是选择自己娶了宣姜。

其实宣姜对太子伋也没啥感情。毕竟之前彼此都没有见过面,自然而然也不会有什么感情可言。因此,当宣姜成了原先未婚夫的继母以后,宣姜产生的想法也变了。

宣姜和卫宣公有了孩子以后,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继承卫宣公的国君地位,于是宣姜不断陷害太子伋。最终,经过一系列的乌龙事件,宣姜的大儿子和太子伋都被杀手杀死了,不过,这倒没影响宣姜的心情。因为本来按照宣姜的意思,继承卫宣公宝座的,应该是自己的小儿子。因此,大儿子被杀,反而让自己省了不少心力。

卫宣公死了以后,宣姜的二儿子继承了君位,这便是历史上的卫惠公。卫惠公登基没几天,太子伋的支持者趁机发动叛乱,最终经过一系列的叛乱和混战,宣姜改嫁了。而宣姜的第二任丈夫,恰恰是自己的继子、卫宣公的儿子——公子顽强。

等到公子顽没了以后,宣姜的第三任丈夫,是公子昭伯。这个公子昭伯,也是卫宣公的儿子。并且,宣姜还和后来的丈夫有了生养。这就意味着,卫国的家谱和世系,也由此变得混乱起来。

不过,真心让人感到费解的是:这个宣姜到底有什么魅力,值得让三位卫国君子争抢。

难不成真心貌若天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