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12月21日,

農曆十一月,初七,

迎來了二十四節氣——冬至。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

冬至是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是陰陽二氣自然轉化之時。

此時,白晝最短之日,也是“數九寒冬”開始之時。

從冬至日開始,每隔九天作爲一個“九”,共分成9個“九”。

“數九”這這樣的一首順口溜: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在北方,冬至喫餃子。

很多地方,有“喫了冬至餃,不凍耳朵”之說。

而在南方,冬至節,大多喫湯圓,在江南尤爲盛行。

“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冬至喫湯圓,又叫“冬至團”。

還有些地方,在冬至這一天喫羊肉湯、八寶粥……今天冬至,你們家喫啥?

今日冬至,飲一湯,食二果,揉三處,做四事,寒冬少生病,更健康

冬至,意味着陽氣回升,是下一個循環的開始。

“三九補一冬,來年去無病“,此時,是養生的一個重要時期。

冬至,飲一湯

數九寒冬,喝點熱湯,滋補又驅寒。

冬至時節,當歸黃芪羊肉湯,是很好的選擇。

以羊肉、山藥、黃芪、當歸爲食材的湯,補體虛,祛寒冷。

冬季喫羊肉,促進血液循環,增加人體熱量。

羊肉,味甘性溫,補體虛,祛寒冷,溫補氣血。

當歸,補血活血。黃芪,壯脾胃,益氣補虛。山藥,補脾養胃。生薑,解表散寒。

冬至,食二果

一、蒸梨

冬季水果首選,當屬梨。

梨,可潤喉生津、潤肺止咳、滋養腸胃等。

不過,冬至過後,天氣越發寒冷,此時喫梨,最好蒸着喫。

梨的性質比較涼,蒸梨可降低寒性。

煮熟的梨,去除了寒性,梨皮會變得略苦,但去燥潤肺之效更佳。

此外,梨籽中的木質素,在加熱後會在腸道中被溶解,將有害物質排出體外。

二、桂圓

桂圓,又稱龍眼,性溫,很是滋補,也是冬至水果不錯的選擇。

經常喫點桂圓,能夠養心安神,補人體氣血,尤其是比較勞心的人,也容易耗損心脾氣血,喫點桂圓,更能達到補益之效。

冬至,揉三處

冬至,陽氣初生,要注意呵護人體陽氣。

此時,不妨多按揉三個地方,助力陽氣生髮。

一、揉大椎

按摩大椎穴,可護陽、昇陽氣,避免風寒侵體。

經常按揉,還可全面提升抵抗力及免疫功能,預防感冒。

二、揉神闕

神闕穴,肚臍正中,是經絡之總樞,經氣之匯海。

經常按揉,可益氣補陽,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

全身放鬆,雙手重疊,以肚臍爲中心旋轉按揉,由大圈到小圈來按摩。

三、揉湧泉

湧泉,是振奮陽氣的一個要穴。

晚上泡腳後,用手揉湧泉穴,每次3-5分鐘,可溫補腎陽。

冬至,做四事

一、防內火,勤飲茶

冬至,是“冬令進補”的最佳時節。

民諺素有“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之說。

但此時需要注意,飲食上不注意,容易導致“內火”。

防內火,平時可以多喝點下火的茶水,簡單方便,又有效。

蒲公英、菊花、金銀花,都是不出的選擇。

二、防中風,穩血壓

冬至過後,是中風高發時期,不可不防。

血壓波動較大,是誘發腦中風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氣溫降低1℃,收縮壓升高1.3mmHg,舒張壓升高0.6mmHg。

冬至過後,一定要注意穩定血壓,預防中風的發生,尤其是血壓高者。

如果能夠控制好血壓,中風幾率↓48%。

除了不能擅自停藥以外,還要注意生活細節。

首先,要限鹽,每日攝鹽量小於6克,減少烹調用鹽及含鈉高的調味品。

其次,要補鉀,每日鉀攝入量爲3.5~4.7克,喫莧菜、花生、豆類、玉米等。

最後,還可按揉穴位,幫助穩定血壓,如風池穴、曲池穴、崑崙穴等。

此外,清晨起牀時,要注意慢一點,切莫起牀過快過猛,導致血壓飆升。

三、防寒邪,做保暖

冬至日,北半球,白晝最短的一天。

此時,要注意防禦霜凍,防寒邪,做好保暖。

寒從足下起,首先,做好足部保暖,做做熱足浴。

熱水泡腳,可驅寒暖身,更可通經活絡,溫補腎陽,溫暖全身。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泡到全身微微出汗,約30分鐘爲宜,切莫大量出汗。

其次,還要注意適當增衣,莫着涼。

一定要躲着寒涼,適當增衣,避免着涼,尤其是頭頸。

必要時,外出戴帽子,圍圍脖,一定要穿戴好,避免風寒的侵襲。

四、曬太陽,補陽氣

冬季,多曬曬陽陽,尤爲重要。

曬太陽,除了促進營養吸收,增強免疫力,還可補陽氣。

曬後背,讓督脈有比較高的溫度,對養護陽氣都是有幫助的。

曬後背的時間,在40-60分鐘左右爲宜,出少量汗、微微睏倦效果最佳。

此外,曬曬頭頂,也有助於陽氣生髮。

凡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匯於頭部。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曬此穴,可通暢百脈、調補陽氣。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