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69萬億! 央企資產總額比“十二五”末增45% 央企負責人會議明確:明年將把全員勞動生產率納入業績考覈

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 旭

12月24日至25日,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在北京召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會議總結了今年國企央企運行情況,並針對新一年國企央企改革發展工作部署了多項重要任務。

會議提出,要努力打造一批行業產業龍頭企業、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企業、一批“專精特新”冠軍企業、一批基礎保障骨幹企業;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落實情況納入業績考覈,確保改革在重要領域、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突破與進展。

經濟效益穩步提高

此次會議總結概括了“十三五”時期我國央企的運行態勢。

會議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中央企業有力應對複雜嚴峻形勢,經濟效益穩步提高,預計到今年年底資產總額將接近69萬億元,比“十二五”末增長45%。“十三五”期間央企營業收入、淨利潤、勞動生產率年均分別增長5.6%、8.9%和7.8%。

新一年,央企又將開展哪些重點工作?記者注意到,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爲會議提及的重中之重。

此次會議強調,2021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關鍵之年,國資委將通過在線督辦系統加強督導推動,並將三年行動的落實情況納入業績考覈。

會議要求,抓緊抓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一是更加聚焦重點任務。聚焦混合所有制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商業類企業的公益類業務分類覈算和分類考覈等重點難點問題求突破,聚焦做好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和廠辦大集體改革等收尾性工作,確保圓滿完成。

二是更加註重激發活力。全面推行用工市場化。完善按業績貢獻決定薪酬的分配機制,積極有序推進關鍵崗位核心人才激勵,靈活開展多種方式的中長期激勵。

三是更加突出基層創新。鼓勵支持進入“雙百行動”、“科改示範行動”、區域性國資國企改革和深化東北地區國資國企改革等專項工程的企業率先改、大膽試。

原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2020年開始,我國實施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明年進入第二年,也是十分關鍵的一年。既然是“行動”,執行就要落實。

將引入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標

除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外,此次會議還對央企新一年任務作出多項部署。

會議披露,國資委正組織開展國資央企“十四五”規劃研究編制工作,將綜合考慮發展機遇、優勢和挑戰,推動國資央企不斷聚焦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科技自立自強展現新作爲、國有經濟佈局實現新優化、國資國企改革取得新突破、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得到新加強等五方面的任務目標,努力打造一批行業產業龍頭企業、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企業、一批“專精特新”冠軍企業、一批基礎保障骨幹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議明確將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標納入考覈體系。

會議指出,明年國資委將引入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標,與淨利潤、利潤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率、資產負債率、研發投入強度等一起,形成“兩利四率”考覈體系,引導企業關注改善經營效率和發展質量,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從國內來說,央企的勞動生產率是比較好的,但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將該指標納入考覈體系,既可以改善央企的利潤狀況和內部盈利能力,長期來講也可以提升央企的發展質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