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是一份古老而又神祕的職業,極其特殊也鮮爲人知。

我國曆史上有著名的四大刺客,分別是:

魚腹藏劍如彗星撞月刺吳王僚的專諸;

左手持戈如蒼鷹擊於殿上刺慶忌的要離(一說是豫讓,筆者傾向要離之說);

單人支劍如白虹貫日刺俠累的聶政;

圖窮匕見刺秦王的荊軻。

四大刺客中,荊軻最爲後人所知悉。但是四大刺客中,最負盛名的荊軻卻是唯一一個刺殺失敗的刺客。位列四大刺客之一,荊軻真的不合格。在五個方面他遠遜於其他三大刺客,充其量,他只能算是一個不入流的刺客。

(《荊軻傳奇》中劉燁飾荊軻)

第一點:刺殺動機的強烈程度

身爲一個刺客,必須要明確知道自己爲什麼執行任務,無論是爲名爲義還是爲利。任何事都是如此,動機越強烈,越容易成功。

專諸刺吳王僚,其動機是爲了報吳王闔閭的知遇之恩,雖百死不足懼;

要離刺慶忌,動機是爲了楚國的百姓生活安寧,不受戰亂之苦,堅若磐石;

聶政刺俠累,動機是報韓仲子的禮賢下士之恩,士爲知己者死,斧鉞加身難易其志。

而荊軻刺秦王,最主要的動機,是迫於太子丹的壓力。剛開始荊軻聽到太子丹的計劃,是不同意的。但是太子“前頓首,固請毋讓。”太子丹固請勿讓,見荊軻的時候就沒有給他拒絕的機會,如果荊軻拒絕,下場必然會像田光一樣,不會活着離開。

荊軻刺秦緣於無奈,缺乏主動,動機不夠純粹堅定。刺殺從最開始的謀劃階段起,就埋下了失敗的種子。

第二點:刺殺任務的明確程度

專諸的任務是殺掉吳王僚,要離的任務是除掉慶忌,聶政的任務是幹掉俠累,簡單明瞭。

而荊軻的任務,首要是劫持嬴政爲人質,以此威脅秦國放慢吞併六國的腳步;劫持不了之後的備選方案,纔是刺殺嬴政。

也就是說,荊軻首先是個劫匪,其次纔是個刺客。

刺客屬於高危的職業,單純的刺殺都已經是危險重重,荊軻居然首先要當劫匪,更是難上加難。荊軻要挾持的人質是秦國的國君,有無數護衛,重重保護,不是放學路上一個人回家的小朋友。不能準確分析任務的可行性,不能提出專業的意見,懷抱着劫持嬴政的幼稚想法進行刺殺行動,這不是一個合格的刺客應有的行事準則。

第三點:刺殺準備的充分程度

專諸刺吳王僚,因吳王僚愛喫烤魚,隱居太湖苦練烤魚三年,扮做廚師獻魚於吳王僚,暗藏魚腸劍於魚腹內,伺機刺殺,最後功成身死。專諸爲了刺殺,準備了整整三年,三年間不斷的演練,熟悉他獻魚時與吳王僚的距離,自己掰開魚肚子取劍的速度,烤魚的溫度對自己速度的影響,魚腸劍的鋒利程度,吳王僚的鎧甲厚度等所有細節,一擊成功。

要離刺慶忌,精心準備苦肉計。用竹劍刺傷姬光(即後來的吳王闔閭)手臂,鐵劍斬斷自己右臂,同時讓姬光殺了自己的妻子兒女,成功混入慶忌的身邊。之後不斷的苦練左手,並獲取慶忌的信任,縮短兩個人之間的物理距離,降低慶忌的防備心理距離。終於在慶忌疏於防範之際之際,抓住最好的機會,一擊成功。

聶政刺俠累,拒絕了韓仲子爲他提供敢死隊相助的要求,精確的分析準備,認爲一個人比多人更加穩妥,合理的計算俠累身邊護衛的防護牢度以及自己的劍法,身負長劍,赴階殺人,如白虹貫日,一劍功成。

而荊軻刺秦王之前,沒有認真準備、演練,也不與太子丹詳細謀劃,整天故作高深,處處裝出一副高人的模樣,每天享受美酒美人。

圖窮匕見是一個非常完美的主意,如果能準備充分的話,荊軻不至於不成功。但是他沒有提前計算自己與嬴政之間的距離,沒有考慮嬴政衣服對自己挾持會造成的影響,沒有反覆演練刺殺時候會遇到的突發狀況;通知自己的朋友通知晚了,最後只能同廢物秦舞陽共同執行任務。進行危險係數如此之高的任務,準備卻這樣潦草,荊軻,作爲刺客,相當的不入流。

4/ 必死的信心

冷兵器時代的刺客,一般一生只能執行一次刺殺任務,無論成功與否,隨之而來的下場基本都是死亡。

需要刺殺的人,都是位高權重,身邊有重兵把守的人,不然根本不需要刺殺。對這種目標進行刺殺,即使成功,也難免被目標身邊的人將自己剁死。

所以刺客執行任務的那一刻起,就等同於在閻王的生死簿上留下姓名。死亡不可避免,但是是否成功卻不能保證。懷抱必死的信念,方能在行刺的那一刻調動所有的能量,畢其功於一役,最大程度提高成功率。

專諸母親自盡身亡之後,他便放下一切牽掛,抱必死之心爲公子姬光謀劃刺殺吳王僚,不給自己留後路,一擊成功,最終被衛士砍成肉醬。

要離砍斷自己手臂,害死自己妻兒的那一刻起,便抱定了必死的信念。最終如蒼鷹擊於殿上,成功殺死慶忌,雖然他能活命,但還是選擇自盡身亡。

聶政在母親死後,將姐姐嫁出去,守完孝,無牽無掛,可以慨然赴死之後,方纔找韓仲子。揹負長劍,辭衛赴韓,赴階直上,一劍封喉。最終被圍攻,劃破面頰,剜出雙眼,自盡而亡。

而荊軻,卻一心求活。他認爲“往而不返者,豎子也。”他刺殺嬴政的動機,也不過是想在燕太子丹那裏保全性命,所以他的所有行動都給自己留有後手,而這些後手,最終導致了他的刺殺失敗。

圖窮匕見之後,他抓住嬴政的袖子,秦王自引而起,袖絕。此時他已經失去了挾持嬴政的機會,最好的選擇是第一時間將匕首扔向嬴政。試想一下,一隻手能抓到嬴政的袖子,另一隻手距離嬴政的距離也就在咫尺。即使荊軻沒有練過武,這個距離扔中嬴政也是不難的。但是他不想死,他想挾持嬴政,享天下盛名,最重要的是,他想活着。所以,最後他圍着柱子追着嬴政跑,卻沒有抓住嬴政。最終,他不僅沒有刺殺嬴政,還搭上自己的性命,激怒嬴政伐燕。

5/ 刺殺技能——武藝的高低

當然,武藝高強不是刺客一定要有的品質,精於下毒精於謀略甚至容顏姣好都可以代替武藝高強。但是冷兵器時代的荊軻被選中行刺,就是因爲他精通劍法(實際上從荊軻後面表現來看,武藝很一般,不過自己擅長造勢,所以才讓世人覺得他是個劍法高手)。因爲武藝高被選中當刺客的荊軻,武藝真的有點兒不太高。

專諸擘魚,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電光火石之間,快如閃電,如彗星襲月,立斬吳王僚。

聶政直入上階,出其不意,長虹貫日,一劍封喉,自後力斬數十人,自盡而死。

(圖片來自網絡)

要離,劍術高手,有萬人之勇。自斷右臂,又苦練左手,如蒼鷹擊於殿上,長戈直穿慶忌腹部,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反觀荊軻,劍術不如蓋聶,又酗酒貪色,體力難以保持巔峯。圖窮匕見之時,伸手只抓住了嬴政的袖子,還被其掙脫;掙脫之後,繞着柱子好幾圈都追不到嬴政,速度慢,體力不濟;待嬴政拔出長劍之後,反被嬴政輕鬆砍斷左腿,武藝不夠,最終慘死。

荊軻是一個不入流的刺客,無論從各方面來看,都不如專諸、要離、聶政,但是他的故事卻流傳最廣。筆者私以爲主要有如下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荊軻的刺殺對象太牛。

荊軻的刺殺對象是嬴政,千古一帝,傳說無數,人盡皆知。而吳王僚、慶忌、俠累在《史記》中都不配合併爲傳,被後世人知道還是作爲專諸、要離、聶政在史書上的陪襯。後人但凡言始皇帝者,難免會提到荊軻,所以使得荊軻的故事在民間流傳更廣,知名度更高一些。荊軻應該感謝自己的刺殺對象秦始皇嬴政,因爲他的雄才大略千古留名,才讓他被後世記住。

第二個原因,司馬遷的偏愛。

司馬遷的《史記》中,刺客列傳總共五人,荊軻處着墨最多,是以事蹟流傳最多,後人想象空間最大。

基於以上兩個原因,荊軻最爲後人熟知。但是知名度高是一方面,在刺客這個古老的職業上,荊軻是不入流的,筆者私以爲其不該跟專諸、要離、聶政齊名並列爲四大刺客。然此只是筆者一家之言,如果您有不同建議,歡迎討論,不勝榮幸。

作者:茶葉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