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因为在教育孩子的一些小事情吵的不可开交。

比如:

妈妈苦口婆心的在教育孩子,爸爸在一旁玩手机,时不时还挖苦一句,这个时候妈妈就会和生气的爸爸大吵一架;

孩子上学之前应不应该上培训班;

孩子上学之后是住校还是不住校……

父母在教养孩子过程中,会因为各种鸡毛蒜皮引发争吵。这些冲突会在不同程度上给孩子造成一些影响。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给到孩子最好的学习环境,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去改善。

首先,我们要去了解夫妻之间教养冲突,才能更好的改善教育氛围。

那么在现在存在教养冲突的家庭中,父母在教养方面常见的冲突有哪些类型呢?

01冲突争吵型

争吵型的差不多就是经常干仗的那种,比较典型的现象就是:

今天妈妈负责陪伴孩子完成作业,然后在辅导作业的过程中,妈妈发现孩子频繁出错,教孩子改正错误的时候,发现孩子拖拉磨蹭,不专心,妈妈的声贝不知不觉提高了8度。

原本这个时候爸爸是一个旁观者,但随着妈妈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开始指责和责骂孩子的时候,爸爸出于保护孩子的心态参与进来。

“你不要这么凶的对孩子嘛,不就是辅导作业至于吗?”

妈妈就很生气说:“我上了一天的班,还要辅导孩子做作业,你不帮忙就算了还指责我。”

妈妈就觉得很委屈,无名怒火蹭的一下就起来了。

本来是一件辅导孩子做作业的事情,这个时候枪头就指向老公,开始对着老公吼。老公也不示弱,两个人就开始吵起来了。

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会让孩子很有压力,孩子会觉得父母吵架是因为自己不好,在日后的生活中,会变得敏感,缺乏安全感,畏首畏尾。

02隐忍不发型

顾名思义,就是有什么都是忍着不会爆发出来。

就比方说爸爸或者是妈妈看不惯另一半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但是为了家庭的和谐,我不想和你有冲突,所以不表达出来。

这样在家庭关系表面上是一派祥和,我对你有很多的宽容和容忍度,但实际上内心会有很多隐忍的不满情绪在。

在日常的夫妻相处过程中,会有一种表里不一的现象,表面上祥和,内在却有一种莫名的对峙和较劲的情况存在。

这样会导致家庭氛围会不小心就进入一种紧张状态。

有了这种隐忍不发型,必然会导致下面一种情况。

03背后吐槽型

这种就是,你教育孩子的方式我不认同,但是为了家庭和谐我不说,长时间不满情绪的挤压,必然是需要一个出口的。

因为我们的情绪一定是需要发泄的,特别是负面情绪。

在家里我不能找你发泄,怎么办呢?

那么隐忍不发型的家长就会在和闺蜜相处的时候,和兄弟喝酒的时候,反正就是和家庭之外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会不经意间去吐槽另外一半。

“我很不喜欢我老公/婆对待孩子的方式,我又没有办法。”

表面上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背地里真的不知道对方把你吐槽成什么样子。

结婚有孩子了之后,不难发现,大部分的聚会啊,不管男人女人说不上三五句话,就会说到孩子,在这些声音里面你一定可以听到吐槽和指责另一半的教育方式不对的。

平时在家里的这些怨气和不满,会通过吐槽的方式把负面情绪宣泄出来。

时间一长,另一半在自己心里的地位印象会越来越差。

04冷眼旁边型

这种类型在我看来其实是最不舒服的,但也是中国家庭当中常见的一种状态。

在传统家庭教育的观念里面,我们的爸爸很容易变成冷眼旁观型,大部分的人认同男主内女主外,男人在外面挣钱养家,女性在家相夫教子。

所以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另一半虽然看不惯你的教育方式,但是我并不表态,不认同也不支持不插手,就是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

表面上没有说话,其实内心想的是:反正这是你的亲生孩子,你不会对孩子怎么样,你不会害他的。我就看你能教育成什么样子。

这样的教养模式会让妈妈觉得心累,另一半的不作为也会让妈妈的负面情绪积累。

05独自死抗型

一旦走到这个地步的模式,就会有一种比较悲壮的感觉。

很多妈妈会有这样的感觉,本来教育孩子是两个人的事情,可是教着教着这个主战场就变成了自己的事情,老公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当妈妈发现教育孩子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能量也变成更强了,心里想着,算了那就我一个人来吧。

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对的,因为爸爸妈妈是孩子教育成长但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两个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担任的角色和教给孩子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现在全部到了一个人身上。

这样违背了家庭教育的规则和原则,也让教育方式变得个人化变多,个人的压力也会变大,甚至会有不堪重负的感觉。

另外一个人本来要参与进来的,却没有被你需要过,对于他来说,反而会觉得价值感不够,而引发一些矛盾点。

孩子的良好成长环境是需要爸爸妈妈一起营造的,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努力。

以上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五种教养冲突类型,不知道你看完之后有没有躺枪呢?或者是有上面的几种类型结合呢?

一起在评论区讨论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