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比神更厲害的母親面對剛出生的新生兒也束手無策,很多時候只能聽從老人的建議:剛出生時沒有母乳的,要給孩子喂點糖水;初乳很髒,不能給孩子喫;女孩子出生要擠乳頭;孩子出生的時候腿要綁起來,不然以後腳不直等這些無厘頭的謠言,結果反而會害了孩子。

新生兒指的是孩子出生後到28天的孩子,也就是還沒有滿月的孩子,是孩子生長發育非常快的一個時期。

新生兒期孩子體重增長30%,出生時六斤到滿月就要將近八斤;身高增長10%,出生時50釐米,到滿月時就有將近55釐米。

這樣的生長速度,是日後任何一個時期都沒有辦法超越的。

伴隨着快速的生長發育是孩子智力的快速發育,孩子聽力,視力的成熟,孩子各系統的逐漸成熟。

要想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麼孩子的新生兒期一定要掌握“勤、怪、物”三字訣。

第一個關鍵字:勤

勤吸吮:大概隔兩個小時就要進行一次母乳餵養,讓寶寶多吸吮。

勤換尿不溼:以防寶寶屁股變紅。

勤抱孩子和撫觸: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勤拍嗝:減少孩子吐奶的頻率和程度。

勤吸吮

孩子出生後儘量在半個小時之內進行母乳餵養。早點給寶寶吸吮媽媽的乳頭,可以刺激催乳素和催產素的分泌。

催乳素可以讓乳腺更快的分泌出乳汁,催產素可以促進子宮的收縮。

寶寶就是最好的催乳師,建議隔兩個小時就要進行一次母乳的餵養,讓寶寶勤快的吸吮。可以讓媽媽的乳汁分泌更加規律,有助於順利地母乳餵養。

勤換尿不溼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低聚半乳糖以及益生菌,促進寶寶腸道的蠕動,加上寶寶直腸比較短,儲存大便能力弱,導致寶寶喫得多拉得多。

小便的時候,大便也出來了,所以一天要拉n次的大便,一定要勤給孩子換尿不溼,給孩子換尿不溼時擦上護臀霜,保護孩子嬌嫩的皮膚,讓孩子的屁屁很乾爽,不容易變紅。

勤抱寶寶

表姐生孩子的時候,表姐的婆婆就說:小孩子不能老是抱會寵壞孩子,以後孩子經常要抱。結果表姐聽信了婆婆的話,現在孩子已經三歲多了,還經常哭鬧不安,很沒有安全感。

孩子在6個月之前,他的安全感需求極爲強烈,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吝嗇抱孩子,一定要勤抱孩子。

一邊抱孩子一邊走,讓孩子感受到像在媽媽的子宮裏一樣的晃動感。

孩子的皮膚跟媽媽的皮膚緊密的接觸,有利於讓孩子獲得安全感。

只要孩子清醒的時候就多抱抱孩子,聽到孩子一哭鬧就要馬上滿足孩子的需求,把孩子抱起來,餓了給奶喝,尿了換尿不溼,想要媽媽抱了就抱一會。

每天給孩子洗完澡之後,放在暖氣室裏擦上按摩油,給孩子做撫觸。

一邊撫觸一邊跟孩子聊天,按孩子的臉的時候跟孩子說摸摸大眼睛,讓孩子眼睛又大又亮,摸摸額頭額頭變得更飽滿。

摸孩子身體四肢時:摸摸小肚子,肚子不脹氣,寶寶消化更好。摸摸小腳,小腳又長又直。

可以讓孩子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美好,充滿安全感的孩子,會對這個世界更加好奇,也會更加聰明。

勤拍嗝

新生兒的胃比較淺,而且胃呈水平狀,加上連接食管的部位比較松,連接腸道的部位比較緊。

而且孩子喝奶容易急躁,喝進空氣,空氣跟奶混合在一起就形成氣泡,這些氣泡在孩子的胃裏晃盪,容易導致吐奶。

每兩個小時進行一次母乳餵養,也要每兩個小時給孩子拍一次嗝,拍嗝時把孩子的下巴放在大人的肩膀上,一邊手護住孩子的脊椎,頸椎,另一邊手用空掌心從下往上輕拍孩子的後背,讓胃裏面的空氣通過打嗝吐出來。

可以讓孩子吐奶量有所減少,讓孩子喫進去的食物更好的消化吸收,促進生長發育。

第二個關鍵字:怪

新生兒有七怪,家長要學會見怪不怪,瞭解孩子這些怪都是正常的。

第一怪:小小年紀長青春痘

新生兒會在鼻翼或者臉上,長出一些黃色或者白色的,像青春痘一樣的疹子。也叫嬰兒痤瘡。

可能是寶寶在媽媽子宮裏,皮脂腺受到激素的刺激導致的,家長不要拿手去擠,也不需要用什麼藥來擦。

給孩子穿的衣服,用的被單,不要用洗衣粉來洗,而是用專門的嬰兒洗衣液。這樣更溫和一些。

第二怪:出生前幾天吸出來的母乳是黃色的,似乎有點髒

孩子出生到第七天,媽媽的母乳叫初乳,初乳是黃色的,看起來稠稠的,似乎有點髒,但是媽媽不要覺得髒而不給新生兒喫。

母乳的初乳中乳糖和脂肪的含量不太高,但是蛋白質含量很高,而且這些蛋白質中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初乳是媽媽送給孩子的第一份大禮,媽媽千萬不要浪費了。

第三怪:孩子睡覺都會手舞足蹈

比如說孩子睡着睡着,會自己說話或者動手動腳的,主要是因爲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太完善,在睡覺的時候有時候大腦還在活躍,所以就會出現四肢抖動,或者說是發出聲音的情況。

這是正常的,不是生病,家長不用過於擔心。

第四怪:女嬰出生一週來假月經

假月經量是非常非常小的,體現在尿不溼上帶一點紅色的血,家長不用過於緊張,這是在胎兒期時,受媽媽體內的激素影響導致的,就是一兩天過後就沒事了。

第五怪:寶寶的乳頭腫脹

這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千萬不要聽老人的話去擠,反而會傷害孩子的皮膚。

第六怪:孩子屁股上或身上有一塊灰黑色的皮膚,也叫蒙古斑

屬於一種亞洲人中比較常見的胎記,隨着孩子的長大,會慢慢淡化,一般到兩三歲時會消失。不需要處理。

第七怪:孩子的手腳喜歡縮成一團

孕晚期胎兒長大,媽媽的子宮相對比較狹窄,所以胎兒的手腳都是縮成一團的,出生之後,孩子還是保持在子宮中的姿勢。有點像一個青蛙一樣,媽媽不需要把孩子手腳綁直,孩子長大會走路之後會慢慢變直。

第三個關鍵字:物

新生兒期媽媽需要準備的除了日常的衣物之外,其他容易漏的一些物品,一般在孕晚期就要開始準備。

促進母乳順利餵養的吸奶器

寶寶有時候睡覺了,媽媽奶脹可以考慮用吸奶器,來吸一部分的乳汁出來,這樣可以刺激催乳素不斷地分泌,讓寶寶有足夠的乳汁可以喝。

撫觸用的身體油

比如橄欖油之類的可以給寶寶做撫觸用,防止大人粗糙的皮膚傷了孩子嬌嫩的皮膚。

抱被

新生兒期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睡覺的時候自己無意識的動作太多,太大會把自己給吵醒,所以家長要給孩子準備一個抱被,把孩子包起來,不但可以給孩子一定的安全感,而且還可以讓孩子睡得更舒適。

護臀霜

防止寶寶嬌嫩的PP受到屎尿的刺激。

黑白書籍

人臉,方格,圓圈的圖形,以黑白爲主。新生兒的視力慢慢的發育,特別喜歡看這類黑白相間有對比性的圖案。

白天逗寶寶玩的時候,可以把這些書放在離孩子大概20到30釐米遠的地方,讓孩子看,刺激孩子視力的發育,也刺激孩子智力的發育。

新生兒的生長發育速度非常快,媽媽要把握好這段時間給孩子更多的刺激,更好地照顧,有利於寶寶智力和身體的發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