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与家长的交流接触越来越多,许多家长当面向我表达了对于两本格局书的喜爱。还有家长留言说,会将两本书放在床头作为枕边书,有问题时翻一翻,从中找寻答案。

衷心地感谢大家,我今后也会在解答家长的提问中,把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难题与书中的理论相结合,协同家长们将两本书学以致用,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今天,我继续回复公众号后台的家长提问。其中有两个问题很有相似性,两个孩子年龄相近,都比较在意输赢。我进行合并回答。

说到奖状,谁会不喜欢呢?想想我们小时候,尤其到了寒假前的学期末评选,总是眼巴巴盼望着也能得上一张三好学生奖状,美滋滋地带回家贴在床头,爸妈看了,不仅会口头表扬,还能多给一些新年压岁钱作为奖励。

如果谁家的孩子学习好,各方面表现优秀,奖状也就越贴越多。那满墙的奖状就是孩子阶段性“胜利”的标志,也满足了家长向亲朋好友炫耀的虚荣心。

有形的奖励,

不能成为唯一的精神寄托

所以,第一个问题中的孩子想得到奖状,当然是好事情;第二个问题中的孩子坚定地想赢,也同样值得鼓励,说明两个孩子都有好胜心

好胜心强证明孩子已经对自我有要求,对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表现有一定的认知。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就是自信。对自己要求高又做得比较好,那么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强。如果他继续做得更好,令自己满意,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好,慢慢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既然是好事,为何又会出现两位家长所描述的问题呢?第一个孩子就怕没有奖状,上课什么也不敢说也不敢做;第二个孩子输不起,哭闹发脾气。我分析原因有如下两点:

孩子把奖状视作唯一的精神寄托

孩子把奖状看作自己学习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成功标志,这本没有问题,代表荣誉的奖状是对孩子进步的激励。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有形的奖状成为孩子唯一的精神寄托,一旦失去,孩子的精神世界就会崩塌。孩子内心缺乏积极向上的、无形的精神支撑,他会不断挑自己毛病,不断对自己失望,害怕犯错,拒绝新的尝试。

孩子还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概念

小孩子在八岁以前,对于因果逻辑的感受还不强烈,他不会觉得我现在要赢,是因为只有赢了,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他更多的感受就是,我赢了,我觉得很快乐;我输了,我感觉很不开心。孩子不明白输了以后还有机会赢,赢了以后还可能会输这个逻辑关系;更不会去想虽然我现在不开心,但以后还是会很开心的相互转化道理。

正因为此,孩子总是喜欢跟别人比较,一旦不如别人就会自己生气,也会造成对自己无比苛刻的完美主义了。

精神支柱,

应包含多元维度

每个孩子都需要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它是成长的源动力,但精神支柱不能只是有形物质,形式要多样化,包含多个维度。

奖状是一个看得见的维度,但孩子如果把奖状看成唯一的标准的时候,我们就要检讨,是不是我们对孩子成功的定义太形式化了,孩子的生活是不是太单一了?能不能找到另外一些看不见的维度,帮助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内驱力呢?

我的提议是,弱化有形的奖状作为精神支柱的占比,让孩子的闲暇时光丰富多彩起来。

1.培养孩子更多面的兴趣爱好,比如学习一些才艺,进行公开的艺术类表演,让孩子感受到不完美的表现是一种常态。

2.多做有输赢评判的事情,比如引导孩子参加竞赛式的体育活动,在比赛中感受输赢是循环的过程,这一次输可能会换来下一次赢。

以上这些,都是增强孩子自信心、进取心、责任心等无形的精神支柱的重要方式之一。

讲讲我二个孩子的一点经历吧。

我的小儿子喜欢音乐,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他也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他发现自己每次上台表演,如果自己练习得多了,熟悉了,他在舞台上的掌控感就很好;如果哪次练习得少了,就免不了会慌张,但是慌张不要紧,他通过自己的临场发挥进行“破解”,但下次一定会好好练,重新夺回对舞台和自己的“掌控感”。

我的大儿子喜欢击剑,这项运动带给他的输赢感更为强烈。有一次,他在美国参加少年奥林匹克锦标赛,在抽签淘汰赛中,巧遇了排名一号的冠军种子选手。这位选手是俄罗斯裔,长得又高又大,比我大儿子高出整整十几公分。而我大儿子学习击剑的时间并不长,技艺也没有很高,这就等于一个击剑“小白”去跟“大拿”正面抗衡,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我大儿子并没有因此服软,他决定要拼一下。我就跟他讲一个道理:你这次打输了,但是你比分跟他拉近就是赢,只要咬住比分,输了也是胜利,这就叫虽败犹荣。结果没有悬念,他输了,输了这场击剑赛,但是他也赢了,赢在哪里呢?他自己的段位从最低级提到了D级,一下子跃升了好几个层次。通过这次比赛,大儿子充分地理解了,有时候公众眼里的“败”,却是自己的“赢”,这就是成功。

孩子的这些表演或比赛不一定都能获得奖状,但每一次过程和结果,其实都是让孩子知道今天没有那么好,明天可能会好;今天非常好,明天也可能会变差了一点点。经历多了,孩子就会明白:只要有竞争,就有输赢,输与赢的关系组成了一个连绵的波浪线,有起伏高低

人生的路很长,目前的成绩也不代表将来。家长带领孩子走出去,看到更多,接触到更多,获得更多。当孩子的视野开阔了,孩子有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肯定自己,发现更大的人生价值,也就不会拘泥于一张奖状和一次输赢上。

借助思维模型,

领悟“无效成功”和“有效失败”

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会担心焦虑。但事物都有两面性,我倒觉得这恰好是一个机会,现在就可以借助心理学家马努·卡普尔“有效失败”思维模型,和孩子一起讨论他们眼里的输和赢。

心理学家马努·卡普尔是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教授,早在2006年,卡普尔教授就提出了“有效失败”的新概念。他把成功分为有效成功和无效成功,失败分为有效失败和无效失败。

变“无效成功”为“有效成功”

从上面这张示意图可以看出,即使一个孩子把一项任务顺利地完成了,这份成功还存在"有效"或"无效"的结果。

再回到文章开始第一位家长的提问,孩子即使上课时不敢说话不乱动,确保不违反纪律,最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一张奖状,但孩子失去了在课堂上与老师积极互动的机会,失去了勇敢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样的“成功”阻碍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未来无法起到推动意义。

家长想让孩子改变这种行为,变“无效”为“有效”,可以尝试与孩子交流:

我们上课时举手发言,跟随老师的思路积极开动脑筋,是不是更有成就感?老师看到课堂气氛那么活跃,讲课是不是也更有劲头?

上课时如果不和老师互动交流,那有不会的问题无法立即得到解决,再去占用课下的时间问明白,那时间不就浪费了?

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没得到奖状的同学,他们是不是仍然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喜欢的事,也很开心很快乐?

家长倾听孩子的心里话,逐步引导他领悟无效成功和有效失败。

变“无效失败”为“有效失败”

同样,文章开始第二位家长的提问中,对于执着于要赢的孩子,结果却输了,情绪不好。这种情况下,我一般会推迟一点时间,待孩子心情平复后再与孩子讨论,让他看到自己的脾气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从而做出改变。你看,这就是一次有效失败,家长通过共情,帮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可以阅读《孩子凡事爱抱怨,我能怎么办?》,参照其中关于情绪管理的小方法。

日常生活中,我和我两个孩子也是通过用这样的思维模型来自我修正和训练,一起慢慢习惯了更理性、更辩证地来看待犯错和失败的。更重要的是,孩子不再害怕与我谈论犯错,他觉得自己能分析错误, 并由此改正错误,是值得大家为他鼓掌的。他也不怕失败,他会总结“有效失败”的经验教训,在下次比赛中减少失误,发挥得更好。

家长们可以把这个“有效失败”思维模型小工具打印出来贴在墙上,面对孩子的失败,一起分析其中有效成分,从中借鉴;面对孩子的成功,一起分析其中有没有无效的成分,加以防范。

这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理性应对犯错和失败所带来的良好结果,父母宽容理性,孩子就能从错误和失败中得益。相信孩子,也祝愿孩子们都能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