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講的是北宋宣和年間那些不甘向命運屈服的人奮起反抗的故事,但若僅僅只是描述普通的農民起義,也許《水滸傳》也就不會如此精彩了,應該有一大部分人都是衝着其中相對魔幻的部分而來的,比如“武松打虎”、“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這些橋段就已經達到了“出圈”的知名度,而武松和魯智深做出的這番神奇操作簡直驚爲天人,但武松和魯智深並不是《水滸傳》中最強的高手。

(武松劇照)

梁山之上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總計一百單零八位好漢,其中自然不乏強者,比如盧俊義、五虎將,但書中還有三個比盧俊義更強的角色,他們都沒能上梁山。

一、

羅真人

“比盧俊義還強”,這描述可不是一般人擔得起的,甚至只要是讀過原著的人就會知道一個事實,單論武藝來說,盧俊義就是書中最強者,這一點毋庸置疑,盧俊義爲梁山屢立戰功,通常情況下是普通頭領搞不定的對手由五虎將處理,五虎將打不過的就由盧俊義出馬,所以他的確是梁山最強好漢。

但就如文章開篇所述,《水滸傳》的世界並不是一個普通的世界,其中充斥着各種魔幻的元素,所以單純的只是武將的話,並不能成爲書中的最強者。

比如公孫勝這類會法術的高手就遠比武將要強,武將尚且只能上陣殺敵,而會法術的人則能夠對抗千軍萬馬,那喬道清就差點滅了梁山,還是公孫勝擺平的,不過本文要提到的第一位高手比公孫勝還強,他就是公孫勝的師父羅真人。

(公孫勝劇照)

羅真人是個法力高強的道人,他傳授了公孫勝天罡五雷正法幫公孫勝和梁山擺平了不少麻煩,李逵曾對其痛下殺手,結果根本殺不死他,而他最強的一點在於能夠泄露天機,他告訴公孫勝“逢幽而止,遇汴而還”,公孫勝照做,保住了性命。

二、智真長老

和公孫勝一樣,智真長老也是一位世外高人,不過那羅真人是個道人,而智真長老則是個和尚,他乃是五臺山文殊院長老,“花和尚”魯智深那“智深”之名就是他給起的。

(魯智深劇照)

智真長老和羅真人一樣,在書中也展現了自己知曉天機的能力,不過他也同樣沒有將話說透,而他教導魯智深的那句“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在後續的劇情中都一一應驗,魯智深後來的經歷與這描述如出一轍。

可想而知,智真長老和羅真人一樣,只怕也已經不是凡人,只是他們早已不問世事,所以他們只是稍稍泄露天機,而沒有直接參與到這俗世的紛爭之中。

三、許貫忠

許貫忠是何人?若是讀原著不夠仔細的話,壓根就不會注意到這人的存在,因爲他的確只是個“過客”,不過看看作者對這角色的設定就知道他並非等閒之輩。

他登場於原著第九十回,那“浪子”燕青與他有些交情,他這人是精通兵法,武藝不俗,又有謀略,甚至還精通契丹、女真、党項、吐蕃、蒙古各國語文,天文地理無所不知,盧俊義都對他十分佩服,曾經還得了個武狀元的名號,可想而知他這人有多強。

(盧俊義劇照)

而相對於那些投身綠林的好漢來說,許貫忠看得又更爲透徹,原著道:“俺又有幾分兒不合時宜處。每每見奸黨專權,矇蔽朝廷,因此無志進取,遊蕩江河……奸邪當道,妒賢嫉能,如鬼如蜮的,都是峨冠博帶;忠良正直的,盡被牢籠陷害。小弟的念頭久灰。兄長到功成名就之日,也宜尋個退步。自古道:‘雕烏盡,良弓藏。’”

因此他只是短暫出現,並沒有想要趟這渾水,燕青後來脫離梁山,應該就是受他的啓發。

值得一提的是許貫忠這角色的名字和作者之一的羅貫中有些相像,不知是否這是羅貫中將自己寫進了故事而出現的一個人物,若是如此,也就解釋了爲何這人會被設定得如此之強。

可以說這三位高手的實力都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之上,不是知曉天機就是無所不精,但也許也正因爲是他們太強,不適合過多的參與到故事中,所以都只是曇花一現,都沒能上梁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