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狂風驟雨般的疫情,將今年上半年的美術館大門重重關閉。物理的阻隔未能擋住藝術堅強的生長,從屏幕上的虛擬美術館,到艱難舉辦的線下藝術展覽活動,再到越來越多重磅展覽與觀衆見面,終迎來柳暗花明。2020,藝術還在,它爬出有形的美術館大門,走向“無界”的遠方。

閉館不閉展

美術館在虛擬空間延伸

時隔近一年,很多藝術愛好者都還記得2020春節前夕,短時間內感受到的驚喜和失落。1月中下旬,中國美術館照例備下豐盛“年夜飯”——建館以來最大規模捐贈展,蘇軾、唐寅、仇英、齊白石等名家作品赫然在列。北京畫院美術館也將近60幅院藏寫意花鳥畫精品傾囊而出,大可窺探中國近現代寫意花鳥畫的半壁江山。

1月23日,各大美術館閉館的消息密集傳來,展廳空留還未曾展出幾日的佳作。儘管關閉了線下展廳,但美術館的公共文化服務職能沒有停擺。本着“一塊手機屏幕就是一個美術館”的理念,中國美術館召集館內具有高級職稱的青年專家學者作爲志願者,爲館藏經典作品撰寫講解詞、錄製導賞視頻,在線上推出60集《中國美術館藏經典作品》,將藝術的課堂開到千家萬戶。

向線上展覽發力,成爲更多美術館的選擇。北京畫院美術館、木木美術館、央美美術館、北京時代美術館、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紅磚美術館等在此方面都有諸多嘗試,有的對展廳進行全景拍攝,有的在社交平臺舉辦直播導覽,還有的策劃線上音樂會等項目,在擴大藝術影響力的同時也撫慰人們的心靈,送來些許溫暖。

在全社會抗擊疫情之際,美術家聚焦抗疫現實的創作也通過線上展覽迅速抵達觀衆視野。1月31日,中國美協發佈“衆志成城、抗擊疫情——美術家在行動”徵稿,擇優通過官網、微信公衆號發佈數千件作品。中國美術館國家主題美術創作組的藝術家們也第一時間展開抗疫題材創作,於3月1日的“爲抗疫而塑——中國美術館國家主題美術創作組作品選登”中展出。

短暫時間內籌備上線的虛擬美術館,仍然還存在有待提升的地方,例如作品清晰度不佳、觀看代入感低等。疫情造成的封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普通觀衆對虛擬博物館和在線展覽等欣賞藝術新途徑的關注,但仍舊與實體展廳給人帶來的觀賞體驗存在不小差距,這將是未來美術館運營者要着力解決的問題。

困境中復甦

線下藝術活動堅強生長

“蟄伏”數月之後,北京的各大美術館終於在5月起陸續恢復限流開放,從春節前就已布展好的重磅展覽,終於迎來延後亮相的時刻,部分展館預約爆滿,一時間“報復性觀展”成了熱門話題。

疫情對畫廊業帶來巨大沖擊,在上半年無法開門的狀態下,畫廊的經營一度面臨很大壓力。在798藝術區,第四屆畫廊周北京於5月22日至5月31日舉辦,激起2020年重要線下藝術活動的首個浪花。22家參展畫廊和非盈利機構,帶來各自在一年中極爲重要的展覽。這是新冠肺炎疫情後中國第一批重啓的藝術活動之一,也是全球疫情暴發後第一個舉辦的畫廊周。這一活動爲人們帶來信心,798藝術區的參觀人數與日俱增。

9月26日,松美術館 “傳統的復活——中國當代藝術的另一條線索”正式對公衆開放。松美術館供圖

當時,798藝術區創始人王彥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面臨那麼多困難,我們也要下決心做,想對這個行業能夠提供信心和支持。國內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面對未來我們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各行各業的復工。”雖然國際嘉賓無法到場,但全球各地的觀衆通過互聯網渠道,對畫廊周北京的活動內容進行了遠程訪問。

同樣曾經宣佈延期的2020藝術北京博覽會,在成立十五週年之際的今年,最終還是未能如期舉辦,於年末舉辦了一場小型的“2020藝術北京·發現”展。不過,作爲國內服務藝術機構最多的藝術博覽會,藝術北京並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創始人董夢陽表示,“2021年將是藝術北京崛起的一年,將分別在春季和秋季呈現兩種不同形式的博覽會。”其中將於秋季舉辦的“藝術發現”,將成爲國內首創以藝術經紀人爲參展主體的藝術博覽會。

歲末更精彩

重量級大展掀觀展熱潮

12月初的北京寒風瑟瑟,但木木美術館798館外卻排起了超長隊伍。喬治·莫蘭迪在國內的首次美術館個展“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吸引了大批觀衆前往打卡,在社交媒體上也引起廣泛熱議。

自國慶假期以來,京城重磅藝術展覽迭出,逐漸恢復往常繁榮景象。許多展覽規模宏大,而且參展藝術家陣容豐富,深刻挖掘近現代美術史中的不同側面。如松美術館聚焦20世紀中國藝術“傳統的復活”;北京畫院從“友情”的角度出發,專門策劃推出“知己有恩——齊白石的師友情緣”特展,並與何香凝美術館攜手辦展,解碼何香凝與北京畫壇之間的關係。

喬治·莫蘭迪在國內的首次美術館個展“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木木美術館供圖

此外,今年的重大主題創作類展覽也十分豐富,尤其是扶貧主題展覽。“美麗的事業·中國國家畫院扶貧主題美術作品展”由藝術家們歷時四個多月的採風寫生創作而成,是多年來中國國家畫院首次集中全院藝術家集體開展的主題性創作活動。“以美扶智——中國美術館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以550餘件(套)作品的體量,表現脫貧致富、生產勞動、建設、教育、醫療、救災、新貌、抗疫與復工等主題。

藝術品市場上火熱的潮流藝術,也將熱度帶到了美術館裏。FAS潮流藝術文化展開進今日美術館,“國潮”成爲年輕一代藝術表達的趣味。曾一度被年輕人遺忘的中國動漫奠基人之一張光宇,於今年迎來誕辰120週年,策展人在嚴肅的學術研究之外,也注意挖掘其“表情包鼻祖”“潮萌達人”的一面,與觀衆產生更多共振。

2020曾關上美術館的門,卻促使美術館推倒自己的牆,讓美更廣泛地遠播。如今各美術館在舉辦實體展覽的同時,也更加主動地運用新媒體技術,以直播導覽、線上展覽、雲端講座等方式宣傳推廣展覽、開展相關公共教育活動。未來美術館的線上展覽、線上課堂等內容都將走向常態化、深度發展。

【大事記】

1月中下旬中國美術館、北京畫院美術館等推出精心籌備的新年展,名家珍品傾囊而出。

1月23日各大美術館緊急通知閉館,開啓了長達數月的漫長蟄居。

1月31日中國美協正式發佈以防控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爲主題的“衆志成城、抗擊疫情——美術家在行動”徵稿,美術界以畫筆爲槍抗擊疫情。部分美術館開始推出抗擊疫情主題線上展覽。

3月14日位於798藝術區的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展出全球知名藝術家羣展“我是誰”,這是疫情後最早迴歸的線下展覽之一。

5月1日關閉三個多月後,北京畫院美術館再次打開大門接待觀衆。紅磚美術館等多家美術館也同期恢復開放。

7月25日“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中國美術館終於迎來首個實體大展。

8月11日“以美扶智——中國美術館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聚焦“脫貧”這一年度關鍵詞。

10月1日前後京城的藝術展覽呈現出“遍地開花”的盛況,2020亞洲數字藝術展、2020年北京國際設計周的諸多展覽悉數開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