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評價一個人是否漂亮時常常看這個人有沒有酒窩。酒窩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別稱,即“梨渦”,不過酒窩和“梨渦”有一個重大的區別,即男女皆可稱酒窩,而“梨渦”則只能稱女人的酒窩,尤其是美女的酒窩。如果不辨雌雄,將男人的酒窩也想當然地稱作“梨渦”,那就要貽笑大方了。

梨者,水果之名也。爲什麼可以拿來比附美女的酒窩呢?原來,這個美麗的稱謂竟然還涉及一段著名公案。

“梨渦”一語出自南宋學者朱熹所作《宿胡氏客館觀壁間題詩自警二絕》:“十年湖海一身輕,歸對梨渦卻有情。”

胡銓(1102年—1180年),字邦衡,號澹庵,吉州廬陵薌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值夏鎮)人。南宋文學家,愛國名臣,廬陵“五忠一節”之一,與李綱、趙鼎、李光並稱爲“南宋四名臣”。

紹興八年(1138年),金國派遣張通古、蕭哲二人作爲“江南詔諭使”,攜帶國書,在王倫的陪同下,來到南宋都城臨安進行和談。金使態度極其傲慢,目中無入,對南宋當局百般侮辱。但高宗和秦檜一味苟且偷安,不惜卑躬屈膝與金使議和。此舉激起了朝中大多數大臣與全-民的義憤,紛紛起來反對。胡銓反對議和最爲激烈,他-高宗,對金國議和的陰謀進行揭露,而且要求高宗斬秦檜、王倫、孫近的頭。他還表示,如果不這樣做的話,他寧願投東海而死,也決不在小朝廷裏求活。

胡銓這篇奏疏一經傳出,立即產生強烈反響。宜興進士吳師古迅速將此書刻版付印散發,吏民爭相傳誦。金人聽說此事後,急忙用千金求購此書,讀後,君臣大驚失色,連連稱“南朝有人”、“中國不可輕”。

奏疏上報之後,秦檜認爲胡銓狂妄兇悖,鼓衆劫持,詔令除名,貶送昭州(今廣西省平樂縣)管制,並降詔傳告朝廷內外。給事中勾龍如淵、諫議大夫李誼、戶部尚書李彌遜、侍御史鄭剛中等人紛紛想方設法出面營救,秦檜迫於公論,只得改派胡銓去廣州監管鹽倉。

據南宋學者羅大經所著《鶴林玉露》一書記載:“胡澹庵十年貶海外,北歸之日,飲於湘潭胡氏園,題詩云:‘君恩許歸此一醉,旁有梨頰生微渦。’謂侍妓黎倩也。”胡銓在湘潭胡氏園與朋友飲酒,對侍妓黎倩一見鍾情,因黎倩生有酒窩,而“黎”與“梨”諧音,遂有“梨頰生微渦”的比喻。

不過也有野史說,黎倩原來是一位有夫之婦,她丈夫發現了二人的姦情,就羞辱胡銓令他喫了馬料。胡銓被斥爲“爲天下詬笑”,胡銓所戀的黎倩被斥爲“妖物”。但“梨渦”這一美麗的稱謂卻流傳了下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