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發現,自家寶寶從小就有個“大肚紙”,孩子的肚子爲何會辣麼鼓?是喫多了嗎?便祕了?還是腹脹?我們來看看專家的解讀:

寶寶的肚子爲何總是鼓鼓的?

1.腹壁肌肉尚未發育完全

寶寶腹部看上去鼓鼓的,大部分是腹部肌肉還沒有發育完全,容易受腸胃充盈影響造成。這種情況是正常現象,大家無需擔心。隨着寶寶慢慢長大,腹部會逐漸變得平坦。

另外,寶寶的身體前後是呈圓形的,而成人是扁平狀的,這也是寶寶肚子看上去鼓鼓的原因之一。

2.吞入大量空氣

(1)奶嘴不適合

奶瓶傾斜或者奶嘴大小不合適,容易使寶寶吸入過多空氣,引發腹脹。

(2)餵奶姿勢不正確

餵奶姿勢不正確,寶寶喫的太急也會將大量空氣吸入。

(3)餵養方式不當

有的新手媽媽育兒經驗不足,總是等到寶寶餓得哇哇大哭纔給他餵奶,這樣會導致寶寶喫得太急吸入大量空氣,進而腹脹。

小提醒:如果寶寶是母乳餵養,要讓他把大部分乳暈含在嘴裏;寶寶是奶粉餵養,就要讓奶嘴充滿奶水,不要有空氣,防止他吸入大量空氣引發腹脹。挑選奶嘴時,大家要根據寶寶的月齡合理選擇。如果小肚肚知識稍稍脹起,但腹部較柔軟,腹部膨脹均勻、體重正常,排便排氣正常等,那就是正常現象,無需憂慮。

3.哭鬧產生的結果

寶寶劇烈哭鬧時會把大量空氣吸入腹中,進而引發惡性循環。寶寶開始哭鬧時,很容易因嗝氣引發腹脹,而腹脹又會引起身體不適,讓他哭鬧得更厲害。

4.腸胃蠕動障礙

腸胃蠕動障礙可以分爲兩種,一種是腸胃道缺乏神經節的“先天性巨結腸”,還有一種是單純功能性的“假性腸阻塞”。

5.消化不良

寶寶有便祕、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過敏,腸炎引起的消化吸收不良等情況時,就容易生成大量氣體,導致小肚子鼓鼓的。

如果寶寶肚子脹,摸上去硬硬的,有可能是消化不良或者是腹部受涼了,大家一定要做好寶寶小肚肚的保暖工作。

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腹脹?

寶寶肚子鼓鼓的不一定就是脹氣,大家可以用以下兩個方法判斷是不是腹脹:

1.看錶現

寶寶的飲食、睡眠、運動一切如常,說明身體沒有問題,無需特別處理。如果寶寶有哭鬧、不願喫奶、吐奶等表現,說明腹脹情況較嚴重,應及時帶他去醫院。

2.用手摸

讓寶寶躺在牀上,用手輕輕按壓腹部,如果感覺很柔軟,說明不是腹脹;如果摸上去有點硬,則有可能是脹氣。

寶寶腹脹怎麼辦?

寶寶腹脹很不舒服,大家可以試試以下方法幫他緩解不適:

1.熱敷按摩

準備一條溫熱毛巾,把水分擰乾後敷在寶寶肚子上。請注意,毛巾溫度不要過高,以免燙傷寶寶。熱敷前,大家可以將毛巾敷在自己手腕處,試一試溫度高低。熱敷的時間不要太久,10分鐘即可。

2.按捏脊背

將寶寶上衣脫掉,讓他趴在牀上。用手提捏寶寶脊柱兩側的肌肉,從下往上進行提捏,每捏3-5次提拉1次。提捏時動作一定要輕柔,每天一兩次,每次3-5分鐘。

3.腹部按摩

讓寶寶仰躺在牀上,大家把雙手搓熱後,以寶寶肚臍爲圓心,右手按順時針方向進行按摩。請注意,按摩時不要用力,每次按摩5分鐘爲宜,每天按摩兩三次。

日常生活中,寶寶肚子鼓鼓的,但生活如常,活潑依舊,沒有嘔吐,肚子也沒有硬塊等異常,大家可以通過按摩方法進行緩解。但如果有其他不適表現,應立即帶他去醫院就診。

如何預防寶寶腹脹?

1.寶寶是母乳餵養,媽媽就要少喫或者不喫不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如果寶寶已經開始喫輔食了,大家要少給他喫蘿蔔、紅薯等易產生氣體的食物。

2.給寶寶餵奶時,應讓奶嘴的前端充滿奶水,不要有斜面,以免寶寶吸入過多空氣。

3.餵奶後要將寶寶豎抱起來,讓他趴在自己肩膀上,然後用手輕輕拍打他的後背,從而讓他打嗝將腹中空氣排出體外。等寶寶打完隔,再躺下來休息。

4.寶寶肚子太餓,喫奶時就容易發生吐奶和腹脹。因此,發現寶寶肚子餓想喫奶,大家要立即給他餵奶。寶寶哭鬧得厲害的話,大家要及時撫慰安撫他的情緒,以免脹氣更嚴重。

5.如果餵奶後一小時寶寶腹部依然很脹,大家可以按順時針方向用手輕柔地給他按摩腹部,從而加快氣體排出和幫助腸胃蠕動,以幫助身體消化吸收。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