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5年15座奧斯卡,它除了牛X還是牛X

也許是與郭敬明《晴雅集》同天上映,今年最好的院線電影《心靈奇旅》討論度少得可憐。

一樣可憐的還有排片,不足3%。

看過的網友超級生氣— —

“很有影院甚至一場都不給排,單看這排片量還以爲是什麼國產粗劣圈錢動畫,真有你們的”

“一部極有可能拿到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電影......排片2%”

好電影受冷落,悲哀。

多少了解過皮克斯的都知道,它在業界是傳奇一般的存在,前任老闆是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

當初就是他花了1000萬美元,將其從盧卡斯電影公司收購過來,並正式成立爲獨立的製片公司— —皮克斯。

皮克斯鐵三角

喬布斯辭世後,照片中另外兩個主角首席創意官約翰·拉塞特和公司總裁埃德溫·卡特姆在皮克斯官方網站發表了這樣一段話:

史蒂夫·喬布斯是我們一位親愛的、富有遠見的朋友,他是皮克斯大家庭的一盞明燈。

他先於我們其餘人預見到了皮克斯的潛力,那是我們未曾想像到的。

史蒂夫給了我們機會,並且相信了我們那個瘋狂的夢——製作電腦動畫影片;

他經常說,‘要把它做好’。

他是皮克斯成功的原因。

他的精神力量、品行,以及他對生活的熱愛讓我們每個人變得更好。

他永遠是皮克斯DNA的一部分......

衆所周知,在此之前漫長的時間,迪士尼一直穩居動畫霸主地位,但皮克斯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局面。

25年,23部動畫長片,15座奧斯卡。

皮克斯締造了太多太多的經典,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創造力,不斷定義着行業標杆的傳奇— —

《玩具總動員》

上映時間:1995年

豆瓣評分:8.5

這是皮克斯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製作的動畫長片。

當年在全美上映後,以1.92億美元的票房刷新了動畫電影的紀錄,成爲1995年美國本土票房冠軍。

它不僅擊敗同年熱映的《永遠的蝙蝠俠》和《阿波羅13號》,還成爲僅次於《阿拉丁》和《獅子王》的第三大熱門動畫片。

牛仔玩偶胡迪和太空戰警巴斯光年。

由於角色過於深入人心,皮克斯將其打造成系列電影,之後又製作了三部。

其中,《玩具總動員2》在票房收入上超過了《玩具總動員》,成爲動畫片歷史上第一部續作收入超過前作的影片。

而《玩具總動員3》《玩具總動員4》,都斬獲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巴斯光年現在依然是很多孩子愛不釋手的高人氣玩具。

值得一提的是,《玩具總動員》的大獲成功,不僅爲導演贏得了奧斯卡特殊成就獎,還抬高了老闆喬布斯的身價。

也正是因爲如此,他又被當時瀕臨倒閉的蘋果公司請了回去,iPod便是喬布斯迴歸後打造的又一個神話。

《蟲蟲危機》

上映時間:1998年

豆瓣評分:7.9

影片創意來源於寓言《螞蟻和蚱蜢》,單單是以昆蟲爲視角的鏡頭就非常不可思議。

在皮克斯的傳奇大作中,這部當然算不上他們最好的作品,甚至常常被忽略。

小螞蟻搬救兵對戰反派蝗蟲,故事很簡單。

但皮克斯在技術手段、情節設置、角色安排上的種種處理,都是爲現在的動畫片一直在借鑑的。

尤其令人驚喜的,是凱文·史派西擔綱配音的蚱蜢首領“霸王”,反派魅力實在是太強大了。

《怪獸電力公司》

上映時間:2001年

豆瓣評分:8.7

廠長簡直愛死這部影片了。

誰會想到,在萬籟俱寂的夜晚,一幫長相滑稽的毛絨絨怪物,在費盡心思用孩子的哭聲和笑聲作爲發電能量。

明明這羣怪物們特別害怕孩子,卻不得不裝作猙獰讓孩子尖叫。

什麼叫創意,這就是創意啊~

“因爲關心才嚇人”。

如今回過頭再看,也實在是佩服皮克斯的技術大神們,原來毛怪20年前的毛髮已經可以如此逼真了......

《海底總動員》

上映時間:2003年

豆瓣評分:8.4

這是皮克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作品。

廠長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國內配音版本,小丑魚尼莫的父親瑪林由張國立配音,而瑪林在尋子途中結識的朋友多莉則是由徐帆配音。

說到這部影片,就不得不提皮克斯相當令人羨慕的企業文化。

據說皮克斯好比一個大型遊樂園,到處都是稀奇古怪的玩具和稀奇古怪的員工,連自助餐廳裏都在招待好玩的食品。

(來自知乎網友@有集劉溯)

製作這部《海底總動員》時,公司創意執行副總裁約翰·拉賽特,以“研究”爲名讓主創們去考了潛水證,還讓他們去大堡礁潛水。

事實上,主創們也的確製作出了特別寫實逼真的海洋場面。

但是由於擔心觀衆誤以爲他們用了實物鏡頭,團隊不得不故意把畫面弄得假一些......

《超人總動員》

上映時間:2004年

豆瓣評分:8.1

超級英雄一向是好萊塢鍾愛的題材。

這部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一家子都是超人— —

超能先生力大無窮,彈力女超人身體彈性極佳、四肢可以無限伸展,大女兒會隱身,二兒子來去如風,小兒子潛力無窮。

這樣的屬性配置,代表的其實就是現實中的每一個家庭。

當然《超人總動員》更爲獨到的是,它的立意和觀點很新。

像近兩年國內影視劇在探討的中年危機、女性主義,這些觀點在那個時候就已經穿插進《超人總動員》的劇情。

《賽車總動員》

上映時間:2006年

豆瓣評分:7.9

忍不住吐槽一句,國內真的很喜歡把皮克斯的動畫翻譯成“XX總動員”,殊不知這名字其實很倒胃口......

這部《賽車總動員》,車迷看着可能會很興奮。

畢竟這裏面出現的各種車輛,都是汽車發展史上赫赫有名的作品。

儘管故事講得趨於套路,但不得不承認,皮克斯就是很擅長把沒有生命的東西賦予活力的魔法。

《美食總動員》

上映時間:2007年

豆瓣評分:8.4

這部影片不可思議的點,在於主人公的設計。

一般想來,誰會願意在廚房看見老鼠呢?可是《美食總動員》就把主人公設計成一隻夢想成爲世界級美味大廚的小老鼠小米。

笨手笨腳的餐廳雜工林奎尼發現了它,同樣陷入絕境的一人一鼠開啓了他們瞞天過海的默契合作......

也誕生了一句經典臺詞: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爲偉大的藝術家,但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卻可能出自任何地方。

《機器人總動員》

上映時間:2008

豆瓣評分:9.3

就像《芝加哥太陽時報》評價的那樣:

《機器人總動員》是一部激動人心的動畫片,一件令人拍案叫絕的視覺藝術品,還是一部嚴肅的科幻電影。

全片沒有一句人類的對白,機器人瓦力使用了一種我們聽不懂的語言,除了那一聲聲“Eve”。

清純鄉下少男和前衛暴力冷美人的故事,誰說這不是整個星空裏最純潔的愛情。

而在感動於這場愛情的同時,這部影片也用滿目瘡痍爲人類敲響了一記警鐘。

創意之中,蘊含醒世的深度,將浪漫和嚴肅的融合做到了極致。

《飛屋環遊記》

上映時間:2009年

豆瓣評分:9.0

不僅包攬第67屆金球獎、第63屆英國電影學院獎,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動畫長片。

甚至戛納電影節也爲它打破歷史,使開幕式影片第一次出現動畫電影。

值得一提的是,該片由彼特·道格特執導。

他在2001年憑藉《怪獸電力公司》聞名於世界,《飛屋環遊記》、《頭腦特工隊》更助他兩次斬獲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

廠長很愛這部電影,更愛它的前12分鐘— —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頭腦特工隊》

上映時間:2015年

豆瓣評分:8.7

在《飛屋環遊記》之後,皮克斯一直在花時間打造先前其它動畫作品的續作。

唯一不是“續作”的《勇敢傳說》,總體中規中矩,也難爲皮克斯把觀衆的審美水準培養得越來越高。

直到,這部《頭腦特工隊》的出現。

奇妙的腦中世界

這部影片牛逼的點,在於皮克斯用其擅長的擬人魔法演繹了人腦的運作機理,精細到片中呈現出的每種情緒甚至都是有形狀的。

比如,“喜悅”是星形的,“悲傷”像顆眼淚,“憤怒”如同火磚,“恐怖”像赤裸神經元......

如果不是出於情節簡化的擔憂,主創團隊之前其實一共考慮過27種情緒......

《尋夢環遊記》

上映時間:2017年

豆瓣評分:9.1

這一部,其實有點像今年出品的《心靈奇旅》。

皮克斯已經不單單是在呈現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更將人生的沉重命題——生死,以一種美好的方式融入動畫當中。

誰能想到,那麼令人懼怕的生死,居然還能呈現出如此絢爛熱鬧的情景?

然而比起這些,動畫的成功與否,技術還是其次的。

把故事講好,加入思考和感情,更是一部動畫傳奇誕生的關鍵。

除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皮克斯也很喜歡玩作品聯動。

基本上在它的每部作品中,細心的觀衆都能發現其它作品的標誌元素。

比如,《海底總動員》出現了《怪獸電力公司》的邁克。

還有《玩具總動員》的巴斯光年。

不止如此,就連每部動畫長片後面製作的貼片動畫,也都是水準之作。

比如《海底總動員2》時發佈的短片貼片《 鷸》。

《超人總動員2》的中國風短片貼片《包寶寶》。

有的歷時三年制作籌備完成,有的前後構思了五年,各種細膩的情節刻畫,敘事的起承轉合,無一不包含着創作者的巧思。

別看短,花費的精力和時間絲毫不亞於任何一部長片。

無可否認,皮克斯將動畫做到了極致中的極致。

遺憾的是,這個傳奇動畫工作室在2006年被迪士尼收購,成爲迪士尼的一部分,不再作爲一個獨立的製片公司存在。

但它留給我們的無盡創意與美好,不會就此湮滅。

傳奇,還在以另一種形式延續傳奇。

原創不易,右下角給廠長點個在看唄。

相關文章